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应用教学模式漫谈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院校是当前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摇篮,每年为我国生产、服务等行业的一线岗位输送大量人才。当前中等职业院校中很多专业的学习中都包括数学科目,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以此为基础。然而实际的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较大问题,这不仅对学生的数学成绩造成了不良影响,还阻碍了学生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中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有益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中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中职 数学 教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人才需求总量不断增加。中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然而近年来中职院校学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出现了很多学生就业后无法适应就业岗位的情况。而这与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不过关具有较大关系,作为多数中职专业学习中的主要理论课目,数学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理论掌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现状
  文化基础薄弱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重要特点,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同时很多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很难引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严重阻碍了中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中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1]。
  二、中职数学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大纲中写道“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任务是,保证学生对必要數学基本知识有效掌握的基础上,实现对必须技能和能力的掌握,保证终身发展、继续学习、掌握技能、专业知识等的实现。”对学生培养实事求是、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科学引导,实现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共同提升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2]。
  三、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应用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中等院校学生普遍对专业学习具有较高兴趣,这种情况下他们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充分的展现出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学生热爱学习专业课,特别是以实训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能课,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少学生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参与中等职业院校学习的本质目的是获得一份好工作,而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术等级证书需要通过良好的专业课成绩获取,而这也正是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原因。机电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课内容之一就是正弦型函数,关于相位、初相等问题在数学课程中阐述不多,但电流研究又以此为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电子专业环境之中创设正弦型函数的教学,师生共同对电流初相、电流最小值、电流最大值、电压、电动势进行探究,并据此进行图像绘制。这种在专业课环境下的数学知识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二)实现做学合一
  中职院校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实验操作,首先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和对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探索、试验问题和验证结论。具体操作中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数学实验的创设:首先,中职教师应以试验内容为依据,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数学环境的创设,在这个环境中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想法,对模拟环境中的数学条件进行改变。学生在对不同条件和对应结果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总结规律,进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其次,具体事务的操作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判断、观察、动脑、动手归纳出合理结论,进而获得对成功兴趣的深入体会,最终达到发挥自身潜能的目的。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试验情况,这个情景中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定理的实质,进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突破难点、启迪思维[3]。
  (三)在教学中融入生活
  数学中的问题来源于生活,其应用又服务于生活,对于人类知识文化和生产生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反映数学的发展、应用、历史、社会需求等是数学课教学中的重要要求,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在加工和调整教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生产实际、学生现实生活确定数学教学问题,通过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生活中的鲜活例子,基于教材新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与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从数学的发展历的角度利用数学经典故事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真实感受数学问题、数学应用的存在,进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四)强化师生间互动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要求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辨真去伪、积极思考、和谐共生的情境,通过模象、动作、符号、文字等载体,接受、转化、表达数学应用、规律、关系、概念的感受和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创设有意义的场景的前提下,对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进行培养,学生在欢快鼓舞情绪高涨时对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会更加深入透彻。根据创造心理学,发展创造思维需要辩论、争论、讨论活动的推动,传统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格局的变革也有赖于此。根据中职学生喜爱表现自己、喜爱群体活动、愿意与人交往的特点,应当通过有效组织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出思维碰撞与摩擦的环境,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4]。
  (五)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层说道“教学的过程就是连续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真正的问题需由教师构建的疑难情境中,学生进行自主的发现和明确的问题,进而围绕问题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进行解答的过程中,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更加深入、更好的问题进行发掘,进而让学生对易错处、关键处、疑惑处等进行必要而充分的思考。接下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在解答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5]。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数学课程在中等职业院校一些专业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中职院校应当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刚.互动式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4,(24):46-47.
  [2]吴德炳.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109-110.
其他文献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公民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理念,并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
【摘 要】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究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知识迁移  高中地理课是
为了拓宽海工硅酸盐水泥混合材的种类,降低海工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制造成本,对玄武岩的细度及掺量对海工硅酸盐水泥强度及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0—30%掺量
目的观察中药骨碎补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8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强骨组口服骨碎补制成的强骨胶囊,每天1粒/3次;酸钙组口服葡萄糖酸钙,每天3片
区域经济合作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有关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尽管当前东亚区域内部各种层次的合作机制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东亚经济体主体间的作为
7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表明:平均血压明显增高,昼夜节律波动幅度明显减弱,平均血压从夜间低峰~8Am有较大长幅,康复对策是重视前兆;用药时首先考虑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病都有
摘要:宝鸡是中国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北第四大城市,宝鸡古称陈仓、雍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孕育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人文底蕴。宝鸡地名的由来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柔和,是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符号,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命名的,本文拟就从宝鸡命名的深层原因探究宝鸡名称的文化意义与象征。  关键词:陈宝 神鸡 地域文化  宝鸡是中国中西部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模式在治疗骨关节疾患中的作用。方法:450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5例,均给予相应外科治疗,实验组配合自我护理模式,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用我
【摘 要】中学科学教学作为普及科学基础知识,激发中学生主动科学探究和培养他们科学精神和科学观念的课程,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开展科学教学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响应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此,在中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为其将来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
目的:探讨医师家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康复的影响。方法: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家访组和对照组各60例,出院后家访组患者接受为期1年的医师家访。用阳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