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沙颍河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b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见,周口沙颍河上一条货船也没有。
  周口又叫周家口,是一处明清时期沙颍河上的古渡口。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六年(1408年),明成祖纳户部郁信奏言,开辟淮、颍、沙三河的漕运,周家口便成了漕运的要道。到了明万历年间,这里的航运又有所发展,埠口码头逐渐增多,商贾云集,桅墙林立,周口已成为淮河流域物资集散中心之一。当时的翰林学士熊廷弼曾对周口题诗:“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明成化年间,贾鲁河通周口,三川交汇之后,周家口水运交通东连江淮,西通襄宛,舟楫直达朱仙镇,商品经济迅猛发展,货船往来与日俱增。三川上下,码头、埠口星罗棋布,商船云集,日夜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桅墙林立,往返穿梭。
  这些都只能从史料上看到的繁华场景,早已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如今,橫亘在我眼前的只是一条沉睡的沙颍河,已没有了以前的生命力,正值是枯水期,河床袒露着,只有一条小船在河的中央随着风儿在摇摆着,天空中到处是白花花的柳絮,有的使人睁不开眼。我曾私底下与当地的一位也不算小的官员聊起过,就是在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或者观光,都只是听到一些过去了的那些繁华和辉煌的历史,却很少能听到怎么从那些曾经辉煌的历史中渐渐地走向衰退和没落。综观中国的历史,尤其在这中原大地的周口这个地方,每到一处,似乎随便你从哪一块土地向下开挖下去,就能出土文物。
  我们一行还在当地的随行人员的介绍下,看到了曾经辉煌的周家口明清时期码头的遗址,那一排排木桩,那一块块条石铺设而就的船坞码头和那一级一级拾级而上的台阶,好像在向我们叙述着它曾经过的繁华。
  由于朝代的不断更替和历年的战争,至清末民初,平汉、津浦、陇海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航运事业已大不如前,则开始渐渐地衰落,但在周家口的夏季,民船的总数还在200至500只之间。据载:“1916年7月中旬,实地调查了在此地停泊的民船数有170余只,从事货物运输的大型民船桅杆林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货运物资交流模式的变化,陆上运输地位的上升,内河航运日趋下滑,但截至1955年,周口仍有货船500余只,货运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现任政府,重振沙颍河的航运事业已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筑码头和疏通河道。有的地段已建起了清水平台,清晨起来就可看到附近的居民在这里强身健体,有的还在人流稀少的地段对着沙颍河在吊嗓子,那高亢激越的河南梆子,有趣的是沙颍河这边的人叫了河对岸那边的人马上应和着,我原以为他们是认识的,实则他们是互不相识的,这是这边唱来那边吼,配合得非常默契,那歌声随着那缓缓流淌的沙颍河水渐渐地飘向远方。这时也正好有一群白鹭从这里经过,驻足在沙颍河不远处的浅滩上觅食。那船闸工程巍峨挺拔,高耸入云,建筑工人们正在对尾后工作进行清理。曾有一首小诗来赞美周口大闸的:“周口大闸砥中流,镇住蛟龙掌上游。沙颍河水安全泄,倾盆大雨不低頭。岁岁洪汛安然渡,凯歌声中数春秋。闸前蓄水百业兴,防汛抗旱显神通。”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一条全新的满载的机动货船顺沙颍河入淮河,穿过洪泽湖后,沿着京杭大运河直达杭州。到那时,沙颍河再也不会沉睡,而是热闹非凡,船只来往穿梭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老家的那幢老房子木结构,共七间,两层楼,黛瓦板墙,坐东朝西。屋前有两条石砌的台阶、四个垃圾塘、一个小道坦、一道很长的围墙(挡土墙)、一个小门楼、一棵槐树、一棵桑树。房子里住着四户人家22人,四个锅灶都砌在一楼,没有烟囱,一开始烧饭烧菜就浓烟滚滚,整幢房子都被浓烟笼罩着。