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农村音乐课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563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农村学校,音乐课开不起来,很多是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就算开课也把音乐课看成是可上可不上的“副课”,大多数音乐课被敷衍了事,教师放着音乐,学生跟着唱,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枯燥的教学中逐渐“沉睡”。有的则上成了语文,数学等。作者认为,在农村这片丰饶的土地上,音乐老师们更应该扎实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让城乡的孩子们一起在音乐的殿堂中展翅翱翔。
  作者根据自己这几年来的学习及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转变音乐课形式
  在农村学校小学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代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的。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不可以高高在上,身上罩着光环,应该蹲下身来和学生对话。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拉勾勾》这一课时,融入到学生当中去,我们老师可以扮演歌曲中的好朋友,小学生们分别扮演金勾勾、银勾勾,大家相互介绍,不分彼此,真情流露,边唱边演,洋溢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课有兴趣。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那就是让他在音乐课中感受到快乐。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快乐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因势利导地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喜悦”特性,课堂上出其不意地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创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相信,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欢乐,才能真正学好音乐。
  二、音乐课的结构科学,教法新颖
  音乐教学跟语文数学一样有一定的结构,当然这是一般形式。一般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并注意:一般欣赏内容不与教学新歌安排在同一课时;节奏训练要么放在课前,要么放在教学新歌之后,听唱训练与视唱相结合进行。一二年级不要求唱会整首歌的曲谱,一般以唱游形式为主。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一切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儿童的听觉能力。因此,听觉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不论是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都应在培养学生听觉感受性的基础上进行还可以利用动作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听辨能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每一个音符、节奏型、乐句、乐段都能反映音乐的时间性。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首先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学生用耳朵听、去感知。
  广大音乐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材料,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找寻更贴切的、鲜活的、适应于农村学生学习的材料。
  三、注重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的丰富多彩源于创造,要给学生以创造的自由,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可以只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在音乐课中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问你答、我教你唱等呆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选择简单而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易于创编的歌曲,利用让学生创编歌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边唱边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一般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 当然,要表演有时就少不了一些小道具,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亲手制做不同的动物头饰,自己设计舞蹈动作,也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进行舞蹈创编,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肢体语言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要加强学生对乐器的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制简单的乐器,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例如可以用打击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小鸟叫声、走路声等等,提高对打击乐器的认识,再根椐歌曲的情绪选择常见的乐器:碰铃、木鱼、三角板等,创编简单的伴奏。当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创制乐器的乐趣。有一次,我布置了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制乐器。发现学生制作的真不少:有用易拉罐装进少许沙做成的“沙槌”;有用自行车车铃做成的“碰铃”;有哄婴幼儿买来玩的小铃铛挂起来的“串铃”;有用柳枝制做的“柳笛”;有用竹竿做成的“笛子”往塑料瓶里灌些小石子,带一两个喝过饮料的易拉罐等;有的时候,我们还让学生每人带一双筷子作为伴奏工具。这些东西,虽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不雅之物,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起了不少的作用。当同学们有板有眼地用这些“乐器”为歌曲伴奏时,我领悟了《南郭先生》里的齐宣王爱听三百人演奏的滋味。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对学生须进行六大解放: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并且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改革开放的今天,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只有不断拓展创新思维,才能有所进步和发展。
  四、教师要更新教育评价
  音乐老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语言,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热情的手势,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支柱,而且音乐课并非“唱歌课”,若简单地以一首曲子来断定学生的音乐成绩,必定要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可以用嗓子来演唱,也可以借助乐器来演奏;既可以尽情表演,也可以静静的感受。
  在农村音乐教学这一片耐人寻味的广阔天地,只要我们诚心去探索,去体会,相信在我们耕耘的那片天地里,将会令更多的农村孩子学会快乐,在音乐动听的旋律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让充分的课前准备成为有效教学的
期刊
学生对学习要有兴趣,才会有求知欲,有探索的积极性,而缺乏兴趣的课,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主动性,犹如一潭死水,只剩下枯燥的讲解和单调的练习。激发和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而创设一个轻松、愉快、高效,并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本文就本人对如何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以自然和生活为背
期刊
在中国传统器乐中,没有哪一种乐器能像琵琶这样富于戏剧性,他的音色、韵味都有着戏剧的情节性和内在的张力,其他民族乐器更注重于一种抽象情绪的铺张和延续,而在琵琶这里,描述情节的细水长流细致入微,刻画人物的张扬尽致,都是其他民族乐器不能比拟的,所以在琵琶乐曲中,出现大量的、风格迥异的叙事性作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霸王卸甲》就是其中的一首,它是著名的琵琶大型武套叙事性作品。这首作品取材于《十面埋伏》一
期刊
摘要:笔者在多年的乡镇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发现我国乡镇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乡镇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做好乡镇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乡镇;初中政治;教学  我国十分注重教育,这些年比较重视基础教育,在国内的教学过程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倾向于对初中学生的教学,乡镇中的初中学生教学是重中之
期刊
一、好奇心理——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新异,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是学生质疑之源。在实验教学中应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好奇心理。抓住这一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其学习兴趣,更要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讲盐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投入新课学习的氛围之中激起他们活跃的思维提高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学习效果。因此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得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成功。所以作为教师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
期刊
演示实验在各类实验中居于主导地位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它可以应用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复习巩固知识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演示实验。虽然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但笔者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主要在目的性、直观性、安全性、师生关系、换位思考、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 对演示实验的认识不够全面  《化学课程标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有拓展性、创新性。语文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学拓展留下了十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将语文课堂变“大”,将课文内容变“长”,将教学思路变“宽”,将施教方式变“活”。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
期刊
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教师比较容易达到基本掌握、全面掌握甚至精通的程度,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技巧是无限的,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课堂教学值得一个教师钻研一辈子。很多书中在谈论课堂教学时都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位名教师,讲课非常成功,课后有人问他:“你备这节课花了多少时间?”他的回答是:“一小时。”问者大为吃惊:“只花一小时备课就讲得那么好?”这位老师回答说:“但从某种意义
期刊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强调感悟,古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的感悟经验,其核心就是重读、重思。读,既是手段,也是过程;思,既是目的,也是结果。所以古人才会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便是读与思的最好体现。现代的教育教学中同样重视和强调的阅读能力就是同古人一样,其核心同样是重读、重思的。  朗读,是阅读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各个阶段教学所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