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个世纪的重逢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在意大利卡利亚里歌剧院将“Lo Schiavo”《奴隶》这部被称为巴西作曲家安东尼奥·卡洛斯·戈麦斯(Ant?nio Carlos Gomes)作品中最经典的歌剧,作为剧院的开年大戏隆重推出。这部作品本该于1887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歌剧院(Teatro Comunale Bologna)进行首演,当时因为Lucca与Ricordi两家出版公司对于这部歌剧的首演权之争,加之剧本涉及到当时比较敏感的政治题材,最终未能如期上演。最终,该剧于1889年在作曲家的故乡里约热内卢进行了首演并引起了轰动。这次在意大利卡利亚里歌剧院的上演,是这部歌剧时隔130余年后首次登陆意大利,引起了巨大反响。
  安东尼奥·卡洛斯·戈麦斯(Ant?nio Carlos Gomes-1836.7.11-1896.9.16)是在歌剧“黄金时代”期间,唯一一位被欧洲接纳并在意大利获得成功的非欧洲裔作曲家。当伟大的作曲家威尔第已近暮年,卡洛斯·戈麦斯成为了意大利观众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引领和延续歌剧界的辉煌。在当时普契尼的羽翼尚未丰满的时候,卡洛斯·戈麦斯取得了他的第一次重大成功。他的歌剧 “Il Guarany”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Della Scala)成功首映之后,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前途的新锐作曲家。威尔第称之为“真正的音乐天才”,李斯特则称其作品“展现了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充满魅力的音乐。”在当今世界,他的成就也许并不为普通观众所熟悉。正如剧院经理的介绍,纵观世界歌剧历史,卡洛斯·戈麦斯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伟大作曲家。我们要让观众有机会能欣赏到他的经典之作,就如这部历经沧桑的《奴隶》。
  这部作品于1889年9月27日在里约热内卢的Theatro Imperial Dom Pedro II首演,作曲家将其献给皇帝的女儿、摄政王伊莎贝拉公主,在伊莎贝拉公主的推进下于1888年废除了巴西的奴隶制为背景。是一部描述关于自由与人性、友情与爱情的戏剧。伯爵之子Américo和奴隶Ilàra相爱,而Ilàra被迫与另一位名叫Ibère的奴隶结婚。善良而又宽宏大量的Ibère最终为了成全Américo与Ilàra献出了生命。
  这次的制作交给了近期在意大利炽手可热的导演大卫·格拉蒂尼·拉伊蒙蒂(Davide Garattini Raimondi)及其制作团队。他复原了1567年的巴西热带雨林中的大规模场景引人注目。通过舞台的调度,强调了人物关系之间以及人类群体之间存在的怀疑、暴力和蔑视。正基于此,更衬托出了三个主要角色高尚的人文精神。最令人惊喜的细节是导演对饰演被压迫奴隶的哑剧形体演员的运用。当观众在进入剧院的这个时刻起,沿路的形体演员的运用无声表演,极少的肢体动作加之与观众眼神的交流,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时代、那个情境当中。在那一刻我是感动的,甚至称这部分哑剧形体演员的表演为一个独立完整的行为艺术作品亦不为过。也正由于这个精妙的环节,大幕尚未拉开,已经为这些带着各种疑问而来的观众给出了答案也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演出结束,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给了这部时隔一百三十余年重新登录意大利的遗珠之作最好的答案。在演出的慶功宴上,我与该剧的导演大卫先生相约第二天进行了采访。
  笔者:卡洛斯·戈麦斯的这部作品经过这么多年终于第一次登陆意大利,也可以说第一次登陆欧洲。据我所知剧院非常重视这部戏,把这部作品作为这个演出季的首发大戏。接到这样的重任,对于您来说您想向欧洲观众展示一个怎样的《奴隶》呢?
