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自读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xuehai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学语文自读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自主理解、思考、体验、感悟文本的思考,提出了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自读中的应用的问题。结合实践,笔者对此问题从三个方面予以了解答,即:要在自读中引导学生质疑;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悟文本的情感;要促使学生通过自读达到思想情感的升华。这三个方面,呈递进式排列,大致反映出学生在自读中自主能力提升的三个基本阶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读;自主学习;应用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着重要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领着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的发展,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现状,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去理解、去思考、去体验、去感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拟在本文中谈谈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自读中的应用的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要在自读中引导学生质疑
  这是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自读中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自读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实际上是一种初具自读能力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培养学生独立读书十分有益。
  1.营造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疑才能更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产生质疑的冲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这样才能把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2.倡导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深度质疑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本的意义只有在熟读的过程中才能领悟。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的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不敢朝他那儿看”,又为什么忍不住不看,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通过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矛盾的,内心很痛苦。从而使学生深深体会到邱少云当时所受的痛苦及他感人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深度阅读,深度质疑,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二、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悟文本的情感
  自读不仅仅是让文字从学生眼前过一遍的问题,而是要在文字經过眼前的时候,让学生产生思考,并在情感上得到陶冶。
  1.多种方式阅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的宗旨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阅读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朗读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只小鸟》一课,是冰心老人所作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阅读方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亲情的伟大,唤起学生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引入课文第二部分教学的设计时,我设计了“小鸟的歌声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思考点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并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品读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句,如:“跌”、“箭也似的”等来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意。
  2.多种手段并用,让文本与学生心灵沟通
  如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喜欢的句子。此时学生由于没感性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透彻的,当然不能很好的意会。紧接着出示一幅与文字内容相关的图片,说感受。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这句话。并交流自己是怎样读的。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怎样的音乐。接着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声地读课文。当时学生好像亲眼看到大海,亲耳听到海浪翻滚的声音。此时此刻,再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想象,感悟当时人物的情绪变化,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三、要促使学生通过自读达到思想情感的升华
  这是自主学习在自读中要实现的最高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注意做到如下两点:
  1.鉴赏词句,激发情感升华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如《桥》一课,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洪水到来时的句子时,抓住重点词“咆哮、想受惊的野马、狂喷、狞笑、跳舞、放肆等词语反复朗读,从而感受到洪水来临时的可怕。在这么可怕的洪水面前,我们的老支书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支书的词句,默读思考:能不能把“盯”换成“看”,把“揪”换成“拉”,把“吼”换成“喊”,让学生反复阅读和体味,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运用词句的精妙,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升华。
  2.反复诵读,张扬个性情感
  阅读是学生对课文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共鸣或质疑。教师要大胆的让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在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过程中加深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好语调高低、语速快慢、语音轻重与文章的情感变化合拍,提高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达到“语悟其神”的目标。阅读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自由读、同桌相互评读、指名读、分组竞赛读等方式,使其情感随认知同步发展,并通过面部表情、神态、动作、语言等自然表现出来。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我让学生深入体会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并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中的老班长对话,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对主人公的品质肃然起敬,产生心灵的共鸣。
  总之,在小学语文自读中应用自主学习十分重要,要有策略。要教会学生自读质疑、自读感悟、自读升华,才能把教师情,学生情,文本情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充满活力、充满灵气、充满智慧,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殿堂。
其他文献
摘 要:智障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奥尔夫教法作为音乐教育体系中颇有影响力的一个教育方法,在提高智障儿童音乐学习能力以及调动智障儿童音乐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奥尔夫教法在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实践,健全这一类特殊儿童的人格,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教法;智障儿童;音乐
外资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在改革开放初期、思想尚未解放的年代,这个问题曾一度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如今在中国,很少有人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来看待外资,但是当政治和意识形
摘 要:目前,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摆脱“应试教育”,进行“素质教育”;改变“闭卷考试”的教学方法,探究“开卷考试”的策略;铲除旧课标的束缚,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探究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素质;教育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教育教学领域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服务的。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每一位老师都清楚这一点,所以老师们在备课时都在上课时下足了功夫。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准确、鲜明、生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讲课,就容易攫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总会设计一些新颖、独特、有趣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放手让学生多实践,通过丰富多彩,通俗化、生活化和趣味化的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 要:“四区一展示”教学模中的四区包括课题区、教学目标区、德育区、学生评价区;一展示是学生课堂交流讨论后展示、师生间互动的展示,其中展示方式有黑板、白板、小纸条、讲台等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起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四区一展示;小学;数学;运用  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
摘 要: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培养。我积极投身于改革浪潮中,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我做到:情境创设,引发情感共鸣,带学生走进历史;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利用高中历史的学科优势进行情感教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使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印象有了很大改观,提升了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这一学科,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故事全集》,其中的一个小故事特别耐人寻味,原文摘录如下:  朋友去远方,把它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照看。朋友是个勤快人,他在时院子常常打扫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生。初春时,在院子的石凳旁冒出了几簇绿绿的芽尖。我以为是小草野花之类,也没去理会。暮夏时,那草开出了蜡黄色的小花,散发出一缕缕幽香。后来一位研究植物的朋友看到后,惊喜地告诉我:“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发展技能的舞台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新精神;实验设计  所谓创造,就是运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揭露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找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新答案,并提供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是人类智慧的升华表现,也是
摘 要:本文从思考如何解决一些教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华而不实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巧设问题”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的观点。  关键词: 高中语文;巧设问题 ;探究能力;培养  探究能力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却发现,当前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华而不实,严重影响了课堂教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能力等方面。历史课堂要培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产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灌输、思维方式培养之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