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赞颂还是讥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ackt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的名篇,历来为人所传颂。尤其是曾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更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而家喻户晓。原诗三章,章五句,非常简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的文字没有特别的艰涩难懂处。“泽”通“襗”,指贴身的衣服。袍是棉袍,裳是战裙,袍、襗、裳意思关联;戈矛、矛戟、甲兵,都是指兵器或铠甲,意义相关。“同仇”意思是同仇敌忾,“偕作”“偕行”是说一起参战、一同行动,和“同仇”的内涵也是一致的。这样,从字面意思来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说:岂可说没有衣服?我和你共穿此棉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是说:君王将要作战,修整我们的戈矛,我和你同仇敌忾。以下几章的意思也大致差不多。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本诗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然而,问题却也产生了:在早期的《诗经》注解中,这首诗并不是歌颂秦国将士同心协力、保家卫国的,而是一首讥刺秦君好战的“刺诗”。《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毛诗正义》)毛《传》和郑《笺》都谨守着《诗序》的说法。那么,本诗到底是歌颂还是讥刺呢?“美”与“刺”的矛盾问题又该如何来理解呢?
  “赞颂”传统的形成
  以《无衣》为赞颂,这种看法的产生并不是很早,但是影响却很大。推究起来,首先应该和班固的意见有关。他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 “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班固表彰今天水、平凉、庆阳一带的风气习俗,其所引诗,正是《无衣》,显然是以之为“高上勇力”的“慷慨歌谣”。后来朱熹的《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所谓“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明显是继承了班固的说法。《诗集传》还说:“秦俗强悍,乐于战斗。故其人平居而相谓曰:岂以子之无衣,而与子同袍乎?盖以王于兴师,则将修我戈矛,而与子同仇也。其欢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所谓“欢爱之心足以相死”,显然就是赞颂生死与共的战友之情了。
  朱熹之后,说诗者便大都把这首诗当作歌颂之作了。南宋末年的谢枋得甚至说:“春秋二百四十余年,天下无复知有复仇志,独《无衣》一诗毅然以天下大义为己任。”更是读出了“复仇”的“天下大义”,无疑是寄寓着他末代孤臣的身世感慨,更多是借《无衣》之酒杯,浇自我胸中之块垒。清代的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尽管说此诗是“刺”,但主旨却是“秦人乐为王复仇也”,则依然是赞颂的意味。晚清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说:“审度此诗词气又非刺诗。”自然是作为美赞了。至于清末陈继揆《读诗臆补》所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吴闿生《诗义会通》所说“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则是越来越夸张,不但认为“英壮迈往”,超越了盛唐的边塞诗,而且还有“吞吐六国之气”,未免愈拔愈高了。
  现代学者大多接受了颂歌说,很多《诗经》的注本、选本以及各类教材,包括评析与鉴赏等,都是将其作为赞颂之诗看待的。譬如,余冠英先生说:“这诗是兵士相语的口吻,当是军中的歌谣。史书说秦俗尚武,这诗反映出战士友爱和慷慨从军的精神。”(《诗经选》)而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更是明确说:“这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战歌。”这些看法在《先秦诗鉴赏辞典》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可以想象,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可以说是越来越离谱了。
  还有一点也需要注意。据《左传·定公四年》载,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这里说秦哀公“赋《无衣》”,故而王夫之《诗经稗疏》认为本诗为秦哀公所作。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赞同王说,认为申包胥事“可作为《无衣》本事读”,“与子偕行,言随申胥而往也。其为答申胥而救楚之诗明矣”。这大概是误解了此处“赋诗”的独特意义。赋诗不是作诗,而是春秋时期外交场合常用的赋诗言志,也就是随机诵读、引用《诗经》中既有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赋诗言志更多是根据特定的背景“断章取义”,也就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因此,秦哀公赋《无衣》,不是引用全篇的诗义,而只是强调“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意思。
  为什么说是“刺诗”
  前面指出,《诗序》与毛《传》、郑《笺》等都认为本诗是“刺”而非“美”。那么,《诗序》为什么说是刺诗呢?
