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类拓展型课程是指从教育目标出发,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形结合;有效教学;《怎样乘最大》
一、 学习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59页第3题与教材第65页第7题
二、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尝试,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力,明白周长相同时,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2. 通过猜测、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两个数和相同时,积不同的数学学习过程。知道当两个数的和相同时,差越接小,乘积越大,
3. 滲透数形结合和极限数学思考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当两个数的和相同时,差越小积越大的规律。
难点:利用以上结论,解释周长一定,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四、 学导过程
活动一:问题引入、做好铺垫
1.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给出一组数,让选择一个积最大的,你会选择哪一个?
A. 30×30= 31×29= 32×28= 33×27=
生1:30×30的积最大。
生2:31×29积最大,看积的个位数就行了,一九得九,所以最大。
2. 计算验证
师:同学们的感觉真不错,我再给你一组数,哪个积最大,你又会选择哪一个?
B. 50×50= 51×49= 52×48= 53×49=
学生计算这4个算式,并写好答案。
【设计意图】 学生已有计算的基础,则通过设问引入,既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能力,为新知的学习提供素材,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合作学习、探究发现
1. 小组学习
师:其实,这两组算式里藏着一个秘密,咱们小组合作:
a. 独立思考,对比每组算式的答案,你的发现了什么?
b. 小组交流,谈一谈你的发现。
c. 准备汇报
学生开始独立学习,根据每组数答案的大小,思考发现。
进行合作学习,集大家之想法。
2. 反馈汇报
师:谁来当小老师,谈一谈你的发现。
生1:一个因数大1,因数少1,两个数因数的和相同。
生2:积一个个变小。
生3:两个因数相差慢慢变大。
师:它们的和相同,相差越小,积越大,相差越大,积就越小。这里的2组数都有相同规律,让你想到了什么?
3. 猜想验证
师:好,每组数中两个因数的和要相同,比积大小。
A. 举例验证
师小结:真了不起,这几个例子都能验证我们的猜想:两个因数的和相同,两个因数越接近,积越大,比如两个因数相同时,积最大!
B. 渗透极限思想
师:两个因数越接近积越大,也就是时候两个因数相差越大,积越小,什么时候相差最大?
【设计意图】
1. 通过尝试、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关键的学习活动——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让学生在获得数学事实的同时,也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活动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找到书本第65页第7题。先思考准备怎么研究,再开始研究。
生1:试一试,取一个数当周长,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最大。
生2:好像可以利用刚才的结论。
生3:周长一样,两个数相同,积最大,那么长和宽相同时,面积最大。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了。
【设计意图】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孩子明白周长相同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除了可以画图验证,更可以用所学的结论来解决,长和宽的和相同时,想要面积最大,则长和宽最接近,也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五、 教学反思
数学类拓展型课程是指从教育目标出发,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本着“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书本课后的2道例题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
(一) 串联已有经验,结合关键活动,助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学生从两组数积大小比较,你一言我一语,将规律一一呈现,然后产生猜想,是不是两个因数和相同时,两个因数越接近积越大呢,面临这样的问题,“倒逼”学生去尝试验证,“倒逼”学生去开展“关键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举例、去计算、去比较,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老师没有给出统一答案,而是适时请出了同伴,相互比较,相互验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二) 串联内在联系,结合精巧练习,助推归纳能力
领悟了教材的编写体系,较好的诠释了教材的意图。对课后的两道练习题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节数学思维拓展课,从发现规律,到不用计算,通过数字的排列使积变得最大;再到周长相同时,研究什么时候面积最大,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任周清,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市实验小学。
关键词:数形结合;有效教学;《怎样乘最大》
一、 学习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59页第3题与教材第65页第7题
二、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尝试,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力,明白周长相同时,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2. 通过猜测、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两个数和相同时,积不同的数学学习过程。知道当两个数的和相同时,差越接小,乘积越大,
3. 滲透数形结合和极限数学思考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当两个数的和相同时,差越小积越大的规律。
难点:利用以上结论,解释周长一定,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四、 学导过程
活动一:问题引入、做好铺垫
1.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给出一组数,让选择一个积最大的,你会选择哪一个?
A. 30×30= 31×29= 32×28= 33×27=
生1:30×30的积最大。
生2:31×29积最大,看积的个位数就行了,一九得九,所以最大。
2. 计算验证
师:同学们的感觉真不错,我再给你一组数,哪个积最大,你又会选择哪一个?
B. 50×50= 51×49= 52×48= 53×49=
学生计算这4个算式,并写好答案。
【设计意图】 学生已有计算的基础,则通过设问引入,既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能力,为新知的学习提供素材,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合作学习、探究发现
1. 小组学习
师:其实,这两组算式里藏着一个秘密,咱们小组合作:
a. 独立思考,对比每组算式的答案,你的发现了什么?
b. 小组交流,谈一谈你的发现。
c. 准备汇报
学生开始独立学习,根据每组数答案的大小,思考发现。
进行合作学习,集大家之想法。
2. 反馈汇报
师:谁来当小老师,谈一谈你的发现。
生1:一个因数大1,因数少1,两个数因数的和相同。
生2:积一个个变小。
生3:两个因数相差慢慢变大。
师:它们的和相同,相差越小,积越大,相差越大,积就越小。这里的2组数都有相同规律,让你想到了什么?
3. 猜想验证
师:好,每组数中两个因数的和要相同,比积大小。
A. 举例验证
师小结:真了不起,这几个例子都能验证我们的猜想:两个因数的和相同,两个因数越接近,积越大,比如两个因数相同时,积最大!
B. 渗透极限思想
师:两个因数越接近积越大,也就是时候两个因数相差越大,积越小,什么时候相差最大?
【设计意图】
1. 通过尝试、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关键的学习活动——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让学生在获得数学事实的同时,也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活动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找到书本第65页第7题。先思考准备怎么研究,再开始研究。
生1:试一试,取一个数当周长,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最大。
生2:好像可以利用刚才的结论。
生3:周长一样,两个数相同,积最大,那么长和宽相同时,面积最大。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了。
【设计意图】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孩子明白周长相同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除了可以画图验证,更可以用所学的结论来解决,长和宽的和相同时,想要面积最大,则长和宽最接近,也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五、 教学反思
数学类拓展型课程是指从教育目标出发,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本着“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书本课后的2道例题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
(一) 串联已有经验,结合关键活动,助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学生从两组数积大小比较,你一言我一语,将规律一一呈现,然后产生猜想,是不是两个因数和相同时,两个因数越接近积越大呢,面临这样的问题,“倒逼”学生去尝试验证,“倒逼”学生去开展“关键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举例、去计算、去比较,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老师没有给出统一答案,而是适时请出了同伴,相互比较,相互验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二) 串联内在联系,结合精巧练习,助推归纳能力
领悟了教材的编写体系,较好的诠释了教材的意图。对课后的两道练习题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节数学思维拓展课,从发现规律,到不用计算,通过数字的排列使积变得最大;再到周长相同时,研究什么时候面积最大,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任周清,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