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外星人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科幻影视剧都塑造过形态各异的外星智能生命,它们长得或可爱或怪异。看过这么多影视剧,你有没有想象过,宇宙中是不是真的有外星人,它们会长什么样呢?如果地球人与外星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对此,科学家们并不那么乐观,他们认为,地球人永远不可能见到外星人。

出现外星人的概率有多大?


  想要见到外星人,首先要确定它们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早在1961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就计算过宇宙中有多少太空文明,他用以下五项数据的乘积来表示外星人可能存在的概率:能发出光热的恒星的数量、围绕这样一颗恒星的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数量、生命出现在合适行星上的概率、生命进化出智力的概率以及一个文明形成的时间与行星寿命的关系。
  现在,我们对宇宙的大小和恒星的形成规律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宇宙中有多少颗恒星。结果很惊人,全宇宙大约有1024颗恒星。这其中,80%的恒星周围有行星环绕,这80%当中约20%的恒星的“可居住区”内至少有一颗行星,这之中又有约20%的行星的大小和质量与地球相似。这样,我们就计算出宇宙中可能孕育出生命的行星数量在1022颗以上。
  接着,问题来了,这些“合适行星”上有多大可能出现生命呢?如果是最理想的情况,上述的1022颗行星都可能出现生命。在我们的航空器所能到达的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里,我们还发现这些元素已经组成了一些有机物,如碳环和氨基酸。也就是说,在这些类地行星上,已经开始了与地球生命出现相似的过程!
  既然某些类地行星上出现了生命的萌芽,那么具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能演化出来吗?地球形成12亿年后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植物,27亿年后出现了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复杂细胞,40亿年后有了高等动物,在地球形成45亿年后智人才出现。也就是说,智人的出现至少经历了以下7个可能性极低的过程——生命起源、光合作用、复杂细胞、性别分化、复杂动物、骨骼出现和智能突变。
  我们不知道这每一个过程出现的几率有多大,但显然,智人的演化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说明每一个过程的出现都是极偶然的。我们不妨把每一个过程的出现几率放大一些,假设是10%吧,那演化出智能生物的几率也仅有千万分之一了。但别忘了,整个宇宙中可能出现生命的行星数量在1022颗以上,两个数一乘,能出现智能生命的行星数也达到了千万亿颗。
  这样一算,宇宙中几乎到处存在智能生命?但是事实却是我们至今未找到外星人,那么是哪里计算出错了?想来,应该是智能生命出现的概率远远不到千万分之一。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进化史,可以看到进化有时确实存在惊人的相似性。比如已灭绝的鱼龙与现存的海豚,它们在不同的时期都演化出了在水中“滑翔”的鳍肢;已灭绝的翼龙和现存的蝙蝠,都以非常相似的翼手进行飞行;无论是已灭绝的袋狼和有袋食蚁兽,还是现存的袋鼠和树袋熊,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普遍都具有育儿袋。这些相似性说明这些过程的出现几率是很大的,外星球完全有可能也出現类似的过程。
  但是,在进化史上发挥着关键作用的事件却没有重复,它们的出现几率无限趋近于0。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藻类到被子植物,它们的光合作用从出现就沿用至今,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或产生新的机制。再比如,第一批肉鳍鱼爬上陆地,长出双足,用了数亿年的时间。从那以后,我们未再发现第二种能演化为陆生动物的鱼类。那么智能突变的过程是不是也仅会出现一次?而外星球很可能连出现这一次智能突变的“幸运”都没有。
  如果智能突变的可能性趋近于0,那么即使其他六个过程有可能出现,外星人也永远不会存在。

我们能发现活的外星人吗?


