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消费:错误解码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一书指出,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据测算,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2006年7月25日《新华日报》)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使用情况,被一些专家称之为“高学历运动”。这一“运动”在全国催热了一波“人才高消费”狂澜。
  
  人才使用走入畸形消费误区
  
  在国民的潜意识中,人们往往只会关注到身边有形的浪费,而一些无形的浪费则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人才浪费”便是无形浪费之一。其实,人才资源是十分珍贵而稀缺的社会资源,专家们认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源于此,人才浪费是最大的社会浪费。然而,近年来我国的人才使用走入了一个畸形消费的误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人才高消费,大材小用。近年来,人才高消费趋向越来越严重,在许多地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出现了大材小用的现象。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起点为硕士。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2006年北京博士后引荐会,共有77家北京地区单位报名参加,提供岗位800余个。会上有800余名在站博士后前往求职。北京四中一上午就收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站博士后投放的简历近百份。(2006年5月22日《北京日报》)国家培养一名博士后至少需要二十四五年,他们是国家级的高水平的研究性人才。而一个称职合格的中学教师一般而言有个大专、本科文凭就能胜任。博士后做中学教师,用一个通俗的比方,真是电线杆当筷子——大材小用。
  无作为耗费,怀才不用。一些高学历人才由于配置失当,没能得到应有的岗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惑,在无为的岗位上,白白耗费了青春,荒废了才干。但也有一些高学历人才,避长扬短,放弃专长,谋一个稳定的工作,只求安逸,得过且过。近年来,公务员的岗位受到了不少高学历人才的追捧。在一些人的眼里,公务员没有竞争压力,“八点上班九点到,一杯茶水一张报”,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看美女图片,悠哉乐哉。而且大小是“官儿”,福利待遇高,捧的是“铁饭碗”。因而,“公务员热”在全国高烧不退,成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们岗位竞争的热门。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10282人,但报名人数接近100万人,50多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报考与计划录用比例高达48.6:1。全国各地的公务员报考也同样十分火爆,有时一个岗位就有百余人竞争。有人惊叹,公务员报考如今已超过高考和考研,成为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有专家指出,高素质人才都集中于政府部门,就会使大量原本应在专业性更强的单位发挥作用的人才卡在了政府部门,形成一定的人才浪费。
  闲置性浪费,有才无用。在我国人才闲置性浪费相当普遍,有些单位从小团体利益出发,甚至凭个人好恶决定人才的去留和升迁。对本单位根本用不上或一时用不上而其他单位又急需的人才卡住不放;对业务专业突出、棱角太分明的人才存有成见,即使工作职位急需也架空不用,造成了人才浪费。几年前媒体曾有这样的报道,河北科学院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正教授级外语译审刘志明,是河北省仅有的两名精通波兰语的人才之一,后到单位下属公司任经理,因公司倒闭,被安排在科学院当门卫。副研究员王英华,多年在科研处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后到院下属的科技实业公司从事经营管理,因与公司经理发生矛盾,被安排在院传达室发报纸。河北科学院能源所工程师、在职研究生张成槐,因申请不到研究课题,在乡下做了4年与科研无关的扶贫工作,后来在办公室当内勤,收房费、水电费。(2003年9月22日新华社“新华视点”)
  零回报花费,中才外用。高端人才都是国家花巨资培养出来的,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从小学到大学、硕士、博士毕业,少则十六七年,多则二十多年,走出校门后正是回报国家的时候,然而一些高精人才外流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国留学,学成不归。二是流到外资或合资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近60万人,学成回国的只有15万人。2005年有关部门做过一个统计,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78级首批88名学员,目前分布在4大洲,至少有7种国籍。少年班创办27年,已毕业的近千人中有约一半在国外学习一去不复返。国家花巨资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得到一点回报,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另外,在华外资企业凭借高薪,直接面对面地在我国吸引高科技人才,使一些优秀人才大量外流。许多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实际成了外资企业争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桥头堡。我国一些地区、部门、单位的“高学历运动”,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正好让国外机构趁虚而入,挖掘高精人才。有专家认为,人才流失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产生集体流失,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供求关系失衡形成浪费怪圈
  
