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及时雨”胡适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国学界,提起胡適,大家常常会随口用“我的朋友胡适之”来称呼他,从这种称呼里就可以看出胡适的交际与人脉,俨然如《水浒传》里“原来是宋公明哥哥”。其实,胡适身上还真有点“及时雨”宋公明的影子。宋江乐善好施,所以才得了“及时雨”之美称。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北中央研究院的酒会上心脏病猝发逝世。一个星期后,林语堂在纽约写了一篇悼念老友的文章,发表在1962年4月1日出版的《海外论坛》上。文虽不长,但对胡适有极其崇高的评价,指出胡适无论在“道德文章”“人品学问”上都“足为我辈师表”。
  1919年,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任教的林语堂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到达美国后。林语堂带的那点盘缠很快就用光了。无奈之下,林语堂就向胡适求助,拍了一个电报:“能否由尊兄作保向他人借贷一千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胡适很快寄来一千美元,汇款附言说明这是北京大学给林语堂的工资“预支款”。
  在哈佛大学拿到文学硕士学位后,林语堂又去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恰好,清华的奖学金停发了,林语堂又陷入了经济危机,有了上次胡适的慷慨帮助,林语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适,这一次,胡适又给林语堂汇去了一千美元。
  后来,林语堂回国,为了“还债”,他回到北京大学,做了英文系教授,好不容易积攒了两千美元,打算找胡适致谢,顺便把这两千美元的预支款还了。此时,胡适南下,不在北京。林语堂想,反正这钱是胡适出面向北大借的,还给北大也可以。于是,他找到北大校长蒋梦麟。蒋梦麟听后一头雾水:“北京大学什么时候支给你两千美元?我是校长我怎么不知道?”到这时,林语堂才明白,这钱是胡适自己掏腰包的。
  受胡适资助的人并不止林语堂一人,台湾大学毕业的陈之藩留学美国,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胡适知道后,立即从美国给他寄来支票,圆了他的留学梦。当陈之藩有能力还款时,胡适却说:“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是胡适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受胡适金钱资助的人很多,比如吴晗、罗尔刚、陈寅恪、李敖等等,胡适堪称民国的“及时雨”。胡适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做人做事的“精神利息”却常留人间。胡适的博学、慷慨、宽容、热情让他成了一位不朽的人物!我们了解胡适,更应该学习他,传承他!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检察院自侦部门高度重视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通过侦查理念的转变、信息平台的建立、先进装备的配备、技术能力的提升为大武口区检察院侦
从儒学的形成发展谈其现代化邱高兴儒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今天,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日显尖锐,儒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也有着冲突.儒学在现代社
明代文学家江盈科在《雪涛小说》中,给我们讲了两则关于固执己见的故事。一則说,楚地有个生来没见过姜的人,说这是树上结的。有人告诉他,姜是地里长的。楚人与其打赌说,我们找十个人问询求证,我对你骑的驴归我,你对我骑的驴归你。结果问了十个人,大家都说姜是土里生的。楚人哑然失色,但嘴里却嘟囔说,驴可以给你,姜还是树上结的。另一则说,北方有个生来不识菱角的人,到南方做官,席上吃菱角,连壳一块儿放进嘴里。有人告
红学,我不专业。有零星想法写下来就教于方家。一、色空观念世俗化曹雪芹的“色、空”观念是他个人的人生哲学,乾嘉王朝中国闭关尚未开禁。没受到西方唯心主义(如叔本华)和唯
民主的主体性李德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民主,是社会共同体或群体内部进行价值方面的选择、决策和评议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民主只是在事关价值的问
作者为媒体人,现居英国  年底,收到一封信,是英国税务部门寄来的。  打开一看,是一张条分缕析的表格,从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过去这一年我一共交了多少税、减免部分有多少、其余应缴部分的税率是多少、过去一年的保险费用是多少、我一共缴了多少、我的雇主为我缴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税单还以细化的具体数字和比例,明确告诉我,我所缴纳的税费被政府用在了哪些地方。  这些用途按比例多少依次为:社会福利、医疗健
明朝嘉靖年间,云县发生了一桩命案,“张记布店”的大公子张秀才,被人大卸八块,扔在了燕子山脚下的树林里。此事很快就惊动了县衙,可不等捕快勘察完现场,就有一个樵夫跑来说,他见是“云燕钱庄”的黄大公子和张秀才一起进的树林。  捕快一听,立马赶往“云燕钱庄”的宅院捉拿黄大公子。黄大公子正在书房看书,忽见许多公差闯入,他还来不及问明事由,就被几个衙役三下五除二地用鐵链锁了。街坊邻居都认为,黄大公子和张秀才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不得不承认,张爱玲确实是一个为小说起名字的高手。最初看到《倾城之恋》之名,我就忍不住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爱情值得倾覆整座城市来换取。期待着出神入化的传奇出现,直到终了,未能满足的期待化作了“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的庸常无奈。回过头来仔细想,在不知不觉中,真正吸引我一直追随下去的不仅仅是对一个美妙故事的向往,更是作者灵动至极的文字和幽微刻骨的人生体悟。  张爱玲的文字睿智甚至刻薄,又透着
在此之前为了留住你我将献上我所拥有的一切一个没有珠宝穿孔———少女贫乏的耳洞1二楼与三楼的落地窗上,有一条用黑色的白板笔画的物理抛物线。走过裸露的水泥楼梯,每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