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手苗永须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345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四月初八是家乡过庙会的日子,在外工作的、旅居的、做生意的,都在前一两天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赶回老家。这是故乡的神灵,大家都捧着,敬着,把庙会看作一个盛大的节日。届时归来,既要祈求神灵赐福亲人,也要借机与故乡亲朋好友相聚交流。四月初六,我也回到故乡。晚上已经睡了,突然接到在北京经商的朋友贺江河的电话,说他们村苗永须也从延安赶回来了,现在正在一起喝酒,问我要不要上来听听苗永须的酒曲。
  苗永须是重耳川有名的伞头,酒曲、船曲唱得也好,我是早闻其名,但是一直无缘相见。今天有这样的机缘,我当然不会放过。
  五公里的路程转眼就到。江河带我去了路边的一家农家餐馆,苗永须早已等在那里,握手寒暄之后,我总觉得这个人好生面熟,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重整杯盘,再开新酒,三巡过后,苗永须开唱,一曲《火烧赤壁》唱毕,已经令我耳目一新。无论是腔调,还是嗓音都是我闻所未闻。他的行腔有京剧小生的激扬,间或还夹杂些许花音高腔的阴柔婉转。作为一个民歌爱好者,我斟起一杯酒表达谢意,他接过酒微笑着说:“本来我平时是滴酒不沾,今儿你这杯酒我挣扎着也要喝了。算起来见罢你有五十年了,你没变,容貌上还和小时候一样,我一见就认出来了。”
  他认识我?
  望着他虽然青春不再,但依旧浓眉大眼的面容,望着他双手六个指头捏着酒杯,小指和无名指微微翘起的姿态,我眼前突然闪现出了小时候的一幕……
  我家与镇中学毗邻,站在我家窑背上,可以将中学一览无余。那时候中学还没修大门,老师、学生出入学校必须从我家门口经过。苗永须读初中是1961年至1964年,那时候我八九岁,上小学二三年级,正是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能够开始记事的阶段。因此,我记住了这个特立独行、性别让我有点困惑的同学。苗永须上初中时候十八九岁,中等身材,白皮净面,一身蓝色男式制服学生装,家做的黑条绒方口鞋,留的却是很标准的妹妹头,长发中分,刘海儿齐眉。这样的男装女发型在当时很少见,我确实迷茫过:这个同学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后来听一些同学叫他“假女子”,我才确切知道他是一名男生。但是他为什么要留这样的发型,在我心里始终是个谜。
  我说:“啊呀,是你啊,你那时候留的是女生的发型,对不对?”他略带羞涩地一笑,拍了我肩膀一下说:“死人吔,偏偏就你记性好!”一句话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试探着问:“肯定是从小家里贵器,才故意给你留成女娃头?”他说:“不是。是我自己留的,我十三岁开始闹秧歌,包头、骑竹马、坐水船,老是给我头上拢一块女人围的毛巾,既麻烦,又不好看,我一想,还不如干脆自己把头发留起来,再闹秧歌一梳妆起来就行了,省得麻烦。”
  噢,我恍然大悟。原来,他的长发是为艺术而留啊,生生地让我误会了近半个世纪。往事的回顾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敬酒序齿,他是1942年腊月生人,长我十一岁,自然是大哥了。交流中得知他自幼身体孱弱,十岁才上学,十九岁考入老君殿中学,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了会计,1965年秋报考了榆林农校,第二年因“文革”而停课,回到家乡,直到1968年复课后才又返校读书。农校毕业后社来社去,苗永须回乡当了一名民请教师,月工资只有十七元。那时候他已经娶妻生子,那点工资根本无法维持家庭生活,所以辞职,回家当了农民。也许正是由于他始终植根于农村,沉淀在底层,才会对故乡的民歌如此的一往情深。
