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与重塑:新时代高校教学秘书的转型发展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ju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教学秘书是维持高校教学运行秩序的重要环节,但教学秘书因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职业前景等原因,容易感到职业倦怠。教学秘书个人要学会自我调适,提高个人素质与业务能力,高校要从人员配备、制度支持和人文关怀等方面予以支持,缓解教学秘书的职业倦怠。同时,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背景下,探索智慧管理模式,构建智慧教学管理一体化平台,为提升教学秘书工作效率、缓解教学秘书工作压力和促进教学管理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教学秘书;职业倦怠;智慧管理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有效性研究”(ZGWYJYJJ10A077)
  [作者简介] 唐 魏(1992—),女,重庆人,硕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教学秘书,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英语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51.8
其他文献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舞蹈专业学院、高等师范专业不同.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当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征,确定培养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应当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尝试,针对当前我国整体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来进行课程教学创新.
以引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以高职教育资源资本化为主线,为解决目前职业院校办学面临的资金不足、债台高驻等问题寻找解决依据.社会资本参与下的高职教育资源资本化对激发我国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创新办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新时期下,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中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对此,中职院校可以将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文章首先分析两者融合的价值,然后指出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旨在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型职业人才.
[摘 要] “抽样调查”作为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是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发展必须思考的课题。一流的专业课程建设是一流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一流专业建设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目前广西科技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知识点为主线、地方行业案例为载体、培养能力为目标作为教育理念,积极思考和探索一流“抽样调查”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凝练课程学与产相融合的特
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都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但中职和高职的学生年纪尚轻,文化课程度不高,因此,基础教育科目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目前的中职和高职学校的语文课程的衔接中,却持续出现问题.其中系统性和连续性不足、相关性不好等问题则是当前中职和高职学校在语文课程的衔接过程中出现的最为普遍的问题.
工匠素养和职业素养存在必然联系,两者的核心内容在于敬业、热爱以及精益求精,因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素养也意味着培养其职业素养.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培养学生工匠情怀、工匠品质,在传递学生专业电子技术的同时,让学生具备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操,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已成为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 要] 作为来自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新一代学习者和未来建设者,民族预科生对中华文化坚定的认同感,今后必将对本地区本民族产生主导性、引领性、辐射性的影响,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培育与增进民族预科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认同,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提升汉语能力、文化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熏陶是培育民族预科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路径。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道德为中心,崇尚礼仪风俗.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茶文化课程,对于培养青少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茶文化课程的现状,探讨了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模式.
[摘 要] 借鉴美国多元智能量表,结合信息化教学和高职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设计了英语学习语境中的高职生多元智能测评表,旨在通过对比研究和分析高职生八个方面的智能现状,为混合教学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具备中等的语言、音乐,良好的逻辑数学、空间、身体动觉、自然观察等智能,优秀的人际和自我认知智能,其中男女生、体育生非体育生在语言智能方面的差异较大,在空间和自我认知智能方面的差异较小。研究
[摘 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工科”,行业的剧烈变革和技术进步促进了ICT人才从需求数量结构到能力结构的重大变化,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ICT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工科”背景下,以ICT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分析了ICT行业人才需求、新兴领域人才需求及“生态化”对ICT人才的新要求,通过与行业需求对比,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ICT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