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暗示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iss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通过规律性乐音变化和运动过程,直接表现和激发人类情感、引发共鸣,深深触及人类心灵的一切领域,使人灵魂净化、情操升华。音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速度的加快,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益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音乐暗示法 语文教学 教学原则 课堂教学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探索如何摆脱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怪圈。其间,有幸两次聆听魏书生同志的报告,颇感受益匪浅。尤其他那课前陶醉在一支歌里、轮流教唱歌、犯错误后唱歌的做法,发人深思。的确,音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影响愈来愈大,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有关人士的关注。参阅了教育学、心理学、罗扎诺夫教学理论等相关书籍,结合语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音乐暗示法应得到必要的重视。
  所谓音乐暗示法,是指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利用音乐创设强烈的学习动机,形成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力求组织起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使学生在享受中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法相比传统教学要使学习进程加快25倍之多。它不仅是速度的加快,也是学习效益的提高。
  现将音乐暗示法的理论基础、运用原则、实施范围及步骤、选用事项择要介绍,以求同仁斧正。
  
  一、音乐暗示教学的理论基础
  
  1.音乐社会学
  音乐通过规律性乐音变化和运动过程,直接表現和激发人类情感、引发人类共鸣,深深触及人类心灵的一切领域,使人类灵魂净化,情操升华。歌德认为音乐具有“使愤怒的铁拳变温和,使赫赫的野猪驯服”的力量。无数诗文名家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其实,人类普遍对音乐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有人从中感悟人生真谛,有人从中完成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2.暗示学
  暗示学认为,人类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某种程度的暗示,暗示信号会悄然潜入人们意识活动中,人们在下意识中吸收一系列有关知识的“暗示”,再去完成某项非常有益的任务,就会形成一种诱导活动。音乐暗示教学理论正是一门高度重视暗示的科学,是具体教学中利用音乐进行隐形诱导的一座航标。
  3.生理、心理学
  (1)音乐能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全身心放松时,会更容易记忆所学知识。人们学习语文时,放送优雅宁静的音乐,既能使身心放松,也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便于大脑高效工作。
  (2)音乐能使左右脑协调激活。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它们恰如两个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控制系统。左脑主管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信息加工,称为“学术性”半脑;右脑主管具体形象思维,称为“创造性”半脑。两半脑的功能不是简单累加,而是相当于5至10个半球的功能。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信息加工,对右脑开发不够,分割了大脑两部分的功能,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音乐暗示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巧用背景音乐,使左右半脑协调工作,从而激发出人脑的最大潜力,最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3)音乐能使理智与情感、意识与下意识协调作用。人们活动最顺利、工作最高效时,恰是其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处于最和谐融洽时。人脑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状态时,潜力巨大。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事务,总以为自己忘记了,其实它们都以一种特殊的形式长久地记录在大脑中,在某种特定场景中,这些事物的影像一经适当刺激,便又浮现于脑海。语文教学中播放音乐就能触发人的回忆机关,开发人脑潜力。
  
  二、音乐暗示教学的原则
  
  1.愉悦而又轻松的原则
  人类心灵的活动,尤其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情感,通过音乐往往达到神奇的艺术境界。深入外部世界,人们会发现到处都充满音乐,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振动中的振动波组成的。当人们听到相应的音乐,他们的身心节奏会与外界的节奏同步。这时,全身的不协调会自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健康、更旺盛、更强大的生命活动。人的身体和大脑随之产生更大的能力。音乐暗示教学法就是要利用音乐减少那些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协调活动,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消除语文课堂上的紧张,建立学习信心,在愉快而又轻松中提高语文成绩。
  2.意识和下意识统一的原则
  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理智活动是在感情参与下进行的。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理性分析,忽视感情的调节作用。而音乐暗示法认为,人的有意识和下意识的心理活动达到最和谐的状态时,就是人的活动效益最高的时候。罗扎诺夫发现,在全身心放松中,人的大脑最开放也最能接受输入信息;而和谐动听的音乐会使身体和头脑统一协调,从而打开通向超级记忆情绪的通道:大脑的边缘系统。此系统主管情感,正是意识与下意识之间的联结地带。恰如道格拉斯·韦伯所言:“音乐是通向记忆系统的高速公路。”
  3.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
  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仅能使特定知觉与非特定知觉协调,而且能使人兼受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知识。例如,语文教师可在课堂上对有畏难情绪的学生申明语文并不像想像中难学,然后授之以方法,再给出他们力所能及的小练习。这个过程中,练习前的暗示是“你能胜任”,练习后的暗示是“你能力很强,你能做得更出色。”如此,在优美的乐音和相互尊重与信任的氛围中,这种暗示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音乐暗示教学的实施范围
  
