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国学界,提起胡適,大家常常会随口用“我的朋友胡适之”来称呼他,从这种称呼里就可以看出胡适的交际与人脉,俨然如《水浒传》里“原来是宋公明哥哥”。其实,胡适身上还真有点“及时雨”宋公明的影子。宋江乐善好施,所以才得了“及时雨”之美称。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北中央研究院的酒会上心脏病猝发逝世。一个星期后,林语堂在纽约写了一篇悼念老友的文章,发表在1962年4月1日出版的《海外论坛》上。文虽不长,但对胡适有极其崇高的评价,指出胡适无论在“道德文章”“人品学问”上都“足为我辈师表”。
1919年,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任教的林语堂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到达美国后。林语堂带的那点盘缠很快就用光了。无奈之下,林语堂就向胡适求助,拍了一个电报:“能否由尊兄作保向他人借贷一千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胡适很快寄来一千美元,汇款附言说明这是北京大学给林语堂的工资“预支款”。
在哈佛大学拿到文学硕士学位后,林语堂又去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恰好,清华的奖学金停发了,林语堂又陷入了经济危机,有了上次胡适的慷慨帮助,林语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适,这一次,胡适又给林语堂汇去了一千美元。
后来,林语堂回国,为了“还债”,他回到北京大学,做了英文系教授,好不容易积攒了两千美元,打算找胡适致谢,顺便把这两千美元的预支款还了。此时,胡适南下,不在北京。林语堂想,反正这钱是胡适出面向北大借的,还给北大也可以。于是,他找到北大校长蒋梦麟。蒋梦麟听后一头雾水:“北京大学什么时候支给你两千美元?我是校长我怎么不知道?”到这时,林语堂才明白,这钱是胡适自己掏腰包的。
受胡适资助的人并不止林语堂一人,台湾大学毕业的陈之藩留学美国,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胡适知道后,立即从美国给他寄来支票,圆了他的留学梦。当陈之藩有能力还款时,胡适却说:“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是胡适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受胡适金钱资助的人很多,比如吴晗、罗尔刚、陈寅恪、李敖等等,胡适堪称民国的“及时雨”。胡适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做人做事的“精神利息”却常留人间。胡适的博学、慷慨、宽容、热情让他成了一位不朽的人物!我们了解胡适,更应该学习他,传承他!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北中央研究院的酒会上心脏病猝发逝世。一个星期后,林语堂在纽约写了一篇悼念老友的文章,发表在1962年4月1日出版的《海外论坛》上。文虽不长,但对胡适有极其崇高的评价,指出胡适无论在“道德文章”“人品学问”上都“足为我辈师表”。
1919年,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任教的林语堂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到达美国后。林语堂带的那点盘缠很快就用光了。无奈之下,林语堂就向胡适求助,拍了一个电报:“能否由尊兄作保向他人借贷一千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胡适很快寄来一千美元,汇款附言说明这是北京大学给林语堂的工资“预支款”。
在哈佛大学拿到文学硕士学位后,林语堂又去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恰好,清华的奖学金停发了,林语堂又陷入了经济危机,有了上次胡适的慷慨帮助,林语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适,这一次,胡适又给林语堂汇去了一千美元。
后来,林语堂回国,为了“还债”,他回到北京大学,做了英文系教授,好不容易积攒了两千美元,打算找胡适致谢,顺便把这两千美元的预支款还了。此时,胡适南下,不在北京。林语堂想,反正这钱是胡适出面向北大借的,还给北大也可以。于是,他找到北大校长蒋梦麟。蒋梦麟听后一头雾水:“北京大学什么时候支给你两千美元?我是校长我怎么不知道?”到这时,林语堂才明白,这钱是胡适自己掏腰包的。
受胡适资助的人并不止林语堂一人,台湾大学毕业的陈之藩留学美国,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胡适知道后,立即从美国给他寄来支票,圆了他的留学梦。当陈之藩有能力还款时,胡适却说:“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是胡适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受胡适金钱资助的人很多,比如吴晗、罗尔刚、陈寅恪、李敖等等,胡适堪称民国的“及时雨”。胡适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做人做事的“精神利息”却常留人间。胡适的博学、慷慨、宽容、热情让他成了一位不朽的人物!我们了解胡适,更应该学习他,传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