  得知我也喜欢民歌,他说:“今晚上你想听什么我唱什么,保证叫你们听够。”于是,他一曲接一曲唱着,我边录音边喝酒,跌歇的时候我敬他一杯,他也略作谦让就喝了。那一晚连喝带唱,直到凌晨两点多。我们坐在温暖的火炕上,他还毫无睡意,他说他有许多师傅,重耳川老一茬的民歌手他几乎都拜访过。我说:“你应该把你会的这些歌都整理出来啊。”他说:“唉,再不能提说了,我整理了四大本子,平时出外,赶个事情,寻个门户我都在包包里装着,防止喝酒会歌的时候有个丢空闪暂,忘了词。结果不知道谁看上我这几个本子了,一摸搂搜,全给我拿跑了。急得我几天不吃不喝,到处打问,哪还能寻上?你要知道那是我几十年的积攒啊!”苗永须说:“有几个月我就和疯了一样,到处寻,到处问,心里恨死这个偷本子的人了,盘算叫我逮住了非日塌了他不可,这等于是要我命么。这几年慢慢想开了,估计那人也和我一样,把咱的民歌当命哩,就便宜了他吧。”
  我说:“丢了本子,逼得你用脑子记下这么多的歌词,也算是塞翁失马吧。”他说要是那些本子没丢,他会的民歌才多哩。江河说可惜了,要是有这些资料,整理成一本书那该多好!一听能够出书,苗永须一下来了精神,他说:“那我回延安以后就回忆整理一下。”江河说:“好!你整理出来就交给朱老师,让他把把关。”
  中秋节后我出差到延安,给永须打电话,他说歌词已经整理好,让儿子打印出来了。电话里约好晚上他带着歌词到我住的宾馆来。我把这消息告诉了榆林的张胜伟和艾艺,他们很高兴。胜伟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艾艺是职业画家,两人自从听了重耳川的民歌,着了魔一样,出来进去都哼哼呀呀地唱,几乎荒疏了写字作画的正業。现在听说晚上我要和苗永须一起喝酒,当下就开车出发了。五六百里路程,下午六点他们准时赶到宾馆。晚上喝酒,苗永须一开唱,胜伟就震惊了,他说看这气力,哪里像七十多岁的人嘛。艾艺更是一口一个“苗老”,端酒添菜,殷勤有加。他们本来计划连夜还要赶回榆林,不耽误明天上班。现在他们决定继续逗留延安,要把一些重要的歌曲悉数录制下来。
  苗永须的歌妖娆艳丽,委婉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可能与他年轻时喜欢包头唱旦的艺术历程有关。可惜我没见过他跑旱船、跳场子时的坤角装扮,我想,那一定会是个身段与音色俱佳、令无数女娃追捧的男旦吧。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因为一次培训的机缘,得以在太姥山玉湖宾馆小住数日。一个清寂的黄昏,散步到国兴寺遗址,发现它周边地基开挖了一些沟槽,寺僧说,这是在考古。  那屹立的七根硕大的石柱,以覆盘莲花础为基座,在余晖中静默着,像参禅的僧人。仰望石柱顶部显露的榫孔,犹如盲者塌陷的眼窝,没有光芒,却像是历史的黑洞,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殿堂废址前台两侧留下的古井,仍是满盈盈的清水,石砌的井台,有斑驳的青苔,这是时光的印痕。井底散落的
那时候,每逢正月十五,老家都盛行着点玉米面灯盏的风俗。   玉米面灯盏其实是一种手工制作的祭祀灯具。正月十四一大早,没孝在身的人们都开始忙着做灯盏,母亲半天工夫就能做好几竹箅子灯盏。虽说简单,但还得有些窍门,不然出锅后的灯盏会笑得开了“花”。为增加面的黏性以做出不易裂碎的灯盏,母亲是很有经验的。她心里估量着,抓了一两把白面撒在一大洋瓷盆子玉米面里,搅匀,再用适量开水把面烫成黏稠而又能定型的面团团
我曾体会过两个人挤在一张单人床上,和一个人在双人床上打滚的感觉,没有任何不同。缺乏的,床都会给你,比如柔软,比如温暖,比如梦想;多余的,床都会卸除,比如贪恋,比如慵懒,比如孤寂。  床用低下和卑賤承接人类的劳累与狂欢。若干年之后,床架子松了,发出“吱吱呀呀”的叫声,床最后在衰朽中删除它自己。  美术摄影:子非
