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中的自拯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_sm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1949年后,两岸对峙,中国台湾文学与大陆母体文学处于隔绝状态,两岸的现代主义诗歌在相互疏离的状态下各自发展,但无论是中国台湾50年代的现代诗运动还是大陆80年代的朦胧诗派,都是在文学极端政治化的基础上把诗歌逼近“非诗”的绝地后实现的诗歌自救运动,是断裂之后的再生。
  关键词:诗歌 现代主义 现代派 朦胧诗 断裂
  在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可谓几经起落:继李金发及后期新月派诗人后,30年代以《现代》创刊为标志的现代诗人群刚刚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获得了中国现代诗学艺术的丰收,转瞬这景象就淹没在战争的烽火中,虽然在40年代又有一群诗人如:冯至、穆旦、杜运燮等追随,但已是勉强为之,而这以后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现实主义不仅是创作主潮,而且成为了官方钦定,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文坛被迫中断,这一中断实际成为了历史的断裂。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台湾与大陆文坛被人为隔离。1949年之后的大陆文坛,由于片面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现代主义在大陆诗坛中断;而在中国台湾,反对新中国政权的“战斗文学”盛行一时,作为一种反拨,1953年由大陆迁至台湾的现代诗人纪弦和覃子豪发动了诗学自救的现代诗运动。而大陆一直到1979年朦胧诗崛起,现代主义诗学探索才重新回归。因此,中国台湾50年代的现代诗与大陆80年代的朦胧诗潮都是断裂之后的再生。
  一 中国台湾5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潮
  1 背景
  1949年后,两岸对峙,中国台湾被迫切断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另一方面,国民党当局积极倡导“战斗文学”,号召整个文艺界站在“战斗前列”,把反对新中国政权作为神圣任务,积极创造士兵文学、反对新中国政权文学。文学被政治绑架反对新中国政权文学盛行一时,而诗歌作为政治斗争的晴雨表,反应更是迅捷,如孙陵的《保卫大台湾歌》领风气之先,之后大量的反对新中国政权的“战斗诗”被炮制出笼,蔚成一大风尚,整个诗坛在政治的喧嚣中呈现一片荒芜。
  2 兴起
  作为对当时中国台湾反对新中国政权战斗诗歌规避和反拨,1953年纪弦创办了《现代诗》杂志,强调“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知性之强调”、“追求诗的纯粹性”等,提出“惟有向世界诗坛看齐,学习新的表现手法,急起直追,迎头赶上,才能使我们的所谓的新诗到达现代化”。1956年,纪弦发起成立现代诗社,标志着“现代派”正式成立,1954年,创世纪诗社、蓝星诗社相继成立,三个诗社三足鼎立,整个诗坛因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崛起呈现兴旺的气象。
  20世纪50年代初掀起的台湾现代主义诗潮,大抵经历两大高潮,第一次是以1953年纪弦创办《现代诗》为发端,到1956年纪弦发起成立“现代派”达到巅峰;第二次是以1959年《创世纪》改组扩版为标志,到60年代末《创世纪》停刊为落潮。期间,“现代派”、“蓝星”、“创世纪”三大社团影响最大,创作实绩也最为突出。在中国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中,社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某种意义上说,“台湾的诗歌运动史,与台湾诗歌社团的纷繁起落是分不开的”。
  3 诗学追求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台湾从军事、政治到经济全面依赖美国,造成台湾社会普遍的西化倾向,加上与大陆母体文化的分离,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这就使得中国台湾现代诗把目光转向西方,以艾略特、瓦雷里、里尔克、弗罗斯特、肯明思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诗学成为中国台湾现代诗人的法则,突出强调知性及思想经验为主的诗情元素。与此同时,中国台湾诗人也强化“纯粹经验”的呈现,即爱伦坡、波德莱尔传统的抒情状态一种浪漫主义的神秘境界。中国台湾现代诗人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贡献莫过于他们对现代语言所实施的陌生化策略,他们成功完成了古典诗学向现代诗学的转化,创造出一种表达力强、内蕴丰富、富于弹性的现代诗歌语言,纪弦、覃子豪、洛夫、余光中、郑愁予、叶维廉等人的优秀作品呈现了这一特征: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足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
