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深反成怨 情多反遭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some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卫风》中的《氓》是经典篇章。它抒发了一个弃妇对自己当初痴情的悔恨,倾吐了对婚后男子负心的谴责。由于作品成功的刻画,独特的角度和深厚的受众基础,作品激发了千百万读者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博取了读者同情的眼泪,也激起了人们对男主人公的痛恨,引发了读者痛骂的口水。
  同时也正是本诗叙述的故事的代表性,为我们重新解读提供了可能。今天,我们就把这个故事当作典型案例,看看它能否为我们提供更含蓄而隐微的认识,为我们提供更新颖而有益的启发。
  诗的开始,叙述恋爱阶段,随着两人感情深入,两家开始谈婚论嫁,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看出,对这桩婚姻,女方家长持反对态度,而男子却把责任推给女子,认为是她有意拖延,报怨她,迁怒于她。姑娘分辩,并为男子出主意,让他找好媒人。不仅如此,为了向男子表明心迹,平复他的怒火,向对方作出庄重承诺“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还把对方送了很远“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从以上情节我们可以看出姑娘无意中可能犯了四个错误。
  首先,痴情却太过痴迷。对小伙子一往情深,死心踏地。但这种情况下,人极容易受感情的蒙蔽,认不清对方真正的本来面目,感情屏蔽了男子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屏蔽了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的问题,屏蔽了头脑简单,无能无识的不足,屏蔽了遇事怨天尤人,缺乏担当的毛病。甚至于感情扭曲了她的心灵,干扰了她的眼光,把对方自私狭隘看作是对自己感情专一,把脾气暴躁看作是浑身洋溢的阳刚之气,把头脑简单看作是感情的朴素和纯洁,把怨天尤人看作是对自己死心踏地。这就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男人越坏,女人越爱;其实不怪,感情作祟。遇人不淑是爱情悲剧直接诱因,但其背后也反映出姑娘太过痴迷。
  其次,纯洁却太过简单。从以上情节也可看出姑娘实际非常聪明,她不仅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即自己父母不同意;而且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请“良媒”;而且自己早已想好了最终应对之道,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并且把日期都定死,即“秋以为期”,而且连带陪嫁的具体细节都设想好了,“以尔与东,以尔贿迁”。这么聪明的姑娘,说她一点看不出小伙子的缺点,似乎也不可能,从姑娘的包容大度看出这恰恰可能是姑娘的高明之处,依据生活的逻辑,似乎能推导出姑娘是以自己的无私对待别人的自私,以自己的温柔对待别人的暴躁,以自己的聪明对待别人的无奈,以自己的包容对待别人的抱怨。她是将心比心,以心感心,拿心换心。她是那样善良地一厢情愿,单纯地想当然,一味把事情往好处想。她没有意识到事情远没这么单纯。是她头脑太过简单。
  再次,宽容却过于纵容。姑娘面对男子“氓”的发怒,始则把对方深情送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了又送,走了又走,渡过河流,来到顿丘,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继则为对方出谋画策,“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直击要害,抓住关键,设身处地为对方对付父母出了最有效的计策。终则向对方庄重承诺,“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不仅答应嫁给对方,而且把日期都确定下来。总之面对男方的怒气,姑娘毫无起码的警惕,对男方的自私,毫无必要的敏感,对男方的无理毫无基本防范,对男子的狭隘缺乏必要的手段;聪明的做法是应该让他知道你的底线,让他明白突破自己的底线后果严重,让他有所顾忌,有所收敛。姑娘一味迁就对方,一味宽容忍让,一味纵容娇惯,殊不知,坏孩子都是娇惯出来的,他会自我澎胀。
  最后,温柔却有些窝囊。温柔是女人的别名,是女人的专利,是女人最有力的武器。柔情似水,以柔克刚。但是当他自以为是地发怒,毫不体谅别人,自私专制时,姑娘有必要低声下气地柔情相送吗?当他情绪冲动、脾气暴躁,蛮不讲理时,姑娘有必要丧失立场地软语宽慰,并出谋划策对付自己吗?当他毫不负责动辄抱怨推卸责任耍赖撒泼时,姑娘有必要不顾尊严以身相许,降价处理,且急不可奈“秋以为期”吗?如果丧失基本的立场,那温柔就变成迁就;如果放弃起码的尊严,那温柔就变成了窝囊;如果缺乏必要的意气,那温柔就变成了懦弱;如果降低最后的矜持,那温柔就变成了下贱。温柔这种美好的情感决不能因滥施而变廉价,决不能因对方不配接受而被玷污。
  诗的第二部分,在等待秋天婚期的日子里,姑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高高的墙楼,眺望心上人。“不见复关,泣啼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看不见对方,自己眼泪汪汪,情绪低落,了无意绪;看见对方,又说又笑,心花怒放,活力无限。“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对方算了卦,占了卜,卦象全都是吉祥无灾。“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接我的车子来了,连同嫁妆一同随你嫁过去。从这部分表现可看出姑娘无意中忽略了以下两个问题。
