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根据2012年11月1日上午宾虹小学由吴佳燕老师执教的民间木雕这一课来进行评析,根据其教学过程,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理念,从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展开阐述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欣赏 体验 观看
公开课民间木雕在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开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本课当中,学生不仅可以调动其感官,对实物进行摸、闻、触的亲身体验,同时可以欣赏到特色的东阳木雕图案。此课隶属欣赏·评述课,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1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此文就对吴老师执教的东阳木雕课进行简要评析。
1 课堂教学设计紧凑、统一
教学导入采用走进东阳木雕的视频,主要浏览各式木雕和木雕的制作过程,教学结尾处采用东阳木雕精粹卢宅木雕的视频,详细阐述卢宅木雕的工艺、花样和价值,两视频前后呼应,并呈思维导向递进性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抓住木雕的三个特性——内容丰富、寓意美好、雕工精美,以此为构架进行分别拓展,条理清晰,引导学生轻松掌握木雕工艺的基本特征。并能尝试采用内容、涵义、制作工艺等多角度来欣赏和认识木雕作品。
2 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自始至终贯彻探究性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概念的讲授是通过课堂逐步生成的,例如木雕的三个特性是学生根据教师图片进行辨析、说出,由老师进一步引导归纳,师生合作共同提出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提出创新性概念,体现了注重创新精神的理念。
本课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愉悦性中发现并内化了知识。体现在采用PPT和视频播放的新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多样化的木雕形式、内容、用途,引领学生全面的认识木雕艺术,高清的图片和详尽又繁缛的木雕细节展示,学生们从中感到了木雕艺术的制作精细和价值高度。视频穿插了课堂前后,分别配有班得瑞的蓝色天际和古典音乐渔舟唱晚,恰到好处的激发兴趣和引发思考。二是对牛脚《王羲之品茶》的精美之处做小组讨论并发言,逐步深入发掘人物动态、神情以及衣纹等细节,唤起学生感觉、视觉和知觉经验。三是“人人都是鉴赏师”的小游戏放到课堂最后,每位学生通过主体性的体验和实物触摸相结合,更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民间木雕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本课只取东阳木雕一个点开展,利用了地方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并通过与木雕实物的真实接触和多层次的了解,逐步认识并表达出对木雕工艺鬼斧神工的感叹,初步意识到民间木雕的社会价值、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本课发掘了民俗文化中采用象征性手法、借助文字的谐音表达吉祥如意美好理想这个方面,让学生通过观看木雕图片归纳吉祥成语,使课堂中的人文性和视觉性凸显,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吉祥文化,体现了关注文化与生活的理念。
3 课堂关注“体验”,在学生体验中得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有“体验”的课堂才是“真”的课堂,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有了自己的主动发现,也就形成了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境才能逐步被发掘体会。本课没有大而空的讲述民间木雕的特点、用途、造型纹样等,而是创设了具体的文化情境,课堂开始通过视频带孩子们走进东阳的木雕市场,学生讨论归纳出木雕的三个用途后,教师采用PPT细节图片图片详细剖析木雕鱼和牛脚《王羲之品茶》,学生专注这两个作品进行发散思维,探究其内涵和规律,如学生体会揣摩原始人制作木雕鱼和王羲之品茶时的心境,甚至学习王羲之缕起胡须吸气鼓腮喝茶的动作,将旁观者的身份转为“在场”,让自己的心灵与民间木雕文化越走越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有实用和美观这两个基本属性,本课堂抓住东阳木雕传统建筑中的特色元素“牛脚”来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大图欣赏《王羲之品茶》的装饰图案,分析其人物的面部神态、衣着品味、身形姿态三方面,不仅让学生表面上学习到东阳木雕的雕工精美这一知识点,而且深深的感到东阳木雕作为文化遗产传承的价值性。
