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胸苷酸合成酶表达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基因多态性对胃癌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胸苷酸合成酶(TYMS) mRNA表达水平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对接受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OX)或者氟尿嘧啶+伊立替康(FOLFIRI)案化疗的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纳入96例胃癌患者,其中47例患者采用FOLFOX方案治疗,49例采用FOLFIRI方案治疗。分析胃癌患者基因mRNA表达,观察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

结果

ERCC1、TYMS mRNA低表达患者的化疗缓解率(分别为72.4%、57.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2.6、1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6.4、23.8个月)要显著优于高表达患者的化疗缓解率(分别为38.9%、34.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7.9、12.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5.7、16.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TYMS中有0或1个基因高表达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4.3个月)和中位总生存期(24.7个月)均优于2个基因同时高表达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0.5个月)和中位总生存期(1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T1A1*6突变率(28.6%)明显高于UGTIA1*2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T1A1*28突变患者血红细胞(44.4%)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30.0%)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及腹泻未见明显差异(P>0.05),此外*28和*6位点各基因型在化疗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CC1、TYMS mRNA及UGT1A1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疗效及预后。

其他文献
通过检索脱细胞基质在心胸外科组织工程领域研究与应用的最新文献,针对心胸外科不同组织器官(心脏、心脏瓣膜、血管、气管、肺和食管)分别阐述脱细胞基质的研究现状、进展及未来前景。
目的观察低表达人血细胞特异蛋白1相关蛋白X1(HAX1)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HAX1特异性低表达小干扰RNA(siHAX1)瞬时转染结肠癌细胞SW48,通过Western blot验证低表达成功,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AX1对SW48细胞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结果Western blot证实在结
目的测定肝部分切除术后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脾动脉结扎对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开腹并游离脾动静脉及肝周韧带;对照组(Ph组):建立经典的70%肝部分切除模型;实验组(Ph+Sal组):在Ph组基础上,行脾动脉结扎。分别于术后24、48、72 h,取出大鼠肝脏并计算肝体比、使用免疫组
期刊
目的探讨内质网蛋白29(ERp29)和Jagge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病理科归档的资料完整的95例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29和Jagged1在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胃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ERp29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低于胃癌癌旁组织(43.16%比84.21%,t=34
目的检测T24膀胱癌细胞的NANOG基因被沉默后影响T24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以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为靶细胞,转染短发卡RNA(shRNA)沉默T24细胞的NANOG基因。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变化,通过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T24细胞侵袭力的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1基因家族在调节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变态反应、哮喘、自身免疫病、移植耐受、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和癌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TIM-1主要表达在多种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上。TIM-1在免疫细胞表面通过与相应配体结合,促进或抑制肿瘤免疫应答;在某些特殊组织细胞中TIM-1上调可能诱导细胞恶变。本综述介绍TIM-1在不同细胞表面发挥的不同作用,并探讨其对肿瘤发生、
目的观察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LAGL2 mRNA和蛋白在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和人胃癌MKN-28、BGC-823、NCI-N87、SGC-7901细胞株中的表达。将PLAGL2小干扰RNA(s
目的观察hsa_circ_000569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影响,探讨hsa_circ_0005692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选取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进行基因芯片筛查,随机筛选10种表达下调的环状RNA(circRNA),并利用31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验证。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
目的观察高转移潜能肝癌(HCC)细胞外泌体与低转移潜能HCC细胞共培养对低转移潜能HC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收集4种不同转移潜能肝癌MHCC97H、MHCC97L、SMMC7721、Hep3B细胞上清液和46例HCC患者血浆,提取、纯化和鉴定外泌体,与低侵袭潜能Hep3B细胞共培养,应用侵袭实验检测Hep3B细胞侵袭能力变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环状RNA(circRNA)_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