  热烈但不可轻浮。爱要大胆勇敢,要全心投入,要轰轰烈烈,但爱不是淫滥,不是挥霍,不是奢磨浪费,而应有所矜持,有所保留,有所掩饰;保持距离,保持独立,保持隐私。应若即若离,亦真亦幻。承诺他,又不让他轻易得到,让他魂牵梦绕,心荡神驰,既有获得芳心的希望,又让他感受获得的不易。历经考验,付出艰辛的收获,才受人珍惜。疏远他,又不让他轻易死心,让他经受煎熬,不甘放弃。既有失之手边的恐惧,又有触手可及的希望。随时有可能失去的东西,人也许更在意。太过简单缺乏神秘的情感,太过大胆的缺乏朦胧的表达,太过热烈的缺乏含蓄的渲泄,太过无忌的缺乏节制的付出,往往带有先天的原始,俗艳,轻浮,廉价的特征。大胆热烈奔放的表达爱,偶尔为之尚可,一以贯之则非。
  无私但不可卑贱。“爱是无私,爱是奉献,爱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但这种无私,必须建立在双方人格独立,人性尊严,情感高贵,道义神圣的前提下。我们付出,要让对方感动佩服,而不是让对方感觉是在利用了你,逮了便宜;让对方情感上净化,人性上超越,而不是让对方感觉是在玩弄你,得了运气。诗中女主人公智慧上无私,为“氓”出主意对付自己的父母;情感上无私,父母反对的情况下以身相许;道义上无私,在男子粗暴发怒的情况下,私订婚期,最后信守诺言;钱物上无私,“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从下文看,气力上无私,有男子三心二意的情况下夙兴夜寐;时间上无私,在男子不务正业,家庭贫困的背景下,“靡有朝矣”。种种无私的前提都很困难,都是常人很难对待和克服的,这固然能反衬姑娘的勇敢无畏,无私无我,甘于奉献;也有利于反衬男子的无情冷酷,卑鄙背叛;也有利于彰显自身遭受的委曲不公,彰显自己悔恨莫及。但不顾这些前提,不计后果的一味无私奉献,姿态未免降低了些,尊严未免放弃了些,情感未免卑微了些。特定情境下,在男子心目中,姑娘形象极容易受损,地位极容易动摇,情感极容易受污。   诗的第三部分,叙述婚后,以比兴手法暗示了女子年老色衰,容颜憔悴,“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她没有任何问题,小伙子开始不安分,三心二意,背叛自己人,“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她整天操劳家务,早起晚睡,“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男子不务正业,家庭生活非常贫困,“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男子不顾女子苦苦支撑,还动不动发火动粗,“言既遂矣,甚于暴矣”。面对不知内情,逗我开心的兄弟,自己又不愿说出实情,只能偷偷落泪,暗自伤心,“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这部分情节应证了我们上面的猜测,我们原来的担扰不幸都变成了现实,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姑娘遭遇了感情背叛。不过如果说上面姑娘的表现为情感衰变埋下祸种,这一段里姑娘的表现则更为前面的祸种浇水施肥,使危机一步步生长发育,这里姑娘也有许多沉痛的教训,应该汲取。
  首先,忠诚而不被动等待。爱就要对对方忠贞如一,坦诚相待,心有灵犀,柔情似水。但现实复杂,世事难料,情感难测,真情往往换不来真情。当对方心灵出现蜕变,道德出现滑坡,情感出现腐化;自己人格面临践踏,尊严将要受辱,情感遭遇背叛,就应性烈如火,与对方进行斗争。和谐是妥协和斗争的产物,钟情是付出和索取的平衡。掌握好对付他足够分量的情感砝码,抓住千载难逢的有利战机,选择恰如其分的精妙战术,或则示而不用,引而不发,保持威慑,让他有所顾忌;或则找准要害,快速出手,招招致命,让他穷于应付。或则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兵不厌诈,让他莫测高深,怵于犯贱。当然,这只是家庭战争,分寸的拿捏,范围的控制,大有讲究。不过一切可以在战斗中学习掌握。只是千万不能消极等待,被动维护,因为消极等待是对男子的忍让和纵容,被动维护,反映自己无能无奈。
  其次,勤劳但切不可庸俗。勤劳是美德,一个家庭妇女通过辛勤劳动营造温馨舒适环境,为丈夫准备一个身心俱适的心灵港湾和精神花园,让对方喜欢甚而产生依赖,这本身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家庭贫困,收入有限,女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贴补家用,巧妙周旋,精打细算,维持支撑,成为家中支撑,就更显可贵。但如果一味围着灶台,满脸的烟油气色;一味算计油盐,浑身的腐酸菜气;开口闭口鸡毛蒜皮,上句下句不离吃喝穿衣。感觉媳妇跟一个女佣一样。缺少了理想主义的生活氛围,缺少了浪漫温馨的生活情趣,缺少了格调高雅的生活气息,缺少了改变新颖的生活调剂……太过实用主义的琐烦丧气,太过严密的算计俗气,太过现实的节俭晦气,太过乘戾的抱怨怄气,一步步琢蚀生活的诗意,一步步淡褪了原本笼罩双方身上的理想外衣。生活暴露出可怕的真实,可怕的冷酷和俗气。
  最后,善良但不可软弱。善良是女性魅力的底色,是人性高贵的土壤,它应该表现在丈夫拼搏时,自己默默的支持;在他受挫时,自己无私的帮助;在他苦恼时;自己智慧的劝解;在他受伤时,自己博大的抚慰;在他犯错时,自己理性的宽容。让他感受到,是你让他品德更升华,情感更丰富,心灵更纯洁,人性更善良,胸襟更博大,意态更坚定。你应成为他灵魂的皈依,精神的支柱,情感的寄托。而不应让善良成为一味迁就的依附,死心蹋地的随顺,毫无保留的服从,委屈求全的维系。
