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点滴感受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所以,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逐步走进课堂,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本人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形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时,首先播放这首歌曲,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到一个凄清优美的环境之中,然后播放配有精美动画的课文录音,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较好的理解了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透彻理解文章内容。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模拟表演等手段来进行情景创设不仅能加大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比如:我在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一首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以及诗人与主人的深厚友谊,我利用课件向同学展示了秀美的田园风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去大胆的想象诗人与朋友“把酒话桑麻”时的情景。他们除了“话桑麻”,还说了些什么?诗人为什么还要“还来就菊花”?学生思考后,有的说:“诗人还与主人说起了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有的说:“诗人与主人谈起了往事。”;还有的说:“诗人不请自来赏菊,说明他爱菊花,同时也说明他以前也许与主人一起饮过菊花酒。”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宋、诗、词欣赏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平日里感到乏味的诗词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仿佛在其思维中注入“兴奋剂”,让他们紧跟着“感觉走”,眼前会浮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这样一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阅读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 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的效果,解决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以及研究物候现象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减缓理解梯度,首先运用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季美丽的图画。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均展示了生动的画面。通过以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大大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我们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恰当扩大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比如,在进行《含羞草》的课堂教学时,老师讲解到主人为了让得意草不再自鸣得意就想了一个方法与“月季花、荷花、菊花、梅花”相比,这时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的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更能体会理解“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美丽雅致”等词语的含义。最后,让学生从中选择几个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来说几句话。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效率提高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总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教师只要能很好的使用它,课堂会变得富有生机,会“活”起来,课堂的有效性会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不断努力,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孩子带去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其他文献
世界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我们正处于高科技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知识迅猛发展,新的信息与日俱增。要使我们的知识赶上时代的要求,要使我们的认知结构能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优化认知结构。为此,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一项神圣的职责,就是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对老化了的知识及时更新换代的能力。本文想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谈几点关于学生
期刊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1 主题思想上的创新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中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在广泛
期刊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在的教学时尚,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优点凸现出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多媒体的使用大大的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激活兴趣 有意注意 探究意识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要求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
期刊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1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
期刊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的灵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称:“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可以迅速使学生融入课堂,可以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们知道,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标准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人将对此作一定的论述。   1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教
期刊
传统的电脑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 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重结论,轻过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接受的局面。而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做到学生能发表见解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讨论解决的,教师不
期刊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1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