从一楼到二楼有三条木楼梯,走上楼梯,走进二楼,在二楼来回走动,地板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二楼中间三间,有一条走廊,站在走廊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小说,作者是美国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德。这本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的,讲述了美国女孩劳拉一家在美国西部草原拓荒的故事。这本小说以活泼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和曲折的情节,描述了美国西部拓荒者家庭的生活。青少年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学到很多的生活本领,了解自然界的知识,懂得生活的艰辛与快乐。而父母们读了会知道应该如何培养和教育他们的孩子,使其成为健康向上、勤奮好学
农历四月初八是家乡过庙会的日子,在外工作的、旅居的、做生意的,都在前一两天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赶回老家。这是故乡的神灵,大家都捧着,敬着,把庙会看作一个盛大的节日。届时归来,既要祈求神灵赐福亲人,也要借机与故乡亲朋好友相聚交流。四月初六,我也回到故乡。晚上已经睡了,突然接到在北京经商的朋友贺江河的电话,说他们村苗永须也从延安赶回来了,现在正在一起喝酒,问我要不要上来听听苗永须的酒曲。  苗永须是重耳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四(4)班 朱嫣羽  她是班上有名的“女汉子”,是家长眼中嘴巴抹了蜜的好孩子,是女生们心中“疯子”般的女孩,她是男生们的“好哥们”。想知道她是谁吗?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们吧,她是我的朋友—媱媱。  她大名马婧媱,与我同龄,平常大大咧咧的,但心思细腻。我把她的个性总结为“两巧一疯狂”。如此典型的特点,容我给朋友们细细说来!  一巧是“嘴巧”。  媱媱属于那种夸死人不偿命的
第一章  老鸦沟不过是一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小村的人口总共只有一百多人。村子不大,四面环山,二十几户人家卧在其中,饮风尝露。房屋很少有楼房建筑,青砖瓦屋前后院,青苔石块的篱笆,用麦草抑或是谷草盖顶的爬满藤蔓的猪圈,老式的蹲坑茅房,竹子编的鸡舍栏。  村庄被一条羊肠子样的土路劈成两半,从这条土路上又旁生出许多小径来。每一条路都伸向远方,都有一个明确的去处。  这些连接村庄的羊肠小路大都是村里
模特儿雯雯回来了   在刘菲世界里消失了的模特儿雯雯,突然又在刘菲的微信里冒出来了,希望加她成好友。雯雯告诉刘菲,她认识烟丽,在烟丽那里要了刘菲的微信号。刘菲说:“我们认识的那些年,微信还不流行,这一晃又是好些年过去了。”雯雯说:“是啊,时间过得好快,还记得那年夏天,我们在一起排练过吸血鬼的舞剧。”刘菲说:“你现在是名模了,不用演吸血鬼,我时不时还要装吸血鬼吓人。”   雯雯说:“好想回到那段
2009年10月,我的散文《原谅父亲》荣获“2009年中国百篇散文奖”。颁奖笔会在北京召开,因此,我才有机会去探寻这座古老的城市。   我是第一次来北京。从我们小县城风尘仆仆地赶了几天几夜的车,一大清早,我终于到了北京西站。刚一走出火车,嚯,北京西站可谓是人山人海。有在叫卖火车票的黄牛;有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的;有饥饿不堪正在大口补给着食物的;有大秀恩爱的情侣在那里缠绵的;也有像我一样到处向别人询
朋友小霞对我說起这样一件事:   她的邻居小胡的老公与小霞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很多次,小胡向小霞打听单位的福利怎么样?小霞就回答她:“这你可以去问自己的老公啊,为什么要问我?”小胡说:“他除了交给我工资卡外,就再也没有交给我其他钱,一直说单位没什么福利的。我就不信,现在哪个单位会只有清水工资呢?有些单位其他福利比工资还多呢!”   小霞就问我:“你说该不该告诉她实情?都问好几次了,我都抵挡不住了
妈妈问:“你要不要吃一块曲奇饼啊?”  豆豆没有理睬。  妈妈再问:“豆豆,你要吃一塊曲奇饼吗?”  豆豆高兴地说:“好呀!”  妈妈问:“为什么我问了你两次才回答我呢?”  豆豆说:“因为我想吃两块啊。”
詩人名字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