东阳木雕欣赏课作为美术课与其他课不同,更多的是欣赏其构成元素、整体美感。并不是学会如何去进行雕刻和制作。这节课通过成语与木雕元素对接表达了古代人在木雕上寄予的美好寓意,烘托出课堂的人文情怀。学生在充满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去理解美术,自然而然的产生独特的欣赏美的眼光和审美判断力。
【关键词】欣赏 体验 观看
公开课民间木雕在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开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本课当中,学生不仅可以调动其感官,对实物进行摸、闻、触的亲身体验,同时可以欣赏到特色的东阳木雕图案。此课隶属欣赏·评述课,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1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此文就对吴老师执教的东阳木雕课进行简要评析。
1 课堂教学设计紧凑、统一
教学导入采用走进东阳木雕的视频,主要浏览各式木雕和木雕的制作过程,教学结尾处采用东阳木雕精粹卢宅木雕的视频,详细阐述卢宅木雕的工艺、花样和价值,两视频前后呼应,并呈思维导向递进性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抓住木雕的三个特性——内容丰富、寓意美好、雕工精美,以此为构架进行分别拓展,条理清晰,引导学生轻松掌握木雕工艺的基本特征。并能尝试采用内容、涵义、制作工艺等多角度来欣赏和认识木雕作品。
2 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自始至终贯彻探究性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概念的讲授是通过课堂逐步生成的,例如木雕的三个特性是学生根据教师图片进行辨析、说出,由老师进一步引导归纳,师生合作共同提出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提出创新性概念,体现了注重创新精神的理念。
本课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愉悦性中发现并内化了知识。体现在采用PPT和视频播放的新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多样化的木雕形式、内容、用途,引领学生全面的认识木雕艺术,高清的图片和详尽又繁缛的木雕细节展示,学生们从中感到了木雕艺术的制作精细和价值高度。视频穿插了课堂前后,分别配有班得瑞的蓝色天际和古典音乐渔舟唱晚,恰到好处的激发兴趣和引发思考。二是对牛脚《王羲之品茶》的精美之处做小组讨论并发言,逐步深入发掘人物动态、神情以及衣纹等细节,唤起学生感觉、视觉和知觉经验。三是“人人都是鉴赏师”的小游戏放到课堂最后,每位学生通过主体性的体验和实物触摸相结合,更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民间木雕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本课只取东阳木雕一个点开展,利用了地方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并通过与木雕实物的真实接触和多层次的了解,逐步认识并表达出对木雕工艺鬼斧神工的感叹,初步意识到民间木雕的社会价值、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本课发掘了民俗文化中采用象征性手法、借助文字的谐音表达吉祥如意美好理想这个方面,让学生通过观看木雕图片归纳吉祥成语,使课堂中的人文性和视觉性凸显,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吉祥文化,体现了关注文化与生活的理念。
3 课堂关注“体验”,在学生体验中得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有“体验”的课堂才是“真”的课堂,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有了自己的主动发现,也就形成了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境才能逐步被发掘体会。本课没有大而空的讲述民间木雕的特点、用途、造型纹样等,而是创设了具体的文化情境,课堂开始通过视频带孩子们走进东阳的木雕市场,学生讨论归纳出木雕的三个用途后,教师采用PPT细节图片图片详细剖析木雕鱼和牛脚《王羲之品茶》,学生专注这两个作品进行发散思维,探究其内涵和规律,如学生体会揣摩原始人制作木雕鱼和王羲之品茶时的心境,甚至学习王羲之缕起胡须吸气鼓腮喝茶的动作,将旁观者的身份转为“在场”,让自己的心灵与民间木雕文化越走越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有实用和美观这两个基本属性,本课堂抓住东阳木雕传统建筑中的特色元素“牛脚”来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大图欣赏《王羲之品茶》的装饰图案,分析其人物的面部神态、衣着品味、身形姿态三方面,不仅让学生表面上学习到东阳木雕的雕工精美这一知识点,而且深深的感到东阳木雕作为文化遗产传承的价值性。
东阳木雕欣赏课作为美术课与其他课不同,更多的是欣赏其构成元素、整体美感。并不是学会如何去进行雕刻和制作。这节课通过成语与木雕元素对接表达了古代人在木雕上寄予的美好寓意,烘托出课堂的人文情怀。学生在充满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去理解美术,自然而然的产生独特的欣赏美的眼光和审美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