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教写作写景状物随笔文的创作与构思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y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随堂故事
  长江流域里面生活着三种鱼,鲥鱼、刀鱼和河豚。这三种鱼是当时长三角地带味美鲜嫩的佳肴。三种鱼形状不同,吃法也不同,鲥鱼形状像鲤鱼,身子比鲤鱼要扁一些,其最美味的地方是它的鱼鳞,所以,烧时不能去鳞,去了,这道菜就没意义了,也就是说,鱼鳞是鲥鱼的“卖点”。刀鱼形状像一把匕首,鱼肉极其鲜嫩,可是其刺多且细,所以,吃时要非常小心,不可吃快,不然很容易被刺卡着或刺到。而河豚呢,是滚圆的形状,身上长的不是鱼鳞,而是带小刺的皮。它的味道非常鲜美,可是具有毒性,一不小心就会吃死人。
  渔民在捕这些鱼的时候是同一张网,渔民把渔网拦在水中,让鱼钻到网眼里。鲥鱼被套在网眼中时,由于爱惜鱼鳞,死不后退,便被渔民捕获了。而刀鱼呢,总结鲥鱼被捕的经验,心想,这鲥鱼真笨,被套住时学会倒退不就行了吗?所以刀鱼在穿到网眼中时迅速后退,结果两边的鱼鳍被卡在了网上,其实,这个时候只要刀鱼继续努力向前就能穿网而去了,可它汲取鲥鱼经验,拼了命地后退,结果,精疲力竭时,只好束手待缚。那么,最后那河豚呢,看到鲥鱼和刀鱼被捕,万般嘲笑它们,心想,这两个笨蛋,碰到网不要前进也不要后退,不就行了吗?于是,河豚在被卡在网眼中时,拼命鼓足自己,把自己鼓得圆圆的,然后当成是美美地睡觉,结果觉没睡成,便被渔民给抓了。
  问: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感悟与体会?
  提示:在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而不能只是盲目地跟从或改变,一个如果看不到自身缺陷或弱点的人,那么,一切经验的获得于他而言都是可怕的,因为这些盲目的经验会将他推向另一个致命的深渊。所以,做人,处事,一定要先立足自己,再对比他人,总结成败得失。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记住:经验的宝贵及其之所以能发挥出蕴涵的价值,是因为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与弱点。正视弱点,扬长避短,那才是我们成长的人生。
  二 、导练分析
  (一)景物融情
  1.问:一辆普通自行车有多重?
  A.15克 B.15千克 C.15吨 D.无法秤量
  答:B 正确。
  请散开思维,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去想,选什么答案? D,为什么?
  故事:一次,一位老师也是出了同样的题目问同学们,同学们大多选择了B,而有一位穿着破旧的同学执意要选D,同学们都嘲笑他。后在老师的询问下同学们才得知,原来,这位同学的父亲就是一修车师傅,他生活、学习的所有开销都是父亲辛苦修车赚来的,所以,于他而言,小小的自行车就代表着情深似海的父爱,如此父爱能称出重量吗?
  提示:简单的自行车上升到爱的高度,这就是“炼意”。每件物体都有其背后的故事或所寄寓的情感,这类状物文就不能用肉眼和简单感受到的情感来写,而是要充分挖掘和构思。
  2.练习:一个苹果,你会如何“炼意”?
  答:……
  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犹太人都藏在一个防空洞内,外面战火烽飞,他们饥寒交迫,所有人中只有一个人手中拥有一个苹果。他先象征性地咬了一口苹果,然后传给下一个人,一个接着传一个,最终一圈传下来,苹果还是完好无损,只是多出一些牙齿印。
  如此,苹果就成了灾难中人们相依为命的深深情感的象征。
  这个故事你觉得感动吗?如果感动,你就要思考,你该如何从“被感动”转化为“制造感动”。一个写作者的状态就好比海绵,对于任何有效的养料水分,有一点儿吸收一点儿,储藏起来。再经过自己的加工,变成独一无二的内容。
  如果这个故事便是一篇文章,那么现在需要你给这篇文章加上一个结尾,你会怎么加?
