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择日搬家,收拾屋子。翻到一个从来没用过的墨黑的烛台,多少有点灰尘,想起它载着的好久好久之前的故事,依旧忘不掉他们,舍不得丢掉。
它墨的像一股遥远的风吹过,多少还承载着微妙的记忆:那时候,字典里还没有背包客这个词,不过我当时确实像一个落魄的背包客。
旅途那几年,是抱着一颗一支笔就能闯天下的心离家的。
正是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候,选翻山越岭的地方,找老树昏鸦的感觉,每天落日前最忙的一件事,就是敲响一些好心人家的门,借宿一个未知的晚上。经常在太阳已经沉了好久,空气中还凌厉着几丝风的时候,十里看不见烛光,百里瞧不见炊烟。
那日如此,倒也不介意依山傍水潦草地过一宿,只是恍然在山的半腰,看见了屋棚,是摇摇欲坠,但再简陋也好过一夜拿星星当被褥。
开门的是个男人,同意得果断,话不多,声音很大。
屋里太黑,看不见什么摆设,和男人搭话:点个灯吧,想写几个字记一下今天。
男人支吾了一会,看不见他表情,然后声音依旧果断:好,稍等。
在我面前放了一盏墨黑烛台,插了短短的一截蜡烛,擦了一星火花,一点烛光,暖亮了半边屋子。
男人并不苍老,但驼背。燃了烛,算是有光了,看见了面容,搭上了话跟他。
见我盯着烛台看。
男人说,烛台是爹留下来的,那时候他还小,家里是穷苦人,受不了当时官宦的压迫,在几个比较魁梧的壮士的吆喝下,他爹等一群农民就跟他们反了当时的衙役,半夜一把火烧的县衙大院通亮,几个人砸家搬舍的又随手捡了点便宜,他爹老实加害怕,又不甘心,拿了院亭中央的这烛台就跑。
当然,魁梧壮士和他爹一通人自然没捞着好下场,据说是各种说不出的行刑,他和他娘跑的早,没担下什么担子,后来就在这地方住了。
给他数数日子那时候帝国还没有被推翻。他对时代没什么概念,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年代,没见过枪炮,没听过厮杀,荒山野岭的就这么活着,安然现状。
再细看这烛台,相对这摇摇欲坠的屋子的确有点格格不入。通体漆黑,流光暗色,约有墨香,暗有荧光。烛火下似乎是金属的棱角,但猜不出具体是什么质地,不能说精致,但从我的角度看线条规理且很有韵味,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显然不知道被屋子的主人搁置了多久,点了蜡烛有了火的吐息,一缕一缕反倒让我这个背包客觉得很安静。
夜晚本来就是黑暗的,可是历史的智慧用烛燃了黑暗,用烛台承载光亮。说到烛台,三国有青瓷卧羊,西晋有匍匐卧狮,南北朝单双多管,荷花瓣莲,隋唐烛台碎花,明清景德永乐官窑传承。而上有弦纹长柄,柄端敞口碗型,碗中烛座,一点通明这样的烛台,也成了邻里百家的载具。
烛台这么走来,而历史就在它的承载下创造光,点亮光,折射光,或许是为了让躲在黑暗里的人感受光。
但我从来都不确定是否每个人都愿意接受光,就像这个屋子里,还有一个人,坐在烛光几乎照不到的地方。听到了她的咳嗽,我望向了传来咳嗽声的那片漆黑。
而男人,不说话,不抬头,也不看我,像一尊石像。
那片黑里的咳嗽声,若一枚九月的落叶那样,不知来自何方,摇曳着定格在这个陌生的屋子。或许,今天的黑本来就已经模糊了她时间和空间,偏偏我的到来点的这盏灯又乱了她的梦境和现实。这样的比喻在当时可能是不合适的,只是这盏烛台的记忆,用燃着光的方式告诉我,比喻得没错。
这盏不知道来自哪个年代的烛台,小心翼翼地诉说着这团弱的让人心痛的火花,执着地守候着这个男人和影子里那个女人的故事。男人依旧是石像,镶入了这个夜的静谧,与夜一起静谧的,还有女人的那一丝像渴望又像追求的目光。