  从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现状看,人才的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一些单位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大量求职者遭遇就业困境,难觅满意的工作岗位。人才市场上“滞销”和“脱销”共存的现状,反映出人才培养理念的滞后,折射出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造成人才的浪费。
  大学毕业生求职困难,农民工市场吃香。据国家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2007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将由2006年的214.1万个岗位下降至166.5万个,降幅达到了22%。同时,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对全国近百所高校进行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扬子晚报》2006年7月22日)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对比的是,农民工市场却很吃香。有些大学生便干起了农民工的活。十年寒窗苦读,又回到生活的原点。这是读书无用,还是人才浪费?!
  知识型人才过剩,技能型人才紧俏。就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而言,知识型的人才就业困难,而应用型人才最合企业胃口。曾以辽宁省普兰店市高考理科状元身份走进北京大学的武小锋,学习的是预防医学专业,2005年从北大毕业,获得了北大医学学士学位,然而应试多家单位都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回到农村老家卖糖葫芦。(《2006年1月14日现代快报》)在很多人的眼里,从国外留学回来找一份高薪工作是件理所当然的事,然而也不尽如此。江苏省无锡市一家猎头公司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无锡大约有两成左右的海归人员处于待业状态,有的海归者的求职资料挂在猎头公司有一年左右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2006年8月10日《扬子晚报》)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应用型人才在市场上反而紧俏。有资料表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一次就业率大约在60—70%左右。高职生的文凭虽然没有本科生吃香,但因为动手能力强,因而在市场上成了抢手货。这是文凭贬值,还是实用主义?!
  入高校学非所用,出校门用非所学。当前,我国一些培养机构在人才培育上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没有按照现代化建设需要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产品”缺乏特色和社会竞争力,造成人才产品的被动性“积压”,尤其是一些高校在专业课开设上,学非所用,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困难。因此,出了校门后又用非所学。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与国际交流学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以问卷形式抽样走访了江苏、上海、河北、江西以及山西等地2005年高校毕业生,结果显示,六成高校毕业生月薪不足两千,三成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学习专业不对口。(2005年9月7日《江南时报》)学会计的去开车,学环境工程的去当钳工,大学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据调查,有七成企业存在学历虚高现象。于是,出现了大学毕业后重读中专的怪现象。汪洋是贵州省贵阳市人,2003年从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先是在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干了半年,又转投香港驻京的一家灯饰公司。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差距太大。2005年5月,汪洋回贵阳市找工作,由于受到专业限制,工作难以落实。然而汪洋发现,一些技术人才却十分抢手,于是,北科大毕业生汪洋报考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2006年8月,他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生。与汪洋经历类似的,还有贵州财经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生黄锡观,2003年毕业后由于找不到对口工作,2005年9月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重读中专。(2006年8月18日《扬子晚报》)本科生毕业后重读中专,是人才培养的失败,还是知识价值的过剩?!
  
  人尽其才走一条“中国式就业”之路
  
  “高学历运动”催热“人才高消费”的原因很多,但要扼制人才浪费现象,必须抓牢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
  机制创新,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这是“生产”环节。学校教育体制要进一步改革,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一些学校不知道如何培养人,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当前毕业生就业遭遇尴尬,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没有致力于完善人格的塑造,未能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机制,抹平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鸿沟。
  畅通渠道,有序流动,人尽其才。这是“流通”环节。政府部门要着力疏通人才流通渠道,为毕业的大学生开辟工作岗位,努力提升一次性就业水平。据悉,国家发改委正研制新的政策,重点将继续向高校毕业生倾斜。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准入,来挖掘科教文卫、公共管理和高端服务业的就业潜力。而这些正是大学生们所期望的“白领”岗位。(2006年7月12日《扬子晚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全面落实中央的有关政策精神,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营造一个科学、宽松、和谐的环境。
  价值回归,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消费”环节。随着社会对人才认识的提升,以及教育体系逐渐走向市场化,社会的人才消费必须呈现出价值回归的趋势。用人单位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人才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尤其要量才录用,尽可能实现人才的专业对口,使大学生们学以致用,不至于造成人才浪费。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要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念,既不好高骛远,又能学有所用。
  如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有效减少人才浪费现象,不仅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决策智慧,更关系到社会的持续发展。“高学历运动”当止矣!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电视台)
  责任编辑 邹顺桥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3日,是一审刑事判决书上记载的乔云平刑满释放的日子。当渴望了一年多的“自由”一天天临近时,乔云平却一点儿都不轻松,因为他十分清楚,出狱后,还有一场民事赔偿诉
期刊
现在谈马英九能否在2012年连任,看似还早,其实不然.rn五都选举之后,马上有人抛出这个话题,原因何在?关键还在五都选举结果.“五都”之后,“诸侯”各踞一方,蓝绿阵营此消彼长,
干部选拔任用过程是对干部评价认可的过程。党政干部评价认可机制的完善程度对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决定性作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迫切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符合党政人才特点的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技术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
世纪之交的上海,已经初步确立了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21世纪的上海金融业,将面临两大转变:从城市金融服务功能向全国金融服务功能转变;从国内金融服务功能向国际金融服务
英国曾被称为“店主国家”,情况也确实如此:英国约有20万家注册零售商,经营着近30万家店铺,雇用了该国9%的劳动力.零售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英国零售行业每年规模
期刊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公开性是指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公开性认定的实质在于公开宣传,即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其中"口
宽带示范城市名单出炉“宽带中国”向纵深推进近日,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名单正式出炉,39个城市(城市群)榜上有名。
王国樑、蒋涵英的“用党章规范党的先进性建设”一文指出,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在作用于党的实际生活、党的先进性建设过程中,具有客观的指导功能。但在党建实践中,党章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