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学习南洋理工学院“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双师型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教学工厂、“无界化”及“经验积累与分享”等理念,充分理解南洋理工学院办学内涵,对比研究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工厂;无界化;校企合作
引言
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办学经验都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及参考,尤其是双轨制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工厂”理念、项目教学、无界化的项目开发管理理念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推进我院内涵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
1.南洋理工学院办学内涵
1.1“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从学校的建筑、学校的设施、学校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的态度等等方面,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校园所有的建筑被有盖走廊连成一体,无论你身在教学区的任何地方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不用受日晒雨淋之苦。在教室外面安装着笔记本电脑台,有电源插座和网线接口;学校内的各种标识清晰明了;学校任何一个卫生间都安装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卫生用器等等,无不体现学院处处以人为本的理念。
1.2双师型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
教师的人格素质与企业经验是南洋理工学院特别注重的,引进的教师都具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不仅掌握企业领先的技术,也带来了工作经验、企业人脉和企业合作项目。教师除了承担课程教学外,还要指导学生实习、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等,通过主持或参与项目开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研发能力,扩充教学载体资源,保持与企业界的无缝对接。即实现了“产学研”,又达到了教师技能“与时俱进”的目的。
1.3先进的办学理念
(1)教学工厂理念。依据企业运营的环境来创建学校的教学环境,并将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两者紧密融合;学生在教学工厂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外,企业的各种研发项目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工厂模式下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实现了“模拟—模仿—融合”的学习过程【1】。教学工厂是以学校的教学为本位,而不是企业的生产和研发。
(2)“无界化”理念。第一,组织无界化。根据项目开发的需要,任何教师都可能被调派到相应项目组,临时组成团队去完成项目。打破系、中心等组织形式的约束,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为项目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第二,项目无界化。由于研发项目经常是机械、电子、信息交织在一起,来自不同部门的教职员围绕企业项目进行交流,促进学院教职员的团队精神和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开发【2】。
(3)“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AES数据库):它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师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工程项目,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建立知识库,再与后续师生进行项目分享。这样可以确保学院的培训系统能有效利用全院历年来积累的宝贵项目开发经验,并使师生受益。
2.我院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寻求深度校企合作
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只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却不予关注。企业不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主要原因: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
这就需要创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使校企合作变成来自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一种内在动力需要。政府要在政策上创新,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另外,学院要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目前我院引入的“校中厂”不同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校中厂是以生产为目的而不是以教学为目的打造的,只能进行简单的实训操作,无法开展实质性的教学。其次,建立“产学研用一体模式”,利用有条件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研究开发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与企业共同创立集科研、生产、应用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利用经济杠杆把双方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
2.2创新教学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采用双轨制课程安排模式,其优势在于:①充分利用了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②保证全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班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确保了企业的实习岗位的连续性。③保证了企业项目在一年时间内不间断地进行,确保项目及时完成。④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一体化、校企合作、团队无界化和项目引领等教学目的【3】。
目前我院采取的是“2+1”工学交替模式,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实习到毕业。这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优点是实习和就业对接,形式是实习,实质是为就业做准备,实习期满如果双方满意,就可以正式入职,节省了学生的工作实习期。最大缺点是培养人才效果不理想。该种模式下的实习虽然充实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不再返校学习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一些知识缺陷和对知识学习产生的欲望,不能回校提升,只有通过在以后工作中自主学习来提升,缺少了“回炉”期。真正工学交替的核心是“学习—实习—学习—实习”循环进行,但鉴于实训条件及师资、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未能真正开展工学交替。
2.3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超前性和技能性
南洋理工学院开设的课程遵循人才市场的需求规律,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坚持实践取向和能力本位。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确定上,他们聘请企业界人士做出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然后根据意见再做出确定和调整,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能更贴近市场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先进,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我们应该加强企业及市场调研,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技现状和新兴产业的情况,掌握前沿理论和信息,把始终保持与企业发展同步甚至超前于企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准则,保证教学内容走在生产实际的前面。
3 结论
创新理念是学院办学的精髓,能力开发是学院办学突破口,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学院办学的生命。面对学院质量提升行动的突破阶段,我们要有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大幅度地实施教学创新,使学校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吉曙.浅析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增强危机意识[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1):46-48;
[2]吴汉德.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0):15-19;