  1.音乐暗示教学法可用于语文朗读课
  在朗读课上,语文老师先读一则与所学主题相关的趣事或笑话。同时配上相应音乐,让所读文字融入乐声中,从而吸引学生关注老师的声音如何与音乐交织成一首协奏曲。如此,可使朗读技巧大大提高。让每位学生依次配合音乐节奏改变自己的声调,或者表演一段配乐朗诵,同样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朗读课上伴放音乐,训练一段时间后,就会将学生浓厚的地方腔完全改掉。由此可知,朗读时伴放音乐,可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诵水平。
  2.音乐暗示教学法可用于语文实验室阅读课
  课堂上播放音乐,人们一般认为这会使学生分散精力,影响其知识吸收,尤其在语文实验室阅读课上也许更会如此。实践证明,在阅读课上播放精选音乐,学生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也会沉入舒适、恬美、宁静的意境中。一般来讲,阅读内容一经音乐激发,即刻就在学习者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让人脑中处理语言信息与欣赏音乐的左右半球协作,人就会特别放松。这种放松感很能消除对新语言信息所产生的排斥,同时有益于身心健康。语文实验室阅读课上采用音乐暗示法,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几个月之后,你的学生仍能熟悉那些材料。这是因为这些音乐本身的结构可以刺激人的大脑神经,并对高智能整合的活动产生反应。它们通常以优美的旋律来打动听众,以激昂和娓娓交谈的方式,使听众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沉思状态,来解决困扰已久的矛盾。此时,阅读者的精神也得以升华。
  3.音乐暗示教学法可用于一般语文课堂教学
  音乐暗示教学法认为,利用音乐艺术形式可重塑自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巧妙而艺术地参加课堂活动。在精神上、生理上放松,打破冷冰冰的气氛,处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唐·康贝尔在他的《音乐的脑力简介》一书中如是说:“音乐不是装腔作势,它可以实际影响我们的学习方法,形成声音和动作的协调。”
  
  四、音乐暗示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程序
  
  1.组织教学
  开始上课前,可让学生听一段轻音乐,同时通过缓和、均匀的呼吸,放松自己。其目的在于驱除纷杂思绪,使大脑处于“放松性警觉”的状态中,以创造宽松氛围,解除疲劳,随时准备吸纳新信息。
  2.放松练习
  课前如未做好放松,课上可让学生舒泰就坐,缓慢地吐纳呼吸,想象美好的场景和最愉悦的事(如郊游)。这时播放一些节奏适中、幽静轻柔的乐曲,如德彪西的《月光》等,效果会很好。放松好再学习,就会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明显。
  3.检查复习
  上课开始,可播放一些缓慢柔和的轻音乐,如《船歌》。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语文知识。学生回答时,要求其声音洪亮,同时自我暗示,如“我是最棒的”。这种在音乐伴奏下的复习方式,使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能使學生的大脑处于机敏状态,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4.简介新授内容
  语文老师在音乐声中简介新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教材,获得一个明晰的思路,一种综合的认知。
  5.讲授新教材
  本环节中播放缓和、深沉、饱含激情的背景音乐,如萨克斯曲《茉莉花》,教师随之讲授课文内容,语言错落有致,与音乐配合默契。这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师生相互感染进入教学艺术境界。
  6.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书面练习时,可播放缓慢、匀称、流畅的乐曲,如萨克斯曲《回家》等,使之能从容地操作。教师可巡回辅导,适时点拨,将练习进程情况随时通报,以增强其竞争意识。
  7.课堂讨论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合作学习方式愈趋重要,而小组讨论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学生讨论时,可播放曲风活泼、节奏稍快的音乐,如《蓝色多瑙河》等,创设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师生双方无拘无束,自如交流。
  8.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结或师生共同小结时,播放节奏较欢快的音乐,幽默的曲子(如民族管弦乐曲《步步高》等)。这时,学生的情绪格外高涨,纷纷发表见解。
  9.布置课外作业,终止音乐
  五、音乐暗示法的教育学效益
  1.音乐暗示教学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机,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效率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
  2.音乐暗示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也能提高教师的记忆水平。
  3.音乐暗示教学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而且给师生带来了乐趣,使枯燥的教学工作变得愉快轻松,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六、音乐暗示教学法的选用事项
  虽然音乐暗示教学法有着非凡的教育学效益,但是并非不加选择地播放音乐就能轻易达到预期效果。在运用音乐暗示教学法时,应注意:备课充分,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能自如驾驭课堂;不强求课堂上的每一环节都用音乐暗示法;凡是单一的乐器独奏曲都不适用;凡是学生熟悉的音乐都不适用(课前放松时除外)。
  那些缓慢、柔和、幽雅、节奏变化不强烈的乐曲,是音乐暗示教学的首选;反之,则不在可选之列。对学生造成情绪压抑、影响其记忆理解的音乐,音乐暗示教学法是不考虑的。
  ★作者简介:王成河,山东省齐河一中教师。
其他文献
美国《财富》杂志曾在扉页上写道:“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文化建设将
诗歌艺术能让我们的学生进入美的境界,获得美的感受,体验美的情怀。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诗歌教学就是一种艺术教学.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一种艺术的体现。通过艺术的审美,变传
“勤勉尽职”是《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行为守则》中提出的全行员工职业操守的四大基本要义之一,也是农行企业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行为守则》要求,员工应当
【摘要】“开放”才能“活跃”;“自由”才能“快乐”。只有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自由充分发挥自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努力发展自我的个性和灵性,学生才能自由地写作,快乐地作文。  【关键词】兴趣;个性;性灵;作文    作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动机,从而使学生快乐作文,自由作文。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倡自由表达,还学生一个“乐写”,还学
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特点,才能抓住课改的精髓,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而阅读教学的特点应包括选材的多样性、解读的多元性、课堂的开放性、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
用微电极在猫外膝体进行记录时,有时同一支微电极能同时记录到两个神经元放电,通常是一个给光中心细胞和一个撤光中心细胞。这一对神经元具有共同的感受野,并且对光刺激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