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5期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文化認知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策略研究
  文化认知源于对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感知、认识、知晓和理解,正确而全面的文化认知是民族团结的文化根基。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文化认知内容不全、认知路径狭窄等问题。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包含比较系统而全面的关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杰作的“三重认知”。因此,在实施面向中小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对中小学生实施正确的历史文化认知、地域文化认知和民族文化杰作认知教育,陶塑正确的历史文化观、空间文化观和民族文化观,在思想内容和内在情感等方面构筑民族团结的深厚文化根基。并且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虚拟空间“三大平台”建设,探索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路径,由此构建中小学生对中华各民族及其文化的整体认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核心意旨是让新一代中国文化传人切实乐教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杰作,形成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中华民族文化总体认知,消除中小学生心中的模糊认知和对其他民族的误解和边间,以实际行动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地践行“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相处之道,进而逐步实现从认知到认同、从体验到体认、从文化交融到心灵沟通的转化,臻至中国各民族之间文化共同、知心交心、心心相印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时代“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期,“精神扶贫”已成为左右精准扶贫战局的重大因素。开展地方优秀文化教育,突出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符合“五个认同”的教育要求,符合习近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向,符合“三全”教育的育人理念,有利于社会风气改善,有助于地区文化自信的树立。通过优秀文化校本化课程建设,建立优秀文化教学队伍和创新育人方法,不仅能提升地方教育教学水平,还能推进
期刊
摘 要:乡土素材是乡土文化的聚化物和承载者,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发展人和传承文化的社会活动,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融入乡土素材,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及“根”意识的培养。文章基于物体的文化实在性视角,以山东省H市农村地区为例,把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显现地方图景演变的乡土素材、艺术性乡土素材与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以期利用真实、自由、
期刊
摘 要: 阅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的高等教育著作,考察他创办和领导“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这一经典高等教育实践。研究发现,在弗莱克斯纳看来,“高等”与“专业”是大学存在的二重属性;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逻辑表现为“时尚”与“保守”的统一;学术自由的坚持与学术责任的担当是大学永恒的精神守望;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交融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哲学趋势。据此反思现实,弗莱克斯纳高等教育哲学对于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大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地位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应当具备“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标准。习总书记提出“四有”“四个引路人”与“四个相统一”的标准,是对教师的思想品格、知识能力,业务水平、学术素养的全面系统概括。其内在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内涵深刻,是新时代好教师的标准、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
期刊
摘 要: 学校作为一个规训的场所,规训策略的使用往往是通过其作用点的置换来完成,学校规训机制藉由“肉体”与“灵魂”交融的身体,教师权威与学校规范联动的“过失”学生,社会与市场共谋的学校制度,呈现出三位一体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三位一体;学校规训机制;运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6-0030-07  DOI:10.159
期刊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为了减少毕业生需求和用人需求不匹配导致的供求双方结构性错位,文章以南京财经大学经管类本科生为例,通过案例分析,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和用人单位的相互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毕业生与高校用人单位的相互满意度较高,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主要考虑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和晋升空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主要受到毕业生的责任意识、业务水平
期刊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大学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多维的、漫长的过程。从早期的教学型大学到后来的研究型大学,再到今天的创业型大学,变化的不只是大学的职能或功能而是范式,即大学的核心价值和行动准则。从历史上到现实中,无论教学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都蕴含有创新创业的因子,但受到时代精神和局限条件的约束,教学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重,研究型大学偏好基础研究,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被遮蔽或难以凸显。今天在
期刊
“修道之谓教”:《中庸》的生命实现路径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修道之谓教”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落腳点,回答了生命(性)如何实现的问题,具体路径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明”强调的是依靠生命内在力量去明晰事理、遵道而行、率性而为的内发型生命实现路径;“明诚”代表的是借助于生命外在力量来逐渐开启、激活个体内在潜质的外塑型生命实现路径
期刊
摘 要: 侗族歌曲(简称侗歌)包括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瑰宝。当今,侗歌和其他民族传统精典文化一样,在改革开放前的“文革”期间,侗歌作为“四旧”被禁唱禁传。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侗乡村寨成人大部分外出务工,无人唱侗歌、教侗歌、学侗歌,侗歌传承形势严峻。榕江从上世纪80年代起,瞄准了中小学生这个传承主体。在基层政府、文化教育部门、学校、家庭与社会合力,走出了一条中小学校
期刊
教育的根本问题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目的的确立对于引领学生发展、提振学校精神、凝聚各种教育力量、提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视野与格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无疑就是一个国家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教育的灵魂。我们今天需要切实把握时代精神,着力放宽眼界,以大视野、大气魄、大格局来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这是推进我国学校教育改革走向深化的极其关键的基础性的、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