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社会学何为?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注定是一项意义深远但又充满挑战的系统性工程.它既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的精心培育,又需要不同学科在理论上的持续浇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多维的理解,从人与民族社会性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诚然是社会共同体,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也必然以各族人民共同的社会生活为起点和依托.基于此种认识,民族社会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中大有可为.
其他文献
社交媒体使得数字环境下的创造性表达越来越具有表演的功能.相较于面对面的交流形式,民俗学者需要思考经由数字技术的导介而生产的数字民俗如何在表演理论的框架内准确阐释.本文通过对社交媒体上的交流事件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并揭示了数字场所、数字媒介的特征及其关联性,以及数字表演的多重面向,指出理论的解释需要充分考虑数字表演的独特性,而表演视角下的数字民俗研究应当关注的并不是事象本身,而是表演行为的数字化.
本文围绕有关中国化的命题,梳理了学术界的有关争论,用跨体系社会及其运动吸纳并尝试进一步发展"多元一体"概念,重新界定中国社会的"一"与"多".作者指出:作为一个跨体系社会,中国是一个将他者的痕迹内化为自身要素,同时又保持独特生机的生生不息的包容性、统合性的文明.但也因此,跨体系社会是与跨社会体系相互关联、相互界定的.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从早年的“一个词汇”发展到包含了当代个人、群体、学术、文化、现代化与全球化路径及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相处方式等不同层面的议题.结合费孝通有关不
梳理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视角下的社会心态研究,从学术谱系和理论渊源、概念结构、测量路径、生成机制、主要议题等方面归纳了现有社会心态研究的成果.已有研究的共识体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是重要的一环。通过调查研究,本文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边境安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保障;边境各族人民的中国认同、祖国情怀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然表达,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基础;自古以来边境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所在。
教学是教师的存在依据和价值确证,只要美好的教学生活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主导和核心,教师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这反过来推动着教师美好教学生活的创造.美好的教学生活不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妥善处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关系,促进各民族公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关切从“自在”向“自觉”转变、从感性向理性提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乡镇形式主义的产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现代化带来三大变化,即中心工作增多、组织科层化、治理法治化.在总体性体制下,县级组织出于自保的考虑,合谋下沉事务治理
启蒙运动之后,对人本身的强烈兴趣与科学方法的结合,使诸多社会科学把注意力基本上转向自然科学,从而促成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的崛起。实证主义强调意义世界的实证化、突出主体的化约性和人格的同质性。在对实证主义观点的回应中,人文主义强调人文科学必须转向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体验及生命历程,突出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研究取向的价值关联性,但人文主义在批评实证主义的缺陷的同时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马克斯·韦伯通过建立新的社会学解释策略试图调和世纪之交的方法论之争并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他找寻“中间道路”的方法论努力在其宏
从人类学对于物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人类学不同理论学派对于人(subject)与物(object)关系的认知/理解有差异.早期物作为人类社会的附属物/生产物,作为一种主体之外的客体存在,是一种分离的物;马林诺夫斯基时期的库拉圈研究,象征着财富、社会地位的贝壳在库拉圈中的流动构建出人的整体社会特征,此时的物即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认识论的人文转变,象征主义兴起,在借助物的符号意义来阐释人类深层结构的人类学研究时期,物"消失"在主体的意义构建之下;20世纪80年代之后,物的主体性凸显,传统的物进入现代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