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何家英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来源 :美术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家英在当代中国画坛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人物画令人耳目一新.与传统工笔人物画相比,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简单,技法单纯,并吸收了西方的人物造型特点,形成了一种新的工笔人物画风.何家英表现的女性形象居多,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中国画的继承,又有对古代技艺的超越,还带有时代的先进性和明显的个人特点.他笔下的每一位人物都形象生动,令人仿佛身临其境,画中人物的所思所感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
进入新时代,大众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西方的造型理念逐渐渗透到写意画中.本文意在深入探讨我国传统写意画的特征,充分理解其内在精神,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写意画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和传播.
本文首先列举建康地区(今江苏南京)现已发掘的南朝墓画像砖图像,然后通过对南朝政治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这些画像砖中未出现同时期北朝孝子题材图像的原因.
赵孟身为宋代宗室后人,于元世祖统治后期官居高位.由于元朝文化的波诡云谲,他逐渐认识到“复古道”以振士气的重要性.复古、“以书入画”是赵孟的主要艺术思想,他对“古意”的追寻影响了宋朝书画发展的方向,对元朝后期书画的发展乃至当代对传统书画的认知具有重大意义.
象法天地的思想观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古代诸多造物思想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古代设计造物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引入象法天地的观点,探讨象法天地思想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脉络,然后分别从法天地之数、法天地之形、法天地之色彩、法天地之意蕴四个方面分析象法天地这一造物思想.
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要想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就应当遵从石涛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观念.中国画要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发展,不能完全按照古人的方法一味地搬抄重复,没有创新.时代变迁,当代工笔花鸟画在创作构思、题材运用、构图形式、精神表达、色彩与光感的处理上都有很大变化.当代画家更加重视对画面形式感的处理,以此丰富画面,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在色彩与光感的处理上,当代工笔花鸟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韵味、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潮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出现的新形式进行分
艺术始终处在不断发展中,不会囿于某一种风格.19世纪,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多个流派的涌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促进了社会发展,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画家、文学家等.本文以画家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为切入点,探索他们的成长经历、艺术风格等相关内容,解读素描和色彩这两个热点问题,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两个对立画派,以期深刻认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史.
两宋时期是花鸟画发展的极盛时期,在此之前,花鸟画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宋代的历史背景以及政治支持使花鸟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花鸟画风格又被称为“院体花鸟画”.黄筌与徐熙为院体花鸟的集大成者,也是院体花鸟的代表人物.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及理论阐释法分析黄筌与徐熙对宋代花鸟画发展的影响.
明代汉藏艺术交流十分频繁,内容异彩纷呈,形式多样,主要以“贡物”和“回赐”的形式进行.艺术交流是明代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明代汉藏美术的丰硕成果,对推动藏族地区民族认同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英国艺术家格雷厄姆·萨瑟兰是20世纪伟大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奇特的形式和色彩,极富想象力与神秘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几乎见不到有关萨瑟兰的介绍和研究.本文初步介绍萨瑟兰的生平和艺术创作,考察他在风景、肖像和宗教领域的艺术创作,同时对他的一些重要作品作简要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契丹民族在北方草原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辽帝国,辽国吸纳、借鉴中原文化,将其渗透入政治、经济与文化各个领域,形成了特有的器物装饰纹饰.此后,由于政权更迭,契丹族在西域建立了西辽国.西辽国统治者崇尚中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辽国的政治、经济、民风、民俗,为中原文化在中国西部地区落地生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西方纹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充分记录了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经济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