  尽管中国台湾现代主义诗群之间发生了不少的论争,但他们关心的诗学主题却大体相近,其中乡愁主题贯穿了长达三十年的诗学历程。几乎所有的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关于乡愁的作品,纪弦的《一片槐树叶》、钟鼎文的《夜泊正阳关》、彭邦桢的《两个月亮》、郑愁予的《边界酒店》,更不必说余光中那连绵不绝的乡愁诗篇:《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随想起》、《白玉苦瓜》等,甚至中国台湾本土诗人也怀有对大陆的苦恋,如苦苓的《只能带你去海边》。总之,乡愁已经不止于从大陆逃亡到台湾地区的诗人,也散布到台湾生长的诗人中间,并且,乡愁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情感形态,也是一种文化,即对于文化中国的向往。
  中国台湾现代诗的田园乡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的田园乡愁的延续与重复,如对农业时代田园诗意的眷恋、对工业文明病态的诅咒甚至呈现对帝国主义殖民方式的反叛。不过,田园乡愁主题滋生的文化语境却相去甚远。前者源于孤岛游离的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普遍存在一种漂泊心态,这种漂泊的心态从地理范畴引向文化范畴,进而转化为对工业文明的抗拒,因为工业文明已经造成恶果;后者则是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本能的恐惧与反抗。
  与田园乡愁相对的是对都市文明的诅咒,随着中国台湾经济的发展,社会迅速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人性的崩溃、道德的塌毁、价值的多元与物质的压迫让诗人们拒绝歌唱都市,而社会的迅速都市化更是把人们驱迫到孤独的甬道,孤独成为中国台湾现代诗的一个诗学主题。“从虚无到虚无/正如我来自红尘又归于红尘”,在《微云》中洛夫渴望“我把自己焚烧”,就在于追求“不羁、不朽、永恒的存在,真实的虚幻”。而痖弦则感觉自己像个《乞丐》:每扇门都对我关着,当夜晚来临……只有月光,月光没有篱笆。城市孤独的幽魂有着怎样悲凉的人生。应该说,中国台湾的现代主义诗人呈现出来的孤独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个体与社会隔绝;另一方面则是在孤岛空悬海外造成与中国泥土以及日渐消失的农业文明的隔绝。   二 大陆80年代朦胧诗的崛起
  1 背景
  1949年之后的大陆文坛,文艺政策几经调整,但由于片面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文学越来越丧失自身独立性,到十年“文革”,文学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面对“文革”中盛行一时的虚假诗歌及其分泌出来的狂妄与专横,北岛作出一代人的《回答》:“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一批青年诗人在一片红色的文学荒漠中升起绿色的旗帜,吹响新时期文学的号角。
  2 兴起
  朦胧诗因一场争论而得名。1980年,《诗刊》发表了《秋》,继而引爆了一场中国现代诗学讨论,这场运动被冠以当时颇有贬斥意味的“朦胧”,流行的名称曰:朦胧诗。这场赞誉者誉为“崛起”、反对者斥为“古怪”的朦胧诗运动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传统在大陆中断三十年后的再生。与历次现代诗潮不同的是,这次诗潮突破了中国现代诗传统——没有西方现代诗的背景,也没有发生在国际化都市,而是诞生于上山下乡时代的知青群体。
  “文革”从反面培养了一批思想的叛逆者,它的序幕是从上山下乡运动拉开的。从对领袖的盲目崇拜到现代造神运动的破产,从狂热的迷信到冷静的批判与反思。在一片蒙昧中最先打破沉寂是食指,作为“文革”诗歌第一人,是他使诗歌开始了一个回归:一个以阶级性、党性为主体的诗歌开始转变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诗歌。之后在河北白洋淀的出现了下乡知青组成的“白洋淀诗群”,而随着《今天》杂志的创刊,现代主义诗歌以“朦胧”之态走进人群视野。
  3 诗学追求
  朦胧诗没有回避历史风暴,只是拒绝不假思索的讴歌,它以破碎的心灵映照灾难的历史,介入真实的生命状态。以自己的创作探索着新的美学原则,关注表达的力度与风度,蒙太奇、意象叠加、具象抽象化、暗示、反讽、复义之类的现代诗学策略闪现在他们的始终,朦胧诗不再像“文革”诗一样大喊大叫,而是以丰富的感性细节、深邃的理性内蕴和多层次的象征意味展现诗的风姿。
  文化思想的禁锢封闭了中国,青年诗人大都是在做苦力之际开始诗学的探索。然而,他们的作品却表达了相近的、在前期几乎是唯一的诗学主题:在不公正的时代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文革”诗中空洞的“我们”被一个拥有独立思想、血肉的“我”所取代:
  “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在摇篮的晃动中/等待着儿子第一声的呼唤/在草地和落叶上/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我写下生活的诗。”(北岛《结局或开始》)
  坚贞的理想信念与执著的真理追求赋予朦胧诗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想风采,尤其是北岛。这些作品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悲伤而是拥有浪漫主义的热情与理想。舒婷的诗更多的属于浪漫主义,如《一代人的呼声》:“为了天空的纯洁/和道路的正直/我要求真理。”悲剧式的崇高感和历史神圣感构成朦胧诗的浪漫风采:“我想/我就是纪念碑/我的身体里垒满了石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沉重/我就有多少重量/中华民族有多少伤口/我就流出过多少血液。”(江河《纪念碑》)
  迷茫与寻找是朦胧诗的又一诗学主题。“文革”以真理的名义颠覆真理,导致人生价值的紊乱,迷茫和寻找不仅是朦胧诗,也是整个民族都在思考的问题,正如顾城的《一代人》所写的:“黑夜给我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北岛的《迷途》、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舒婷的《还乡》等诗都指向这一主题。
  激情退却之后,朦胧诗驶入一个新的阶段,江河的《太阳和它的反光》、杨炼的《诺日朗》《大雁塔》《半坡》等和一大批后起诗人如:欧阳江河、宋渠、宋玮、万夏、岛子等人升起现代文化史诗热潮,将目光从现实转向历史,置民族、文化、神话、历史于诗学世界,重新反思,企图挖掘中国文化的最初动力,在这一方面,杨炼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三 结语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台湾现代主义诗潮是在与大陆母体文化、“五四”新文学传统被迫切断,通过借鉴西方诗歌完成对反对新政权“战斗诗歌”的反叛、实现诗歌的尊严,那么大陆80年代朦胧诗的发展更为艰难,不仅与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传统彻底断裂,同西方的联系也完全割断,连中国的古典诗学传统也几乎全被当作封建流毒打入冷宫,因此,朦胧诗是在一片文化沙漠中自发生长的,它的现代品质是自发形成的。无论是中国台湾50年代的现代诗派还是大陆80年代朦胧诗的崛起,都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史上的关键一环,从寂灭到再生,赓续了现代诗学的传统。在诗作为艺术的独立品格和审美特性遭到粗暴的践踏之际,两岸诗坛奋起自救,维护了诗的尊严,并以不可重复的姿态为那个时代作出独特的回响。
  参考文献:
  [1] 纪弦:《现代派信条释义》,古继堂主编:《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新诗大辞典》,沈阳出版社,1994年版。
  [2]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期。
  (郝海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白子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角色创造”学说,从剧本与角色的初次认识、情节与角色的体验、情节与角色的体现三方面阐述戏剧表演理论在声乐演唱二度创作中的作用。力求通过本文研究,探索表演理论与舞台实践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角色创造说 声乐演唱 二度创作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下简称斯坦尼)是俄国著名的戏剧表演大师,其表演理论及其经验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理论体系之一,理论
期刊
漫天肆虐的风  我盯着眼前的树枝  它的芽苞微微有些红晕  它的枝条也柔软起来  环境还这么恶劣  漫天肆虐的狂风,难道就是春风?  一棵树,又一棵树,竟然有了春意、春情、春喜  包裹在风衣和口罩里的女人  在沙尘暴中弯着腰  顶着风前行的情节  躲躲闪闪的情节  被吹出了春的气息  春,就这样,又来了  卑贱和强大的万物  再一次在恶劣环境中发出了芽  风,再一次恣意地  把所有的生灵吹进了春潮
期刊
摘要 在中西方绘画领域里,有很多不同的认知和理念。这些不同多是由于中西方的审美认知差异造成的。在中国文化中,总体上是坚持了以善为美的审美原则,中国绘画的审美核心是向善的、向自然的。而西方绘画的审美趋向是“爱”,以爱为真,以真为美,是他们的核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艺术追求的至高点是一个“韵”字,它讲究的是一种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却以“真”为最高的艺术要求。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 审美认知 差异研究