  面对感情的背叛,除了独自承受痛苦之外还有什么态度和选择?诗的最后一章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抒情女主人公想起了男子当初说过的与自己白头偕老的誓言,就更怨恨小伙子的欺骗,“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接着诗用比兴手法指出男子肆意妄为,朝秦暮楚,毫无底线;姑娘的痛苦无边无际,无止无息,“隰则有泮,淇则有岸”。作者又想起两人年轻时两小无猜的欢乐情景,当初对方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不会变心背叛,可婚后他却说变就变。越想这些,女主人公越绝望,彻底断绝了对男方的任何幻想,想摆脱噩梦一样感情。“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矣已哉”。
  从上面这些情节我们认为女主人公忽略了两点。
  第一,刚烈而不轻言放弃 婚姻出现危机,甚至到了崩溃边缘,不能一味感情用事,不能一味的寻找他的毛病,证明自己无辜委屈,不能一味怪他,怨他,恶他,恨他,批他。这是简单化做法,只能使悲剧深化,到头来双方互相伤害。爱情是理想主义,婚姻是现实主义。爱情尚且得经营,婚姻更需理智地操弄。就算他道德品质再差,情操气节再差,文化修养再差,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再差,但如果还有朽木可雕的希望,还有废物利用的可能,还有回炉再塑的价值,就不要轻言放弃。更何况即使美玉还得雕琢,黄金且待加工,佳树尚要修剪,好花仍须雨润。设置易实现改善家庭状况的议题,处处对家庭有利的可操作的小主意,提示对他有益的立竿见影的做法。特别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最能吸引他注意的话题。对他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专到博,由识到德,由知到能,系统全面持久耐心的改造。考虑正事就不操邪念;有事可做,就不会无事生非。让一块草地不长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第二,自尊但不能自怜 面对负心人的薄情,鄙视对方,后悔是可以的,但不能单考虑自己无辜,因为毕竟对方还有过真情,不是绝情;面对负心的欺骗,埋怨对方,感觉无辜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考虑自己屈辱,因为对方毕竟还是隐瞒,有所顾忌;面对负心人的背叛,痛恨对方,感觉自己屈辱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标榜自己忠贞高贵,因为对方毕竟只是情感上发生蜕变,不是罪无可赦。面对负心人绝情,无所顾忌,罪无可郝,骂他,打他,自认晦气倒霉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自伤自怜自清自傲,孤芳自赏。因为确实是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掉了价。婚姻从来就不是一桌天生下来就让你享用的现成盛宴,心目中理想的爱人也不是天造地设永恒不变英俊潇洒的白马王子或千娇百媚的公主,结婚后日常厮守,会让各自的神秘光环逐渐褪去,各自的未知领域会一一曝光,恋爱时的热情日渐平息,看人的感情色彩会逐渐淡化,白马王子总有一天会变成农夫,公主总有一天会变成灰姑娘。这个时候就不能太过矫情,不能赌气撒娇,不能虚荣脆弱,不能自命不凡,自我封闭,自我放逐,自我逃避。改造别人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比起改造别人来,我们改造自己更掌握主导权、主动权。让我们由姑娘时的青涩变为少妇的成熟,由姑娘时的青春光彩变为少妇的迷人风韵,由姑娘时的外在俊秀,变为少妇的内在涵养,成就妇女别样的风采别样的美。
  以上这些表现,从主观出发点来讲,女主人公是想表现为每条前半部分,即想向理想、积极的方向努力,可是或则由于自己先天的无意,或则由于自己的麻痹迟钝,或则由于自己的大意疏漏,或则由于自己的忽略草率等等一些无心之失,不知不觉中,客观上表现为每一条的后半部分,逐渐败坏了自己在男人心目中的形象,暗暗动摇了自己在男人心目中的地位,催生了男人情感的裂变,加速了男人情感的蜕化,爱情以喜剧开场,由悲剧收场,主人公由恋爱中的受追捧演变为婚后遭背叛抛弃,结果引人痛惜,遭遇让人同情。尽管女主人公犯的是无心之失,无心之过,让人同情,但不可忽略对她的种种表现的反思,因为爱情之所以是爱情,本身就在于挑战很多人生难以把握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据美国教育新闻网2016年3月4日报道,“神秘的通话”项目可以让世界上任意两个地方的班级实现视频通话。  视频通话是一种对批判思维的挑战,旨在拓宽学生的地理、世界历史和文化知识。“神秘的通话”项目由教师开发,适应所有年龄阶段的学生。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创新,打破了传统K-12教育的教室围墙,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新的体验。  找到合适的通话对象并不容易,斯盖普公司(Skype)努力让这一过程变得简单快
摘要: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高考试题中电化学试题、相关的化学科研成果以及实际应用等素材为依据,在主题“电极反应方程式”的教学中,创设3个化学科学研究类情境,以期为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化学科学研究; 燃料电池; 锂空气电池; 电极反应式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120046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设计缘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专栏”由中国—东盟中心支持,报道东盟地区教育发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及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中国—东盟中心是中国和东盟十国政府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旨在促进中国和东盟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秘书处设在北京。  摘 要:2016年是中老建交55周年,首名女性老挝驻华大使万迪·布达萨冯履新,并于2016年2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向习近平主席递交了国