  如果我们乐观一点,人类在宇宙中并不是孤独的,外星人确实生活在我们还未发现的地方,我们又能找到他们吗?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地球人和外星人在“联网”之前就灭绝了。我们知道,太空中的最大速度就是光速,它每秒能走30万千米。但是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了。以银河系为例,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若人类向外发射视频信号,它要花上几万年的时间才能走完。而要将信号发送到外星人所在的星球,可能还要跨越一个或者几个星系,也许10万年的时间也无法将信息传送到。外星人发过来的信息也是如此。
  当然,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有一些进化程度和时间远超过地球人的外星文明,他们在千万年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地球,并且预测到地球人类的出现,于是提前向我们发出了问候的信号。然而即使我们收到了,我们回复的信息仍然需要千万年的时间才能传递给他们,这种几千几万年才能有一次的联系,有作用吗?那时候我们和他们都还活着吗?
  首先考虑下外部条件吧。宇宙可不是一个稳定的环境,星球在不断地运动,时不时会发生“撞车”。比如我们已经知道的,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结束了已经统治地球一亿年的恐龙的生命。如果人类遭遇了这场撞击,我们能幸存吗?外星人呢?我们不知道这种会导致生物大灭绝的碰撞多久会发生一次,但如果参考一下之前生物大灭绝的发生周期,这个频率可以推测为亿年一次。如果每亿年左右,地球和外星人的母星会发生一次毁灭性的天灾,地球人和外星人能存活到相遇之时吗?
  如果外星人的技术已经发展到跨星际通讯,那么逃开星球相撞所带来的灭绝厄运应该是不难的。但是逃开了外部因素的干扰,强大的技术也可能给外星人带来另一个隐忧——高新技术的不当运用,很可能造成它们的自我毁灭。
  我们以地球作为参考。
卡西尼号飞船是我们看宇宙的“眼睛
  英国天文学家马丁·里斯在《终极时刻》一书中讨论了十数种可能造成地球毁灭的“事故”,除了自然灾害外,更偏向于讨论人类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风险,比如核武器、经过“改造”的致命病菌、纳米机器人等。事实上,这些也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掌握了核武器的制造方法,并且所制造出来的核武器威力也越来越大。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再次爆发,那时候会不会成为人类的灭绝之日?
  纳米机器人毁灭人类的方法可能相对“温柔”。它是一种微型机器人,为了达到诊断并治疗疾病等目的,各国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如何让它在人体内部自由且不间断地运动起来。马丁这样描述了纳米机器人造成的“人类灭绝”:未来这些小小的机器人将被大量生产,注射到人类身体里,在人体里自主运动,直到占据人类躯体,控制人类行为,最后代替人类统治地球。谁敢说这一定不会成真呢?

  宇宙太广阔了,找到外星人所需要的时间漫长得远超我们的想象,长到我们不知道彼此能不能“活着”见面。

我们知道自己找到了外星人吗?