  提示:战争,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剥夺我们的生命,乃至危及整个世界,可是,它却泯灭不了,人们那如苹果一般甘甜而又滋润的心灵。有时候,和平,就是无数颗悲悯感恩的心凝聚于一起任地动山摇也岿然坚定的决心!
  总结:苹果也好,自行车也罢,都是生活中的“物”。本来是普通平凡的物件,却因为融入了至深的情感,让我们难以忘怀,甚至是感动,回忆无限。对吗?
  (二)景物入理
  1.由生活中的一株草,你想到了什么?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坚强。
  B.卑微柔弱,可以是乞讨老人的象征,也可以是拾荒孩子的歌颂,更可以是一类孤独的人的呼吁。
  C.盈盈自然间,一株草,不自叹,不自怜,感受着微风的呢喃,沐浴着阳光的温暖,享受着周围那姹紫嫣红的一切。可是,在拥有这些美好之前,没有人会知道,它需要在黑暗的土壤里熬上怎样寂寥而又残忍的时光,积聚破土而出的力量。于是,一株柔嫩的小草,却让你读懂人生的真谛与美丽——历经黑暗,拥抱阳光。
  2.于一株草中,我们见到了人性的光芒;那么,一朵花呢?
  A.冰心说:“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你的天地便小了。”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大格局,不能眼光短浅,傲视一切。
  可是,我们还能不能有别的理解呢?你们看,墙角的一朵花,黑暗,经历风雨,无助,孤独,落魄,卑微,如果连它自己都不能欣赏自己,那么它的生活还能继续下去吗?它的人生还有意义吗?所以,认识自我,活在当下,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人生格调。
  B.昙花一现,生命太过匆匆,可是,它有后悔吗?不,没有。即使,生命只是短暂一现,那么它也要极致地绽放自己,用最努力和痛苦的力量,积聚完美的那一刹那,那么,人生无悔。我们做人,也当如此,即使生命只剩一点微弱的光,我们也要让它完美演绎和诠释人生真正的辉煌。
  C.月盈则缺,花盛而谢。有时候,人生太过饱满,并不一定是好事,美丽需要留白,生命需要留白,瑕疵与残缺是人生的另外一种极致和完美!
  提示: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树,都可以写出那么多富有意境的文章,或融情,或入理,也就是说,当你用敏锐的心去看待周围的景物时,那么周围的这些景物都开始变得有灵性了,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成为写作凝练的主题,成为全文的情感线索。
  我们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所以,就如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所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一粒沙里可以看出整个世界,一朵花就代表一个天堂。其实,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叶都是有灵性的,充满意境的,就看我们是否具有观察心、悲悯心与感恩心。
  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万物皆有灵性,就看我们是否能用心对待,如果我们用生命去滋养,就会遇见生命所对应的信息。写作,不是单纯地胡编乱造,也不是纯粹的文字组合,要的是你一颗真正圆融与豁达的心。
  小结:懂得了以上这些,写景状物类的随笔文就非常轻松了,只要我们把“情”或“理”与其结合,让其散发光芒,文章就OK了。
  提示:写景状物类随笔文,写作思路:
  温馨点醒:写景状物类文章三要素:文美、意美、画面美!
