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师范院校“生命教育”理论应用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y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教育”要我们用“心”体验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怀自己的生命,还要关怀他人的生命;不仅可以避免消极的面自我伤害;而且可以促进关于生命的积极思考。使受教育者懂得尊 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达成自我实现及关怀人类的目标。
  一、“生命教育”的源起
  “生命教育”是一个新的课程名称,源起欧洲。起初是从面对问题人群出发,转而从发展的角度思考关于生命的话题。目前,英国、美国、泰国等很多国家都有此方面的教育。台湾现代意义的生命教育早于内地,亦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自1997年起,民间机构连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生命教育,次年教育部门开始在中等学校逐步推动。2000年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颁布“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2004年颁布普通高中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程纲要,2006年列入高中选修课程。
  二、生命教育观念的演变
  生命教育的内容蕴含于各种教育内容之中,其部分是和现行的课程重迭的,也并非近期才有。教育方法则出现了由外至内向由内至外的转变。我们所经历的教育即通过教师传授,把关于生命的认识、价值传递给学生。通过学习、体验由教师的带领下得心灵变化,分析心灵体验提炼出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这一过程的改变,把生命教育的力量由轻触提升到撞击。
  三、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会有变化,无论好或坏、多或少,都是正常的。现代生命教育注重心理层面的自我肯定,强调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引发个体尊重生命,丰富生命内涵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有利于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
  (二)心灵大扫除:生命历程中的阴霾需要心灵的动力才能去除。生命教育引领我们感悟人生,获得健康向上的人生的态度。消灭或者抚平内心的压抑或心灵的创伤。
  (三)能量充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能力迎接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变化,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拥有可以应付人生中各种变化的生命态度:随时准备失败,但也随时迎接成功。提升自我认同感,肯定自己出众不同的表现。
  对于每一位体验者来说,新的生命教育就是一次心灵的能量充电。
  (四)巩固旧的经验、创造新的经验:通过课程中身历其境的感受与体会,汲取行为的动力。可以巩固生活中旧有的好经验,也可以创造问题解决的新经验。
  四、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要帮助每个人探究生命的本质,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最根本的地方得到动力,从内心产生信心和力量,提升生命质量。要教导学生建立对生命的正确态度,是爱的教育。可以在爱中成长、在爱认识生命、珍赏生命、丰盈生命。关注人生多元面向的平衡发展,亦是生命肯定教育,提升自我认同感。鼓励生命价值的体会与发扬。是以人为中心来探视大生命系统的教育。生命教育活动是从观察与分享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进而培养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包括了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宇宙之间如何互动的教育,教人学习以谦诚爱护的心与宇宙万物共存共荣,使人了解生命的意义,增进生活的智慧,展现生命意义和永恒价值。它具有五个取向:即生理取向、心理取向、生涯取向、社会取向和死亡取向的教育。
  五、师范院校生命教育的实施目标
  (一)注重内心体验
  生命教育课堂,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通过心理离乱与绘本故事、音乐、舞蹈、绘画等综合运用,把每个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入课堂。通过积极讨论、思考、体验等教育形式,把生命教育的理念内化到个体的思想观念中去。
  (二)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独特的。教育要重视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与社会发展历程。这些看似困难的问题,在生活素质教育的课堂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近的教学以及与其生命历程相近的价值观念。调动属于每个个体对于生命现象的思考与认识,促进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加强心灵关怀
  “生命教育”教育带领每个个体直面自己的心灵深处,那里有阳光也有阴霾。当某些心灵没有足够力量战胜阴霾时,教师的带领和关怀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会给予他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四)用生命感染生命
  生命教育要培养师范生课堂带领的技巧,为教师创造机会做学生。熟悉课程内容,体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灵改变。经历了这一体验后,使师范生在在课程带领中可以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则把这种生命体验的融入课堂,激活课程,赢得对课程内容有意义、有价值的思考。这种方式的交流相对其他方式更容易拉近心灵的距离,实现生命教育的理想境界。
  (五)延伸教育成果
  生命教育在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实践。限于目前教育条件,生命教育园地局限于专门的教育机构,以课程的形式实施。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课简单一句课堂教育效果展示,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将生命教育延伸到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让每个个体能够以实际行动去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去体验生命的喜悦、理解生命的尊严。
  (六)科学系统的建构
  生命教育既然要体现“以人为本”,首先就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科学系统的建构生命教育体系才能够配合个体社会化过程,完成这一使命。关于这一体系的建构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不同地域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将本地的地域文化与人的发展相融合形成各自特色。另有一问题也是需要不断发展提高的,在生命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建立的同时,也需要先进教育理念传播体系的建立。
  生命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当代人们的重视,通过探索和交流生命教育方法,带给每位学生一种意义深刻的生命体验,是为师范生心灵丰盈进行了基础性的铺垫,也为培育师范生掌握教育技能,更好实践新课标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声乐教学:是指从事声乐教学的工作者运用课堂教学这一形式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的过程。声乐课是职业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师范专业的历史使命,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声乐教学模式做如下探讨:  一、授课形式  声乐教学主要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女生中许多学生学习很认真,笔记记得也好,作业完成的也好,可是在考试中却不出成绩,让她们失去了自信,感到了迷惘。严重的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调查结果分析后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首先,女生大多数心细,尽管死记硬背的学习内容完成的很好,但她们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消极的对待困难。遇到困难时,常常相互讨论,往往不求甚解。  其次,很多女生性格内向,羞怯,不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对新课改教学标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教学观,以新型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
期刊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日常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资源早就成为一种常态。关键在于,如何让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达到“有效运用“的效果。  一、掌握各学科教学使用规律,让多媒体教学“对症下药”  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一概而论,要因各学科自身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生物在讲《植物生长发育》单元时,老师们都爱用课件来辅助教学。因为植物的生长是缓慢的,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每讲到这单元时,授课教师都会使
期刊
国培学习的不断深入,也更加促使我们对目前教育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积极探索。下面就美术教学评价谈谈我的观点: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中常用数字或“优”、“良”、“中”、“差”等等级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定位,评价时教师往往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个性的形成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诸如参与意识、合作情况、态度习惯,兴趣爱好,创新精神、探索能力等方面常常被忽视,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
期刊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承载了五千年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之中出现了许多先哲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存在于古代典籍之中。这些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源动力,同时,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对个人行为的规范,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因此对古代典籍的阅读与学习,势在必行。  “教育从娃娃抓起”。对中国经典古籍的学习与阅读,就要从中小学生抓起。  中小学生学习经典
期刊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高中阶段我们开设“信息技术课”,主要让学生对计算机及其工作原理有初步的认识和掌握。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已经列为会考科目。虽说不如高考科目那样能引起更多学生的重视,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其广泛的应用以及人们认识的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尤其对于那些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希望到大学进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用药和急救》是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的内容,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主要分两个方面介绍,一是介绍了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二是介绍了一些急救方法,以便在出现意外时能够应急。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本章都比较活泼新颖,实用性强,强调学生的参与。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
期刊
自中小学推行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代表着新课程理念的词句,不断涌现于我们的视野。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当然也在追随这股教学改革的浪潮。然而,当大家沉静下来之后,却发现原来所说的新课程理念、新的课堂教学策略,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近两年,关于“有效教学”的话题又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一、精选内容——紧贴课标  新
期刊
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设备为中心。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师引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是新课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跳出来,逐步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