儿时秋至,家乡最美便是荞麦花开。   荞麦花开时节,天已转凉。大多花木植物的花已凋谢、叶已枯黄,唯独荞麦花在盛开着。一般植物的茎和叶都是绿色的,花开得五彩缤纷,而荞麦除却绿叶外,茎秆是红艳艳的,花儿是白亮亮的,一坡挨着一坡,一片连着一片。风吹过去,白的花,绿的叶,红的茎,高低相间、纵横交错,俨然色泽惊艳、诗意盎然的丹青画卷。远远望去,是花海,更像雪海。   荞麦早已融入了商水乃至豫东人的日常生
匈牙利是我们东欧之行的最后一站。10月6日我们从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瓦乘坐旅游大巴历经2个多小时,到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在布达佩斯,乘船在多瑙河上环行,已经成了这个城市的保留节目。尤其是在夜里,乘坐民俗夜游船在多瑙河的波光里穿行,纵览这座千年古城,穿过河上灯火灿烂的不同风姿的大桥,听歌赏舞,是旅行中最美妙的时光。多瑙河流经10个欧洲国家,在布达佩斯这一段最为绚丽多彩。多瑙河由北向南穿越布达
那天吃过午饭,妻子将剩菜剩饭收拾打包,说是送给院子里的小狗吃。   我有点奇怪,哪里来的小狗?我怎么不知道?后来,经了解,得知确有一条狗,但至于这条狗从何而来,没有人知道,包括狗现在的主人。一条流浪狗找到了归属,多少也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妻子怕狗,这也不是一天的事。记得今年年初的一天晚上,她开车库门,外面小区的一条狗悄悄地跟着她进了车库,把她吓了一跳,差点为此与狗主人吵了起来。我们小区不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任教的作坊小学离二板桥近。童年的我走在晃动的木板铺成的桥面上,透过脚下宽窄不一的木板缝隙,我看到河中湍急的流水,头脑眩晕,唯恐掉进河里。所以,上班时,早饭我必然绕道二板桥去买。  二板桥那里是回民区,居住人口不多,小吃却很经典。飘着清香的粽子我爱吃,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被浸上淡淡的绿色,撒上糖粉,淋上玫瑰汁,香甜软糯。粽子里的大红枣肉厚味甜,从不用加工过的蜜枣。别家的粽子放白糖
月光下  我们在月光下恋爱  星星羞涩地闭上眼睛  月亮悄悄地撕了一片乌云  把白净的脸轻轻地遮上  世界仿佛被黑暗吞没  我的心也为之收缩  呵,世界失去这些陪衬  将会让人感到多么寂寞  我这样理解爱情  既然命运  将我俩绑到同一条船上  就让我们共同面对风浪  假如有一天  你遇到海上别的船只  可以带你去远航  我将高高兴兴地祝愿你  返回阔别已久的故乡  假如有一天  你对我说“我不再
老家的那幢老房子木结构,共七间,两层楼,黛瓦板墙,坐东朝西。屋前有两条石砌的台阶、四个垃圾塘、一个小道坦、一道很长的围墙(挡土墙)、一个小门楼、一棵槐树、一棵桑树。房子里住着四户人家22人,四个锅灶都砌在一楼,没有烟囱,一开始烧饭烧菜就浓烟滚滚,整幢房子都被浓烟笼罩着。从一楼到二楼有三条木楼梯,走上楼梯,走进二楼,在二楼来回走动,地板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二楼中间三间,有一条走廊,站在走廊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小说,作者是美国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德。这本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的,讲述了美国女孩劳拉一家在美国西部草原拓荒的故事。这本小说以活泼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和曲折的情节,描述了美国西部拓荒者家庭的生活。青少年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学到很多的生活本领,了解自然界的知识,懂得生活的艰辛与快乐。而父母们读了会知道应该如何培养和教育他们的孩子,使其成为健康向上、勤奮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