  《无衣》首章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毛《传》云:“上与百姓同欲,则百姓乐致其死。”郑《笺》申说:“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同袍’乎?言不与民同欲。”按照毛、郑的意思,这是讥刺君王不与百姓同欲,未曾说“汝无衣,我与汝同袍”的话,因而百姓不是“乐致其死”。不过毛《传》认为不是直刺,而是借颂天子以讽诸侯。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
  毛以为,古之朋友相谓云:我岂曰子无衣乎?我冀欲与子同袍。朋友同欲如是,故朋友成其恩好,以兴明君能与百姓同欲,故百姓乐致其死。至于王家于是兴师之时,百姓皆自相谓:修我戈矛,与子同为仇匹,而往征之。由上与百姓同欲,故百姓乐从征伐。今康公不与百姓同欲,非王兴师,而自好攻战故,百姓怨也。
  郑以为,康公平常之时,岂肯言曰:汝百姓无衣乎?吾与子同袍。终不肯言此也。及于王法于是兴师之时,则曰:修治我之戈矛,与子百姓同往伐此怨耦之仇敌。不与百姓同欲,而唯同怨,故刺之。(《毛诗正义》)   孔颖达认为,毛、郑讥刺秦康公不能和百姓同甘共苦,且其兴兵又非周天子所为,只是康公个人的喜好,因此百姓有怨恨,“故刺之”。清代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也遵从此说:“此亦刺康公诗也。”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虽然赞同“刺诗”说,但解释却颇为曲折,他说秦地本为周地,秦人固为周人。周人苦于西戎之患已经很久,而秦人御戎有功,因此他们的父老子弟对于西戎一致是同仇敌忾的。秦康公好战,又都是私怨,这是徒逞小忿而忘大仇,非民众之所欲,“夫与其兴师无名,何如报复所得?故作是诗以明志”。他进一步引申说:“然则《序》所谓刺,固不独秦君,兼及周王矣。盖民有勤王心,君无讨贼意,伸在此则不能不屈在彼也,故曰刺也。”说得就更加奇怪了。
  总之,和诗歌的字面意思相比,以上的各种解释总是显得苛察缴绕、迂曲难通。前人之所以不采用《诗序》的说法,和上面这些解释的不清楚、不晓畅、不准确是有很大关系的。
  对此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晋稀先生。郭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曾发表过一组文章:《风诗蠡测》《风诗蠡测续篇》《风诗蠡测末篇》。他在《风诗蠡测续篇》中明确提出:《秦风·无衣》是刺诗而非颂歌。这里,郭先生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此诗存在着上下文的省略:既有因避下句重复而采取的“探下”而省,也有因避上句重复而采取的“承上”而省。所谓探下而省,是指因为下句有“王于兴师”,故而在上句省去了“王未兴师”;所谓承上而省,是指因为上句有“岂曰”,故而在下句省去了“则曰”。如果依照词气补足省文,“不仅诗意十分显豁,而且文词明白如话”:
  我们细审文气,《无衣》一篇,上下皆有省文,如果按照词气补足省文,那么《无衣》应该是这样的:
  王未兴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则曰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蠡测》)
  其他两章也是如此。这样,原诗的意思就是:君王未曾兴兵时,何曾说:“你无衣裳,我和你同穿一袍?”君王将要兴兵作战了,就说:“修整我们的武器,我和你同仇敌忾。”这样来理解,讥刺的意味就非常明显了。至于诗中的“王”,也显然非指周王,而是指秦伯,因为当时诸侯列国的君主也是可以称王的。这一点,郭先生引用王国维的《古诸侯称王说》,有明确的论断。
  要之,郭先生此说确为通人之论,《无衣》为刺诗的问题在这里也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他紧扣行文“词气”,立足诗歌文本,细加审度,于前人所习焉不察处提出新看法、取得新突破,真可谓是善读《诗》者。这个结论也为当代一些目光敏锐的学者所重视,赵逵夫先生注评的《诗经》以及《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的“先秦文学”,便都是采用了郭先生的说法。我们由此也明白:《诗序》所说“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其实是不错的,关键是前人没有把它说清楚。
  考察《无衣》主旨的两种阐释史,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一个时期以来的《诗经》研究,因为对经学立场的全面否定与对文学本位的片面强调,关于《诗序》的一些说法,在难以讲清楚的时候,我们往往是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将其指斥为“腐儒陋说”。其实,正是這种简单粗暴的否定,遮蔽、掩盖了很多文化信息。譬如《诗大序》说《关雎》是“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现代的研究者多认为与原诗的爱情主题不符而予以驳斥,但实际上,《关雎》并不是一首普通的爱情诗,而是西周王室贵族的婚姻理想与家庭典范的写照,因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功能。我们只需要看先秦典籍中对于这首诗的反复称赞与推重,就不难理解这一点。同样,《诗序》解说《无衣》的主题,也使我们明白,在看似简单明白的文字表面,其实蕴含着对统治者欺骗民众、愚弄百姓的直接讥刺。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慷慨激昂、同仇敌忾”,那些所谓的“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其实都是后来的人读上去的。所以,在当下过于强调《诗经》研究的“文学本位”“文学眼光”时,我们还需要对传统的学术成果予以重视,包括对《诗序》的特别关注。
  另一方面,关于《无衣》“美”与“刺”的争议,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我们看到,“赞颂”说即便是对诗歌主旨的“误读”,这种“误读”也不是没有意义。它让我们对诗歌的作者、时代、本事、艺术成就等问题,能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反过来思考,“讥刺”说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诠解。毕竟,在《诗经》的解读中,“诗无达诂”不仅仅是一种阐释的历史,更是一种阐释的现实。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我对教学媒体与教具的制作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记得很早之前,那时计算机还没有得到普及,我就使用传统的投影片教学。由于可以省去板书的时间,同样的内容还可以在不同的年级重复使用,书写投影机成为当时我使用最频繁的教具。  大概是10年前。在一次观摩课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多媒体投影机。我深受震撼,当时就想:通过这台机器,我们该传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呢?适合我们教学的教材又在哪里?后来,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装上
