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专业法学概论教学研究重点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h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大学生的公民价值意识不断增强。不断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公民价值意识,在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法律教育之间有重要的联系。近些年来,全国各大高校法学专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教育工作重点突出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公民价值意识,这是不可取。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学概论方面的课程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大学生在法学概论方面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的研究,认识了法学士在思想政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更好的提高法学概论教学疑难案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生;法学概论;法学课程;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270-02
  作者简介:刘峰江(1974-),男,汉族,四川乐山人,法学硕士,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民族法学、环境法学。
  一、引言
  近些年,法学专业学生越来越热衷司法考试,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法学职业精神的培养。各个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育虽己经取得了进步,然而大都把教育的重点都放在了专业教育,忽视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这就使得法学毕业生整体的职业素养不够优秀。党中央国务院也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加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希望通过对法学毕业生的调查,得到反结果,了解了法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情况,及法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更好的提高法学职业精神养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供客观、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法学生职业精神研究现状
  (一)思想政治素养较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治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很多人明明懂法却犯法,追求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素养不高,只有具有了较高的思想政治职业素养,法律人员才能在社会工作中做到不被利益诱惑,从而确保法律政治的高度纯洁。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重要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在法律工作中取得更好的进步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职业道德高尚.
  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每位大学生在法学课程中必备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职业道德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人员,必须处理好法学课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想要得到认可,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客观事实,公平办事,如果违背了这项原则,伤害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还有很多无辜的人。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人员,必须处理好法学课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想要得到认可,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客观事实,公平办事。
  (三)专业知识扎实
  对于法律专业而言,法律工作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求具有专业扎实的素质和素养。最仅几年,在一些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中也出现一些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对其专业的一个重要检测之一。所以,现在社会越来越多部门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多,这也是检测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思想政治觉悟要高,而且专业知识也要过硬,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胜任相关的法律工作。
  (四)法律信仰高
  罗伯特.N.威尔金的《法律职业的精神》中写到,“精神的东西会按精神的方式行进,而获得这一精神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崇尚它,只有崇尚才能根植于心,为灵魂所拥有。”法学生最需具有的职业精神便是对法律的信仰与崇尚。法学毕业生在本科受教育阶段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有两方面:包括基础层面上的素养,即法律思维的建立,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专业的法学知识体系,还有更高层面上的素养,即本身的德育水平,尊重事实,尊重法律,尊重社会。坚持诚信为人,坚持公平正义。
  三、法学生职业精神养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律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法学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教育的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在法学课程设置中很多大学没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法律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都是不可或缺的。和一般的工作者不同,大学生如果从事法律工作,必须具备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培养的能力。较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法学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人才的一把利剑,也是重要途径。通过最近几年发现,很多高校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地位。
  (二)学校落实法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到位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国家要想培养高水平的法律从业人员,必须制定专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通过走访中国的大学发现,很多高校没有落实法学的专业培养目标。法考试通过率,却忽略了对法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培养。从而造成了培养目标偏向专业法律人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法学生基本素质的好坏,必然会影响法律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明确培养法律人才这一目标,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多多给予法学生培养方面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三)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水平高低不一样
  最近几年,国内各大高校都在扩招教师,教师供不应求,所以在对教师质量选择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导致了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同样,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的大学教师虽然学历很高,但是政治觉悟不高,职业道德精神不强,相反有的大学教师虽然思想政治觉悟很高,但是文凭只是研究生甚至是本科,这一就出现了短板的现象。   (四)学生的主体性不强
  在中国,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主的应试教育摧毁了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学分中学生为了学分和考试成绩而学习,却没主动去思考和实践,尤其是对法学生而言,更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生活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法学士职业精神养成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专业课程中的地位
