《春天,遂想起》教学设计探研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导入课堂、了解作者、感受诗歌音韵美、感受诗歌意境美、感受诗歌情感美、课堂小结等方面,对《春天,遂想起》一文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设计;《春天,遂想起》;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1-0076-01
  《春天,遂想起》的教学目标是: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浓浓的乡愁和深厚的爱国情结;学习本诗运用各种古典意象和富有变化的重叠句式来表情达意的写法。教学重点:诗人浓浓的乡愁和深厚的爱国情结。教学难点:各种古典意象和富有变化的重叠句式对抒发情感的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课堂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学习一首现代诗——《春天,遂想起》。(板书课题)题目中有一个字用得很别致,是哪一个字呢?生:“遂。”师:对,“遂”是什么意思呢?生:于是、便、就。师:那为什么不以“春天,就想起”或者“春天,便想起”为题呢?生:“遂”字能增添题目的诗意和韵味。师:非常好。一字之差,境界全出,不仅表现出诗人在遣词用字上的深厚造诣,同时也透露出了本诗浓厚的古典韵味。诗人在春天想起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二、作者简介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相关知识。(出示幻灯片)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浸润在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风土人情及悠久历史文化之中。21岁时,诗人离开家乡移居中国台湾地区。直到本诗创作之时(1962年),他始终不能重归故里。他一生兼擅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被誉为“乡愁诗人”。

三、朗读,感受诗歌音韵美


   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视频朗读。(PPT播放视频朗读)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听读感受吗?生1:朗读一下子把我带到了梦幻的江南。生2: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生3:朗读者音色醇正,语调舒缓,非常有感染力。师:诗歌这么美,同学们想不想也试着读一读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朗读展示(形式: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读),每组展示结束时,学生自评或者互评。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形成板书:读准重音,语调舒缓,感情充沛。

四、品味,感受诗歌意境美


   师:本诗中有一个词语重复出现多次,是哪一个词语呢?重复使用有什么好处呢?生:江南。形成诗歌回环往复的旋律。师:春天,总令“乡愁诗人”余光中想起江南。(“一封简体字的来信问我,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海峡的暖风已经在改向。多少白发在风里回头,一头是孤岛,一头是九州。”——《还乡》)在“江南”这一中心语的前面,变换着各种各样的修饰语,同学们能否迅速地找到并说出来呢?生:“唐诗里的”“小杜的”“苏小小的”“多湖的”“酒旗招展的”“乾隆皇帝的”“遍地垂柳的”“杏花春雨的”“多寺的”“多亭的”“多风筝的”“钟声里的”“多燕子的”。师:从这些修饰语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江南?请用一个或两个词语概括。生:富庶秀丽、温婉可人、历史悠久、物产富饶、风光旖旎、繁华不失温情、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历史积淀深厚的……师: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到了这种感受呢?能否找出来,读一读?(穿插学生的朗读和老师的评价,适时请同学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师:诗歌语言简练优美,但常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诗人笔下的江南风光秀美、物产富饶、历史悠久,你眼中的江南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诗歌内容,用一段话描绘出你眼中的江南画卷吗?(幻灯片提示:形式多样,一段话、几行小诗皆可。3分钟~4分钟写作时间,幻灯片循环播放一组江南图片,配以音乐)完成之后,请4位~5位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给予点评。

五、悟情,感受诗歌情感美


   师:同学们笔下的江南和诗人笔下的江南一样,是那么诗意而悠长。诗人给我们描绘了记忆中的江南,仅仅是想再现江南的美景吗?生1:不是,还寄托了作者对母亲、对故土的思念。师:哪些语句中体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的情怀?生:“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在喊我”。师:母亲是祖国的象征,表层意思之外,暗含两岸统一、祖国以一个完整形象重现于世界的愿望仍未实现的意思。抒情中含有浓浓的乡愁。师:“江南”在诗歌中象征着什么呢?生1:诗人的青少年时代。生2:象征着母亲、祖国。生3: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师:由此可见,诗人由怀旧而怀古,抒发的是一种以民族灿烂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愁。

六、課堂小结


   师: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文学作品中,思乡是一个长久不衰、令人心动的主题。从古至今,一湾天然的海峡、一道人为的鸿沟,锁住了回归的脚步,却锁不住一颗颗思归的心。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是最深的乡愁。于右任先生在临终遗书中写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学生齐读《春天,遂想起》(配乐),课堂教学结束。
  参考文献:
  [1]王艳芳.余光中诗歌中的“江南”——从《春天,遂想起》谈起[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2]高建国.《春天,遂想起》中的家园意识[J].新余高专学报,2007(01).
其他文献
对离体扩繁的铁炮百合'Snow Queen'幼苗进行不同时间、不同高温(35℃/30℃、37℃/32℃、39℃/34℃)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对幼苗外观形态和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丙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表达载体pBI121LF中的人乳铁蛋白(LF)基因(根据植物偏好密码子人工合成)导入番茄,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鉴定,证明部分番茄基因
高师毕业生的实习阶段是高师院校“产品”加工成才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能否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文章从素质教育对新教师
以500 μmol·L-1的甲基紫精(MV)溶液涂抹叶片,研究了光氧化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和草酸(OA)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胁
以栽培在露地和温室的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为材料,测定了其叶片低温半致 死温度以及在越冬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常春藤抗寒能力和耐受低温极限有 所不同。露地栽培的常春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其脱落酸水平显著高于温室栽培的常春藤,赤霉素水平则低 于温室栽培的常春藤。越冬过程中常春藤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尤其是激素间的平衡与
“丝绸之路”有陆路和水路之分。本文研究的海路是指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至东南亚说教诸国。从古代长安到番禺,有一条水辊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交流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金属合金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研究者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催化领域表现出了突出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策略已经被用来改进合金纳
本文讨论了金属羰基化合物和分子氮配合物的键合及差异,分析说明了CO是个比N2分子配位能力强得多的兀酸配体
简述了一起活塞式氧压机二级排气压力异常原因、故障分析和解决措施,为氧压机同类故障提供了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用携带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IA1304^+“解除武装”的重组C58C1工程菌转化颠茄无菌苗真叶,发根诱导率达100%。PCR检测证实发根型质粒pRiA4和表达型质粒pCAMBIA1304^+均能整合到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