  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在有生之年搜索到了外星信号,去到了尚未毁灭的外星球,我们能找到外星人吗?可能性仍然很低,因为我们不仅“语言不通”,甚至可能存在“时差”。
  作为从未谋面,彼此独立发展了千万年的两个“种族”,我们该如何实现“互通语言”呢?美国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机构的科学家劳伦斯·多尔多年来一直搜寻着来自外星的讯号,他认为自己通过分析鲸鱼语言,找到了辨别外星信号的方法。齐夫定律是美国语言学家乔治·金斯利·齐夫归纳出来的语言定律,即在人类语言中,像英文中的E和A这样的最常用的字母,使用频率是那些最不常用字母的2n倍。多尔发现鲸鱼叫声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因此可以认为鲸鱼确实存在语言。而外星信号也很可能遵循这样的规律,如果我们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外星信号,也许可以破译出外星语言。
  但是这其实也只是一种猜想,齐夫定律是人類语言的一种规律,外星语言一定遵循这个规律吗?也许他们的交流方式比鲸语更加低级,以至于并不遵循我们已知的语言规律;也许他们交流方式的先进程度远超我们,掺和了许多种我们理解不了的复杂规律;也许他们的科技已经进步到不再需要语言、文字甚至光波交流,而是脑电波或者其他我们无法捕捉的信号。
  我们和外星人还可能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时差”。人类出现在地球形成的45亿年之后,那么外星人出现在他们星球形成的什么时期呢?我们造访他们的家园时,他们处于什么时期,长成什么样子,演化到了什么程度?也许他们仅有微生物大小,当我们去到外星,他们密密麻麻聚集在我们身边,我们却看不到;也许他们和老鼠大小一样,躲在地下,在“恐龙”的统治下瑟瑟发抖;也许他们已经摆脱了实体身体的限制,实现了意识的永生,每一缕空气的波动,都是他们在交流或运动。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也许终此一生,我们都只能在想象中邂逅外星人。
其他文献
自达尔文以来,人们通常认为树木是孤独的奋斗者,为了生存,它们会与周边的其他同类争夺水分、营养物质和阳光,只有胜利者才能长得最高、长得最壮。而现在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树并不各自为战,更多的时候它们会组成联盟,共同发展。树与树的结盟  早在1983年,科学家就发现柳树、杨树的叶片被毛毛虫啃食时,它们会向邻居发送危险信号,而邻居们接收到信号,就会释放毛毛虫不喜欢的“驱虫药”,从而使毛毛虫远离它们。一些科
期刊
摘要:定制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但顾客对自己喜欢的独特产品大都愿意花比大众产品更多的钱。定制营销是根据客户的实际订单来生产的,可以避免产品滞销导致闲置加剧库存成本,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人们消费观念的成熟,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方式的转变,消费者正在步入理性消费阶段,当消费者在市场上找不到合意的商品后,就希望能借助企业为自己定制。由于消费者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制定的产品与顾客的需求更吻
期刊
胖乎乎的婴儿、喵喵叫的小猫、穿着淑女裙的凯蒂猫,还有2019年上映的电影《大侦探皮卡丘》里的皮卡丘——这只20年前就已风靡全球的黄色老鼠再次受到万人追捧,上述那些让我们看到就会微笑,由衷感叹一声“好可爱”的人事物统称为萌物,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抵抗它们的魅力,那么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大的魔力呢?萌物的标配  1943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茨总结出了萌物的特征,即“婴儿图式”:圆眼睛、胖脸颊
期刊
有一条新闻大概把很多人搞懵了。一边是科学家说,目前正有两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传播;另一边世界卫生组织却坚称,“没有证据表明病毒正在发生变化”。  那么,到底有多少种新冠病毒?科学家的这项新发现对当前的防治重要吗?  病毒总是在变异,尤其是像新型冠状病毒这种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的病毒,如大名鼎鼎的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西班牙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都属此类)。当一个人被
期刊
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保护区,您也可以称它为个人空间,它包裹着我们全身,然后给予我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例如当我们看到让我们感到很厌恶的人靠近时(无论从哪个方向),我们会有一种不好的感觉,而且随着他越来越靠近,这种感觉就愈加强烈;又或者是当我们不认识的人极度地靠近我们时,我们会警惕、紧张,等等。  相比之下,我们倒是非常欢迎自己喜欢的人靠近。一般来说,个人空间跟关系的亲密度有关:对于跟我们关
期刊
这个学校的本科生很“大胆”  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太巨大了。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的广岛、长崎进行的原子弹袭击事件以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使得人们对于核武器或者核设施的潜在伤害有了很深的心理阴影,许多人谈“核”色变。  但有件事情说起来可能会让你感到诧异——美国里德学院的本科生居然运行了一个核反应堆!而且运行这个反应堆的本科生的专业居然与核专业无关!我们都知道核反应堆具有很强的辐射性——核
期刊
人类并不安全  智人已经至少生存20万年了,人类文明也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的时间,人口越来越多,科技越来越发达。在地球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然而,我们很难奢望地球可以永远成为人类的安乐窝。仔细想一下,与地球所在的有着130亿年历史的银河系相比,人类走过的旅程实在短暂,微不足道——人类的安全其实还没来得及经历任何一次来自宇宙的挑战。恐龙的灭绝已经证明,宇宙某处的一颗小流星就
期刊
一个高中女生被遴选  1969年,当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串脚步之后,人类就开始将火星视为下一个登陆目标。近些年来,人类登陆火星的畅想变得更加热烈,美国宇航局已经在切实推行“登陆火星计划”,研究火星的一切,为未来人类移民火星做好准备。  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2033年左右,太阳的辐射强度将会达到一个较低的谷值,而火星和地球的距离也会来到几千年来最近的位置。因此,“登陆火
期刊
热爱探险的土豪  按照科學家的统计,海洋的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0%,仅仅只有5%的海洋世界被人类探索过。其中,海洋的最深处——那些深达数千米甚至上万米的海沟,更是无人涉足过的神秘地域。  2019年,终于有一位探险家成功潜入了世界各大洋的最深处,征服了地球上的最后一处“探险死角”,掀起了人类深海探险的热潮。这位探险家就是美国人——维克多·维斯科沃。  1966年,维克多·维斯科沃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
期刊
万有引力真是来自一棵苹果树吗?  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1666年夏天的某一天,牛顿一直都呆在他的老家,那是位于英国林肯郡格兰瑟姆镇的伍尔索普庄园,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牛顿故居。在此前一年,也就是1665年,22岁的牛顿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学士学位。那时的牛顿才华初露,在他即将在剑桥的学术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之际,伦敦却爆发了瘟疫。牛顿不得不离开剑桥,回到了乡下 ,然而乡下的日子也是很充实的——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