  和一般的工作者不同,大学生如果从事法律工作,必须具备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培养的能力。较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法学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人才的一把利剑,也是重要途径。通过最近几年发现,很多高校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地位。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每位大学生在法学课程中必备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职业道德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人员,必须处理好法学课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想要得到认可,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客观事实,公平办事,如果违背了这项原则,伤害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还有很多无辜的人。
  (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推进,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和措施。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的很多高校都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在成为大学生的必须课程。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法律素养及增加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感。通过改变法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首先,教学内容可以发生变化,大学教师可以根据法律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课堂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贯彻思想政治这一课程内容,而不是一味的关注大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法学课程的专业知识等;其次,是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大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课程本身而言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可以从带动课堂积极性方面入手。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最近几年,国内各大高校都在扩招教师,教师供不应求,所以在对教师质量选择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导致了教师队伍的教师至少要是博士生学历;其次,要限制大学教师的教学年限。同样,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的大学教师虽然学历很高,但是政治觉悟不高,职业道德精神不强,相反有的大学教师虽然思想政治觉悟很高,但是文凭只是研究生甚至是本科,这一就出现了短板的现象。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大学教师的入学门槛。例如,要严格限制大学教师的学历,大学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学教师。
  (四)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虽然法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进行素质提升,但是也离不开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法学生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进行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自我职业精神培养,把法学生职业精神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法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只有学校教师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对法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学概论方面的课程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大学生在法学概论方面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的研究,认识了法学士在思想政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更好的提高法学概论教学疑难案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通过调查表明,在开展法学课程教学中必须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法律情操,才能更有利于法学课程的学习和发展。不断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公民价值意识,在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Judith A.McMorrow美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养成[J].法学家,2009(6):20-30.
  [2]Judith A.McMorrow美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养成[J].法学家,2009(6):20-30.
  [3]杜志淳,丁笑梅.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述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3):157-160.
  [4]李克艳.<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基于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视角闭[j].法制与社会,2013(12):217-218.
  [5]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473530.htm?fr=aladdin.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12日,“安娜·高美雕塑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展出国际知名雕塑家安娜·高美(ANNA CHROMY)30余件雕塑精品及部分素描
期刊
[摘要]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对旧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基础知识教学、识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学科本位等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弊端进行审视和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音乐教育价值观 教学模式 基础
摘 要:本文从我国社会保险法适用标准明确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社会保险法适用标准对于社会保险法施行的意义,并且结合社会保险法适用标准明确过程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究社会保险法适用标准。  关键词:社会保险法;适用;标准  中图分类号:D922.1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262-01  作者简介:左芳(1973-),女,蒙古族,内蒙古人,研究生,内蒙古
Influence of the interiayer interactions on aggregates in Y-type Langmuir-Blodgett multilayers was inveshgated by using steady-state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
摘 要:现行排污权无偿初始分配不能促进企业小幅减排,以有偿初始分配取代无偿初始分配可以克服此弊病。为遏制囤积指标行为而设立的强制交易规则,在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建立后无实际效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排污权交易,会使特定区域污染较以前更重。  关键词:初始分配;强制交易;陕西排污权交易  中图分类号:F205;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261-01  作者
摘 要:本文研究焦点为带薪休假的法律问题,探讨了带薪休假法律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带薪休假法律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带薪休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263-01  作者简介:张中瑞(1981-),男,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本科,绥化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一、引言  中国梦体现人民主体
数学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数学复习课枯燥、乏味、无激情的现状出发,进行思考、探究,并对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提出建议。 Mathematics reviewing class is
[摘要]音乐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敢于探索、勇于质疑。然而,仅靠两节音乐课是不够的,我们也可以设计音乐课后作业,将我们的音乐课堂延伸至课外。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课 课外作业 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5-0125-01在许多人眼里,音乐课就是一门“副课
摘 要:辨认是一项常用的侦查措施,它在案件侦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辨认缺乏应有的规制,目前有关立法存在重大缺陷,亟需修改完善。本文针对我国辨认立法的缺陷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关键词:侦查辨认;立法;缺陷;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264-02  作者简介:许志(1966-),男,汉族,西北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