  总结(写景思路):
  审题→确定中心思想(炼意)→选材与观察结合(多方位、多角度、综合想象)→确定文章结构(安排好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开门见山式、故设悬念式、说明性的语言开头等。
  中间:要有对景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突出中心思想,综合运用拟人、比喻、排比、象征、对比等修辞与表现手法。注意写景的顺序安排。
  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主旨。
  当然,如果是考场作文,就无法再出去观察景物,一切景物的特征,得靠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和阅读进行累积,所以,观察与阅读,非常重要,得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让自己做到生活着,阅读着,观察着,幸福着……
  陈晓辉老师QQ号:112019031,欢迎喜欢“枫林絮语”专栏的同学加为好友。
其他文献
我对写作班的学生讲日本的作家村上春树。我说他对我们的影响,不是他的小说,而是他的一本精短散文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这本散文集把一个幸福的词带给了我们,这个词叫:小确幸。我们笔下的文字,更多的要展示的,正是这样的小确幸。  什么是小确幸?有学生不解地问。  我答,就是生活中那些微小的但确切的幸福。譬如,村上春树自己选购内裤,把洗涤过的洁净内裤卷摺好,然后整齐地放在抽屉中,这件微小的事,就让他感到一
期刊
引子:小的时候写作文,老师总是说我们观察得不好,用的意象不足,让我们去学古人。当时只知道照搬照抄别人用过的意象,长大后才明白,我们远离的其实是一份精细的心情。每到春来,还感受得到春意在心中的悸动吗?古人给我们留下这么多首春天的诗词,一点一点打开我们的心门,让我们的心都经历一次苏醒,我们才会恍然惊觉生命深处对光阴的柔情。  小的时候,我们就会背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
期刊
★马在松软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语中易摔跤。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与其给鱼一双翅膀,不如还鱼一池水塘。  ★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  ★姜是老的辣,笋是嫩的鲜。  ★高个子的人常常低头讲话。  ★指南针不等于目的地。  ★山溪的纯净,不是因为它不含沙土、碎石、残枝、败叶,而是因为它的通达、理性、无私和宽容。  ★时钟的庄严,源于齿轮间的精密。  ★两只大象
期刊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时,谁没有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烛,两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
期刊
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不论遇上好事坏事,也不分时间地点,一张嘴就是“没意思”。他自己是真的没意思了,也给别人扫了兴,弄得大家都很没意思。我有个熟人就是这样,平均每两句话总要带出一句“没意思”,一次开会讨论,有人为其统计,发言不到5分钟,他居然说了12个“没意思”。  干活,在他眼里肯定是第一件没意思的事。钱拿不了几个,官也不大,还得每天伺候人,看领导脸色,干着机械、重复、无聊的事情。而且还得按时上下
期刊
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者,人气作者,多次发表短篇小说于《最小说》杂志,写作风格凌厉多变。  1.有读者评价你的写作角度敏锐刁钻,不仅能精准地把握细节,而且笔下人物萌态十足,作品视觉感强烈,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因为《秘境之匣》涵盖了很多历史地理知识,写每一期故事前,我和编辑会收集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包括这一期故事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关系、当地气候、风土民情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
期刊
现在,火车站正是点灯的时候。  山上火车站的灯光,是成熟了的柿子的颜色,稍离远一点望去,会令人突然怀恋得要哭泣。车站上,长长的货车,像睡着了似的停着,已经有一个小时不动了。  靠着沿线路的黑栅栏,一郎早就在看那列火车。那关闭的黑箱子里,究竟塞进了些什么呢?也许,那儿装着想不到的耀眼的好东西……瞧,像那个时候的箱子……  一郎想起最近在文娱演出会上,看到的变戏法的箱子。变戏法的箱子,一开始是空的,可
期刊
自私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三分,伤己七分。  小镇的河边,一个12岁的男孩突然丢下自行车,飞奔着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小孩子掉河里了!”  这个男孩的呼叫,惊动了河岸人家。陆陆续续,河岸边围观的人不下几十人。其中有个叫严武的人,28岁,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大家都知道他水性好,就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他。严武有点儿不自在,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并没有下河救人的意思。岸边的几个老人急了,大声对着围观的几个青壮年
期刊
问:宫廷剧里宫里人有用冰块避暑的,请问冰块是从哪儿来的?  牛范儿(绿色建筑工程师)答:  采集冰块的时间:《诗·幽风·七月》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说明远在3000年前的商代,人们就在隆冬季节把冰块储藏起来供夏日用。  采集冰块的人员:周代设有专管取冰用冰的官员,称为“凌人”。《周礼·天官·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会设立专门的官吏
期刊
我最应该读书的年代是没有书读的。1966年,我11岁,十年动乱开始;1978年,改革开放,我23岁,本应大学毕业,这人生最应该读书的黄金十二年,我却完成了动荡不上课,随父母去干校劳动,在家待业,去农村插队,回城当工厂的人生旅程,自打小学四年级离开了学校,再没有机会系统地读过书。可我自幼酷爱读书,记得父亲有一天拿回一本书,淡黄色封面,上面印着《天演论》三个朴素大字,我磕磕绊绊地读了,基本上没读懂,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