孟浩然是个颇有故事的人。王士祯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其实,李白对孟浩然也是低首折腰的,而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是“我爱孟浩然”,说是我怎么也不可能达到他那高度,只能像仰望高山那样仰望他,只能长久地拜揖他。  孟浩然“他是一位失败的求仕者”,而被李白塑造成一个从未动心仕功的绝世高士,特别是极度夸张其“弃”仕的“风流”高节。孟浩然在唐诗中经常以典范隐士的面目出现,宇文所安《盛唐诗》里说:“李白及其
白居易是唐代存诗最多的大诗人,其诗在他生前就非常流行,是走向世界的“广大教化主”,在东南亚特别是在日本、朝鲜深受热捧。白居易的诗,老少皆宜,其乐天知命,安闲顺事,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及其善于自我调节的处世之道与生存智慧,于当代人也富有启迪意义。  ——王志清(文学教授、唐诗学者、王维专家)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写下这伟大诗句的白居易,是一位妇孺皆知、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作家。白居易的这首《
何为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简而言之,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到育人的目标。如果说“有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那么“高效课堂”就应该是课堂教学更高层次的追求。由于它“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的显性标志,它更符合
海通证券  收盘收益:9.32%   普利制药(300630):产能先发优势 持续申报能力 双独家绑定销售渠道,驱动海内外业务发展。公司早于2005年就开始布局注射剂国际化,目前已有阿奇霉素、更昔洛韦钠、左乙拉西坦、依替巴肽、伏立康唑、泮托拉唑钠等六大注射剂先后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区获批上市,具备注射剂国际化的品种先发优势。公司在储备合规注射剂产能、多个品种申报的基础上,与美国经销商深度绑定获
2010年8月2日,在北京东方梅地亚大厦C座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至乐汇民营剧团宣告成立。只有戏剧圈内的少部分人士知道这个消息,当时就有人冷静地评论:不少国营剧团在政府人、财、物的支持下都难以为继,几个文艺青年想闹出点动静来谈何容易?而就在人们把至乐汇都忘在脑后的时候,至乐汇却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一样,一次次闯入人们的视野。  《六里庄艳俗生活》:一次成功的诞生  2010年9月,北京国际青年戏剧
海州湾畔,黄海之滨,沂蒙东端,有一个“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的福地——江苏省赣榆县。她历史悠久,秦始皇两度莅境,鞭石成桥登秦山岛,还是中国东渡日本第一位使者秦代方士徐福的故里;它文化丰厚,孔子及其高足子贡曾印屐夹谷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齐鲁夹谷之会,端木书台至今风韵依旧。   乘改革之东风,浴世纪之朝阳,2002年5月,赣榆县第一所民办学校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应时而生。2005年首届毕业生取得开门
《博览群书》?编辑部:???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本“雨辰编著”的《自传与写作》(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版),目录中赫然写着“自传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文类”“当代名人侧传中的父母形象”“类自传体,人生笔记”等,我几乎怀疑自己的眼睛,便又看了一遍,这不是杨正润教授的观点、叶志良教授的论文题目吗?于是网购一本,待与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版)、叶志良《现代中国传记写作的历史与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版
本课选自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九课《数码照片后期处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Photoshop CS3中“色相/饱和度”命令和“替换颜色”命令的功能;掌握Photoshop CS3美白牙齿的两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与示范操作过程,辅以教师的解析,获得美白牙齿、替换衣服颜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处理照片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体验独立解
记得我大学还没毕业的某次去北京大学和姥爷邓广铭过国庆节,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物理研究生的表姐不断对我说,你知道吗,咱们姥爷是名人呢!名人?我没有太多概念,只是每次到北大姥爷家他都在伏案写东西或者看着我根本看不懂的那些线装的历史书籍。后来,随着表姐和小姨分别去美国留学和讲学,我常常住在姥爷家,和他朝夕相处,体会的是他润物细无声的爱护、平等的交流和时常的诙谐与幽默……他是北大“民主、科学、自由、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