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着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一些教育上的传统观念被打破,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家长、老师、学校、社会都应及时转变观念,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还孩子一片蓝天。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教育 社会风气
一直以来,国家都在倡导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学校、家庭大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绩以及成家就业等方面,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当下愈演愈烈的校园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课题。在升学压力不断增加,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家长也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压抑,倘若一直得不到解决,将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帮助疏导,健全人格。本文将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产生原因进行阐释,并找出解决措施,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大部分的学生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学习,连课外时间都被安排着上各种补习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再加上达不到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容易造成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自信心下降,形成焦虑不安等症状。
2.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家长的宠溺纵容下长大,缺乏团体意识,在班级中不愿意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所有人都迁就他,致使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没有朋友来倾听他们的烦恼。
3.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自尊心较强,心理承受力小,心理不成熟,轻易就被一次小的失败所打倒,更加脆弱,意志力下降,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和家长往往对学生期望较高,不善于鼓励孩子,有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的观念,一味地寻找学生的错误之处,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4.中学生生理机能的完善,对异性容易产生好感,为追求时髦而尝试早恋,同时又存在着逆反心理,打架斗殴,不思进取,有的学生还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等。
二、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
在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家庭关系也日趋紧张。许多家庭的父母都忙于工作,交流减少,夫妻关系疏离,对孩子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过度地纵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放任自流,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没有改正。还有些家庭的父母自身就品行不良,酗酒赌博,或者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素质较低,孩子也跟着父母学习到不好的东西。此外,家长一般都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甚至对心理健康问题有着错误的认识,刻意回避。
(二)教师教不得法
许多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单一,认为只要向学生传授好知识就是完成了教学,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喜欢追求新事物,求奇求异,面对一个事物,总能提出新的问题,而教师会认为学生在调皮捣蛋,严厉批评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抒发。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不尊重学生,强硬地阻止学生干坏事,而不予以教导,使得学生更加叛逆,产生抵抗的心理。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就缺乏交流,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教师就不能及时倾听、安慰、引导学生走出困惑。否则,当学生的心理问题积累的越来越多,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
(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吸引着学生,如网吧、电子游戏厅、不正规的录像厅等,充斥着不健康的信息,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刺激,造成学生逃学,渴望走向社会的心理。
(四)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被动地接受外界对自己的认识,由家长教师支配着去做事,长此以往,失去了自主思考,无法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从客观的角度评价自己,找出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去展示自我。否则,从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会使得一些学生产生自卑,轻易否定自己。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措施
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成因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任务,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1.学校应当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到实处,纳入成绩考察范围,使学生转变观念,正确地看待心理教育,并根据所学,找出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将它们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同时,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平台,对有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
2.教师应当在平时教学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心理学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普及心理常识,关心和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倾听他们的烦恼,既做学生的朋友,又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此外,在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呼吸。在课外,多开展促进师生、同学交流的活动,给学生提高展示的平台,缓解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3.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亚于教师的影响的。因此,父母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深入地与孩子加强交流,为孩子做好榜样,创造一个健康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减少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4.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营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让学生能抵御诱惑,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5.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家长和学校都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一个需要长久关注的方向,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多沟通交流,形成一致的意见和方法,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形成健康的人格。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事件。家长、学校、老师、社会都应当联合起来,为学生营建一个全方位的保护措施,还学生一片湛蓝的天空,让青少年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为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教育 社会风气
一直以来,国家都在倡导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学校、家庭大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绩以及成家就业等方面,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当下愈演愈烈的校园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课题。在升学压力不断增加,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家长也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压抑,倘若一直得不到解决,将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帮助疏导,健全人格。本文将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产生原因进行阐释,并找出解决措施,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大部分的学生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学习,连课外时间都被安排着上各种补习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再加上达不到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容易造成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自信心下降,形成焦虑不安等症状。
2.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家长的宠溺纵容下长大,缺乏团体意识,在班级中不愿意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所有人都迁就他,致使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没有朋友来倾听他们的烦恼。
3.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自尊心较强,心理承受力小,心理不成熟,轻易就被一次小的失败所打倒,更加脆弱,意志力下降,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和家长往往对学生期望较高,不善于鼓励孩子,有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的观念,一味地寻找学生的错误之处,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4.中学生生理机能的完善,对异性容易产生好感,为追求时髦而尝试早恋,同时又存在着逆反心理,打架斗殴,不思进取,有的学生还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等。
二、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
在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家庭关系也日趋紧张。许多家庭的父母都忙于工作,交流减少,夫妻关系疏离,对孩子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过度地纵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放任自流,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没有改正。还有些家庭的父母自身就品行不良,酗酒赌博,或者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素质较低,孩子也跟着父母学习到不好的东西。此外,家长一般都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甚至对心理健康问题有着错误的认识,刻意回避。
(二)教师教不得法
许多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单一,认为只要向学生传授好知识就是完成了教学,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喜欢追求新事物,求奇求异,面对一个事物,总能提出新的问题,而教师会认为学生在调皮捣蛋,严厉批评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抒发。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不尊重学生,强硬地阻止学生干坏事,而不予以教导,使得学生更加叛逆,产生抵抗的心理。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就缺乏交流,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教师就不能及时倾听、安慰、引导学生走出困惑。否则,当学生的心理问题积累的越来越多,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
(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吸引着学生,如网吧、电子游戏厅、不正规的录像厅等,充斥着不健康的信息,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刺激,造成学生逃学,渴望走向社会的心理。
(四)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被动地接受外界对自己的认识,由家长教师支配着去做事,长此以往,失去了自主思考,无法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从客观的角度评价自己,找出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去展示自我。否则,从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会使得一些学生产生自卑,轻易否定自己。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措施
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成因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任务,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1.学校应当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到实处,纳入成绩考察范围,使学生转变观念,正确地看待心理教育,并根据所学,找出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将它们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同时,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平台,对有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
2.教师应当在平时教学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心理学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普及心理常识,关心和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倾听他们的烦恼,既做学生的朋友,又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此外,在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呼吸。在课外,多开展促进师生、同学交流的活动,给学生提高展示的平台,缓解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3.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亚于教师的影响的。因此,父母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深入地与孩子加强交流,为孩子做好榜样,创造一个健康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减少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4.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营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让学生能抵御诱惑,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5.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家长和学校都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一个需要长久关注的方向,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多沟通交流,形成一致的意见和方法,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形成健康的人格。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事件。家长、学校、老师、社会都应当联合起来,为学生营建一个全方位的保护措施,还学生一片湛蓝的天空,让青少年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为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