  大卫:这部作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即熟悉又陌生的第一次, 所以你必须非常小心, 一切都要很好地解释, 让每个人都能用正确的方式去理解音乐与戏剧所表达出的内涵。首先,作为歌剧我们要去尊重音乐,我希望尊重指挥对音乐的发掘与创作。重要的是要坚持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从而激发在戏剧表达上的创意, 让公众跟随我们进入这个故事。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但我们仍能在这个16世纪的故事里找到共鸣。在舞美与服装上,我们复原了那个充满原始气氛的的历史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两个民族间的仇恨与对立,反抗与制约,我们想让观众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中能更好的融入那个时期的氛围,我们想传递给观众这一切的确切含义。“丛林”不仅是一个场景,它更是一个符号。不要忘记进入这个“丛林”的时候遇到的困境,从古代到现代没有什么像以前一样,但又没什么不一样。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与法则,在生存中的挣扎、人性的贪婪、在桎梏中的反抗,正如过去到现在,但能战胜这一切的始终是人性中闪烁的光辉。
  笔者:对我来说非常有趣的是在这个舞台上, 所有的主角、合唱以及形体演员配合的非常的默契而互补,这并不容易。我非常喜欢开场前形体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表演,给我带来了一种令人兴奋的体验。从场内到场外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您是如何构想的呢?
  大卫:是的,每个种类的演员都是非常精确机制的一部分, 因为它必须是线条清晰和可互补的,整个戏剧动作中的连贯性与真实性要互相作用。 我一直认为在歌手演唱的时候他首先应该保证的是声音的质量,那么形体演员就要在这个时刻去丰满舞台行动的线条连贯性。对我来说, 正确的重视音乐是很重要的, 因为它是整个作品的基石。 但我们更要保持舞台行动的连贯性, 因为我们在做戏剧, 而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我经常会设计一些特殊的人物来对待一系列的情景动作, 这些动作让公众了解故事的真相, 同时也给歌手一个安静的空间去演唱。所有这些都必须各就其位又融合统一, 因为作为创作者不应该把理解人物是谁、歌手是谁这些问题交给观众。表演者应该是作为整部戏的一个整体,而我们是讲故事的人。
  笔者: 你能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开始歌剧导演的职业生涯的吗?您作为导演, 特别是作为歌剧导演,你的侧重点在哪个方面呢?
  大卫:我很早前就开始了儿童戏剧的研究和戏剧导演的工作,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记者和音乐评论家。十年来, 我辗转世界各地去听歌剧和音乐剧并进行分析与评论。渐渐地我觉得我回归舞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问自己舞台对我来说是什么呢?答案很确定,是信仰!我确信舞台才是我该进行的事业。当然,起初重新回到戏剧舞台并不容易, 因为大家还是把我看作一个戏剧评论家。 通过一系列作品的累计,越来越多的剧院对我发出了邀请,成功的作品也产生了更多的合作。今年是我重回导演舞台的第六年, 执导了30余部歌剧。我总是希望有新的挑战,不把自己固定在某种固定的模式里。突破自我,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是一个永远要追寻的目标。
  作为歌剧导演的侧重点,我很喜欢这个问题。作为歌剧首先要重视音乐、了解音乐,在创作一个作品时,与指挥的沟通很重要。我们要尽量放下自己的喜好去尊重与寻找作曲家的真实意图, 然后深层次的去挖掘内在的核心,我们要用音乐语言、戏剧语言给观众讲故事。 我经常会挖掘一些被忽视的非常规场景中的细节,对我来说这是非常有趣的。我希望在遵循传统的同时,能带给观众一些新鲜的东西。很高兴,我的创作得到了剧院与观众非常积极的评价。
  笔者:意大利是歌剧的摇篮,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中心。作为一个歌剧人, 你对歌剧的未来发展怎么看?
  大卫:对于意大利来说歌剧是让全世界关注与羡慕的文化遗产之一,但很遗憾在多年来我们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幸运的是,在今天的意大利的歌剧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业界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各大剧院对传承与发展这门艺术达成了高度的一致并做出了很多的尝试与努力,当然也包括了背后的基金会与艺术文化协会做出了的巨大贡献。我们针对培养观众群与良性培养青年歌唱家进行了更多的投入。在以前,我们对于歌剧的运营和操作是相对封闭的,今天我们准备好了与全世界对话,让全世界更了解和喜爱歌剧这门充满魅力的艺术。为了不让歌剧的魅力随着时间褪色与消逝,我们每天都在全力以赴的战斗!