期刊
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于2015年3月26日仙逝。当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医院把这位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辞世的消息公布于诗歌世界的那一刻,我刚好在遥远偏僻的居所整理完春节期间写给中国女诗人李小雨的悼念诗。我在诗中写道:“春天匆匆忙忙/还是没赶上你的离去/二月的风踉踉跄跄/从北京刮来,它的哭喊/谁也没有听到/世界和我们的心/在春天之前变得肃穆/肃穆成一座
期刊
摘要 李剑晨被誉为“中国水彩画之父”,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他结合西方油画、水彩画以及传统国画的特点,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理论体系,对于我国水彩画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笔者对李剑晨及其风景水彩画做了简单介绍,从构图、笔法以及色彩运用三个方面对李剑晨风景水彩画的艺术创作特色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画作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李剑晨 风景水彩画 艺术创作 审美  水彩画在明清时期
期刊
摘要 书写生命意识是苏童小说的核心主题,他的作品习惯描绘黑色的人生曲线,吟唱凄凉的生命悲歌。短篇小说《她的名字》是苏童的典型代表,以都市平民女子段福妹三次改名为线索,叙述了她的三段情感经历,探索了她在物欲、爱欲和死亡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却无处逃遁的悲剧命运,传达了苏童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虚无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苏童 生命意识 孤独 虚无  米兰·昆德拉认为人类的生存是文学探索的基本问题,探究现代人的生
期刊
摘要 作为不同时代的优秀女性作家,张爱玲与铁凝都倡导“自由写作”,她们笔下的角色不乏具有典型变态心理特征的代表,且两者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区别,学术界对于两者的独立论述很多,但是鲜有对比。本文以分析张爱玲及铁凝代表作品中变态心理人物的塑造为基础,在人物形象、创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 铁凝 变态心理 人物塑造  一 变态心理与作品表现概述  作为一种科学范畴的理论,变态心理
期刊
摘要 梁启超所创作的《饮冰室诗话》在推动诗歌艺术发展以及社会思想文化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饮冰室诗话》突出了“以旧风格含新诗意”的诗歌创作思想,这种思想在《饮冰室诗话》本身也具有良好的体现,即《饮冰室诗话》不仅对古典文化风格做出了体现,同时也表现出了现代文化诉求。本文对《饮冰室诗话》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做出论述,以挖掘《饮冰室诗话》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  关键词:《饮冰室诗话》 梁启超
期刊
摘要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女作家,学者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已经远远不止于文学角度,更有人从文化、心理、哲学等角度深入研究张爱玲的文学小说,然而研究张爱玲作品语言艺术的学者却少之又少。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深层次体会张爱玲作品中的语言魅力,本文将以张爱玲作品的语言表达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张爱玲在其作品中运用的音律、拟声、绘声等语言技巧,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中拟声绘声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逆流的日子》发表于抗战胜利之后,是胡风从1944年到1946年间的文章合集,其核心是对“主观战斗精神”的阐述。本文主要围绕胡风在《逆流的日子》一书中所提出和阐述的“主观战斗精神”理念展开了梳理、总结和论述。“主观战斗精神”以知识分子为本位,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深入现实生活,对人民群众在理解和关怀的前提下进行正面引导。  关键词:主观战斗精神 主客观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