[3]聂惠俊.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交流.2013,11:76-77;
[4]马宏.借鉴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65-169.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工厂;无界化;校企合作
引言
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办学经验都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及参考,尤其是双轨制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工厂”理念、项目教学、无界化的项目开发管理理念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推进我院内涵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
1.南洋理工学院办学内涵
1.1“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从学校的建筑、学校的设施、学校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的态度等等方面,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校园所有的建筑被有盖走廊连成一体,无论你身在教学区的任何地方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不用受日晒雨淋之苦。在教室外面安装着笔记本电脑台,有电源插座和网线接口;学校内的各种标识清晰明了;学校任何一个卫生间都安装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卫生用器等等,无不体现学院处处以人为本的理念。
1.2双师型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
教师的人格素质与企业经验是南洋理工学院特别注重的,引进的教师都具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不仅掌握企业领先的技术,也带来了工作经验、企业人脉和企业合作项目。教师除了承担课程教学外,还要指导学生实习、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等,通过主持或参与项目开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研发能力,扩充教学载体资源,保持与企业界的无缝对接。即实现了“产学研”,又达到了教师技能“与时俱进”的目的。
1.3先进的办学理念
(1)教学工厂理念。依据企业运营的环境来创建学校的教学环境,并将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两者紧密融合;学生在教学工厂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外,企业的各种研发项目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工厂模式下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实现了“模拟—模仿—融合”的学习过程【1】。教学工厂是以学校的教学为本位,而不是企业的生产和研发。
(2)“无界化”理念。第一,组织无界化。根据项目开发的需要,任何教师都可能被调派到相应项目组,临时组成团队去完成项目。打破系、中心等组织形式的约束,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为项目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第二,项目无界化。由于研发项目经常是机械、电子、信息交织在一起,来自不同部门的教职员围绕企业项目进行交流,促进学院教职员的团队精神和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开发【2】。
(3)“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AES数据库):它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师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工程项目,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建立知识库,再与后续师生进行项目分享。这样可以确保学院的培训系统能有效利用全院历年来积累的宝贵项目开发经验,并使师生受益。
2.我院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寻求深度校企合作
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只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却不予关注。企业不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主要原因: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
这就需要创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使校企合作变成来自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一种内在动力需要。政府要在政策上创新,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另外,学院要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目前我院引入的“校中厂”不同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校中厂是以生产为目的而不是以教学为目的打造的,只能进行简单的实训操作,无法开展实质性的教学。其次,建立“产学研用一体模式”,利用有条件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研究开发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与企业共同创立集科研、生产、应用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利用经济杠杆把双方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
2.2创新教学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采用双轨制课程安排模式,其优势在于:①充分利用了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②保证全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班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确保了企业的实习岗位的连续性。③保证了企业项目在一年时间内不间断地进行,确保项目及时完成。④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一体化、校企合作、团队无界化和项目引领等教学目的【3】。
目前我院采取的是“2+1”工学交替模式,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实习到毕业。这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优点是实习和就业对接,形式是实习,实质是为就业做准备,实习期满如果双方满意,就可以正式入职,节省了学生的工作实习期。最大缺点是培养人才效果不理想。该种模式下的实习虽然充实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不再返校学习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一些知识缺陷和对知识学习产生的欲望,不能回校提升,只有通过在以后工作中自主学习来提升,缺少了“回炉”期。真正工学交替的核心是“学习—实习—学习—实习”循环进行,但鉴于实训条件及师资、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未能真正开展工学交替。
2.3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超前性和技能性
南洋理工学院开设的课程遵循人才市场的需求规律,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坚持实践取向和能力本位。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确定上,他们聘请企业界人士做出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然后根据意见再做出确定和调整,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能更贴近市场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先进,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我们应该加强企业及市场调研,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技现状和新兴产业的情况,掌握前沿理论和信息,把始终保持与企业发展同步甚至超前于企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准则,保证教学内容走在生产实际的前面。
3 结论
创新理念是学院办学的精髓,能力开发是学院办学突破口,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学院办学的生命。面对学院质量提升行动的突破阶段,我们要有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大幅度地实施教学创新,使学校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吉曙.浅析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增强危机意识[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1):46-48;
[2]吴汉德.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0):15-19;
[3]聂惠俊.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交流.2013,11:76-77;
[4]马宏.借鉴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