摘 要:在线开放课程改变了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模式,也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二维码关联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有利于延伸纸面空间,拓展知识获取的途径,从而实现资源融合,促进优质资源传播。文章以公共管理学科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系列教材为例,探讨基于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编写的特征与可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开放课程 新形态教材 资源融合  一、开放课程的发展  及其对教材编写的新要求  伴随“高等学校本
北威州基础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2017学年超过8%的学生不再选择上公立学校。而自1992年以来,全德私立学校的数量增长了80%,达5800余所。这意味着德国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私立学校。  北威州研究人员指责各联邦州对私立類学校监管力度不够,此类学校大多收费过高,让有钱家庭的孩子享受教育特权。柏林社会研究科学中心(WZB)科研人员也指出,这种发展令人担忧,各联邦州对此类学校的规定
根据美国入学管理委员会(General Management Admissions Council)的一项调查,2017-2018学年,美国75%两年制MBA项目的国际学生申请数量下降。商学院院长们表示,对未来的焦虑是导致国际学生数量下降的因素之一。学生担心H-1B签证数量减少以及美国的政治氛围。  根据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署(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
据教育国际官网2018年6月5-6日消息,“欧洲发展日”(European Development Days,EDD)论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自2006年起,欧盟委员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EDD论坛,为实践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分享和交流经验的机会,以鼓励新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探讨如何解决世界性难题。此次EDD论坛的主题是《发展最前沿的妇女和女童——保护、赋权、投资》(Women and Girls at
《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红楼梦》前五回中重要的一回,也是众多版本的中学、职业学校教材中节选最多的一段。小说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详细地展示了荣国府各位主要人物和人物活动的主要环境,在体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细心谨慎的同时,也将荣国府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和繁琐的礼仪等都借林黛玉的一双俊眼传达了出来。  但很多读者只关注到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和华贵的陈设,却忽视了贾府
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网站2016年4月5日报道,现在,巴西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女博士生超过男博士生人数。  从1970年到2014年,只有1.4万名巴西人在其他国家获得博士学位,其中近59%是男性。这种男女比例悬殊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11年。一项由巴西科学、技术与创新部的科学、技术与创新战略研究和管理中心(CGEE)发布的新报告显示,现在巴西女博士生比例高于男博士生。2014年,在国外攻读博士
【摘 要】贾谊的《过秦论》是古代政论文的典范之作,本文对该文的论理艺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了文章极化蓄势,对比见理的论理艺术特色。  【关键词】贾谊 《过秦论》 论理    《过秦论》是政论文体,但全文“论”秦过极少,而叙秦史却极多,叙史绘势,铺陈扩展,洋洋洒洒,直如江水浪滔,急泻而下,有咄咄逼人之势。  西汉时期,辞赋兴盛,贾谊是辞赋圣手;他又关心时事,长于政论文。因此,他的政论成为辞赋家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