  结束访问,我感受深刻的是,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存在,都需要传承、保护与发展。一个艺术家的成功,除了业务能力和个人魅力,更重要的是对待艺术虔诚的心。当你把艺术当做信仰,脱离了只追求个体得失的时候,那么成功反而离你更近了。
  林梅    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2018年国家公派意大利访学
其他文献
三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是国家文化艺术的节日,它不仅是对全国艺术发展的高规格检阅,也是中国舞台艺术最具影响的盛会。5月中下旬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不仅包含舞台艺术及美术、书法、摄影展,举办文华奖和群星奖的展演,还有演艺及文创博览会及惠民演出。这其中音乐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艺术元素,在舞台上,不仅有中国交响乐团《浦东交响》、香港寰宇交响乐团《弦乐四季夜》那样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章,也有民族器乐剧《玄奘
期刊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鲁艺精神的实践下,2019年3月28日至5月5日,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为期三十七天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课程培训在沈阳音乐学院和延安大学展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就鲁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理论研究进行学习交流,该项目培训师资力量雄厚,包括季惠斌、魏艳、计
期刊
2019年5月22日下午15时,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由北京当代乐团举行了《紫薇》专场音乐会,这也是2019北京现代音乐节系列音乐会中的一场中国室内乐作品专场音乐会。  北京当代乐团成立于2018年秋天,是中国首支职业现代室内乐团,其宗旨是在广阔的国际艺术视野下,聚焦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现代室内乐经典作品,大力推动中国室内乐音乐的创作、演奏与传播,立志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新风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期刊
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是音乐美学领域的经典命题,在音乐表现情感的语境下,其形式、途径、内容、精神内涵等,均是这一命题中的重要课题。在探讨音乐——尤其是纯器乐作品的情感表现时,音色能够直观、突出地表现音乐作品中所具有的风格和所隐含的情绪,其中,打击乐的音色又是所有乐器种类中最特别的。以西洋打击乐为例,它区别于键盘乐、弦乐及管乐等,本身并不表现旋律(可以有音高)及与旋律相关的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材料,而以
期刊
歌曲创作在中国自有其传统,但多是以单线条的独唱或齐唱歌曲为主,樊祖荫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发现有少量的多声民歌。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逐渐引入了西方的合唱艺术,这一诞生在教堂之中并支撑西方音乐发展的音乐体裁,一直以来都是创作者眷顾的对象。自学堂乐歌引入合唱形式以来,它在中国的各个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黄河大合唱》《幸福河大合唱》《祖国颂》等。而它在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或与“彩虹”、“八秒”等新型合唱团
期刊
201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诞辰70周年,在这个属于全中国人民为之庆祝的时日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率先以14首声乐原创新作品向祖国母亲致敬!该场音乐会亦是上海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年底,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周湘林教授向全系教师进行创作动员,动员会得到了全系教师的积极响应,从教授到讲师,从中年到青年,甚至连并非从事创作方向而属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的教授也参
期刊
姜克美是胡琴演奏家,她以统驭胡琴类乐器的卓越才能为民族乐坛带来一片好音。  姜克美演奏的胡琴类乐器中,板胡,是她事业的起点,是她做为当代杰出演奏家的本色。  1978年至1988年,姜克美先后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板胡专业,毕业考入著名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成为一名板胡独奏演员。长松之下当有清风,姜克美: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历三十余年的舞台涵养,卓然独立而成大家。  一  姜克美
期刊
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在向世界全方位展示浙江的同时也把浙江带到了国际化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中为加快推进浙江文化强省建设,一再明确的强调指出:浙江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有利战略契机,推动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的浙江故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浙江省政府把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实际行动切实饯行“一带一路”的倡议,多方借力,将文化“走出去”,做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理
期刊
已经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影响最为深远而广泛的民间故事之一,不仅是口头传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被各种艺术形式反复演绎的经典篇章。六十年前,何占豪、陈钢在上海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如今已传遍五湖四海;三十多年以来,辽宁芭蕾舞团也正是以几个版本的《梁祝》延伸着芭蕾舞民族化的进程。在戏曲舞台上,《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无数剧种竞相吟咏的千古绝唱,1953年袁雪芬与范瑞娟
期刊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和人民音乐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于2019年5月19日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拉开了帷幕。期间,笔者有选择地聆听了2019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三场音乐会——5月19日晚的“《芳华》——2019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5月21日晚的“《幻境乐舞》——2019北京现代音乐节交响音乐会”和5月25日晚的“《一江春水》——2019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