她一动不动,凝望着这极近却对她来讲又是极远的光点。或许她只是在保持心灵与黑夜的对峙,也想像男人那样石像般融入这个夜晚。分明是看不到她的表情的,可就是在这快燃完的的烛光下,能感觉到那一边她传来的忧郁和伤感,蜡要溶尽了,我依旧写不下什么字,他们俩个却越发地像一枚钉子那样被深深地钉进夜里,无力去感受也不敢去感受他们的深度和锐利,我却又不甘心放弃想关注的故事。
烛台在没有了烛的时候,周围会像它那般漆黑,光开始奄奄一息。女人忽然动了,安静地动了一下,男人依旧不抬头,不说话,也不看我。显然,我的好奇与他的安若泰山,有着截然的反差。
她又安静地动了,我是看不到的,但屋子静得分寸丝毫,碎碎念念,可以捕捉得任何细微的触动,我知道下一刻就应该是迸发了。火终于要剖开这盏烛台的苍老准备离开,陈旧,闪烁,律动,冲击着他们俩个的故事,跟我说再见。
女人的影子终于动了,年纪很大,速度很快,笔直着,伸着手,像去拥抱自己的丈夫那般,急促从黑暗里冲到这盏烛台面前,抓了住最后的这零星火
花,像抓到了永恒的相见那般,烫,然后又骤然地以最自然的反射把烛台扔了出去,屋里终于黑得彻底
了。我两眼茫茫的一片,等适应了眼前的黑,看见模糊的影子,男人在抱着女人的影子,女人的影子像受惊的孩子。
男人声音依旧很果断:娘盲,看不见。我支吾着不知道怎么接话,有点惊吓。他扶着她到我看不见的地方:灯,不点了。不然她又要抓。
烛台应该是还在地上,没人去捡它,反正黑已经无声无息地把屋子吞噬了,或者说黑已经永远地把女人的光吞噬了。
所以男人才不点灯。
原来一个家的故事可以简单到这样,却又是一辈子。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过去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醒了。
醒的时候男人刚要丢掉那盏烛台。我跟他说:这么精致的烛台扔掉就可惜了。
男人说:娘不喜欢,留着也没多少必要了,丢了也断了我们俩的念想。
两个人晚上是从来用不到烛台的,最后的那点蜡烛,也在昨夜燃尽了,又忽然不扔了,说:好多年了,喜欢就送了。
忽然觉得,曾走了好多路,是想点亮自己,像烛台那样,能承载蜡烛,点一盏光明,用一点点自己的亮度和温度去接触在黑暗里的他们,想让他们看见光,想带他们走进光。可是,被黑暗吞噬了那么久的他们,原来已经开始拒绝光,恐惧光,哪怕希望是光亮的,也在心底里对光有了陌生感,更况且,我并不知道光是否对他们有利。
像男人那样,与其迫切地想给予正能量,不如安静地在他们身边陪着驱散负能量,像石像那样就行,至少,我一直在。
这样的石像,石像般的烛台,照亮了心里的黑。
它墨的像一股遥远的风吹过,多少还承载着微妙的记忆:那时候,字典里还没有背包客这个词,不过我当时确实像一个落魄的背包客。
旅途那几年,是抱着一颗一支笔就能闯天下的心离家的。
正是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候,选翻山越岭的地方,找老树昏鸦的感觉,每天落日前最忙的一件事,就是敲响一些好心人家的门,借宿一个未知的晚上。经常在太阳已经沉了好久,空气中还凌厉着几丝风的时候,十里看不见烛光,百里瞧不见炊烟。
那日如此,倒也不介意依山傍水潦草地过一宿,只是恍然在山的半腰,看见了屋棚,是摇摇欲坠,但再简陋也好过一夜拿星星当被褥。
开门的是个男人,同意得果断,话不多,声音很大。
屋里太黑,看不见什么摆设,和男人搭话:点个灯吧,想写几个字记一下今天。
男人支吾了一会,看不见他表情,然后声音依旧果断:好,稍等。
在我面前放了一盏墨黑烛台,插了短短的一截蜡烛,擦了一星火花,一点烛光,暖亮了半边屋子。
男人并不苍老,但驼背。燃了烛,算是有光了,看见了面容,搭上了话跟他。
见我盯着烛台看。
男人说,烛台是爹留下来的,那时候他还小,家里是穷苦人,受不了当时官宦的压迫,在几个比较魁梧的壮士的吆喝下,他爹等一群农民就跟他们反了当时的衙役,半夜一把火烧的县衙大院通亮,几个人砸家搬舍的又随手捡了点便宜,他爹老实加害怕,又不甘心,拿了院亭中央的这烛台就跑。
当然,魁梧壮士和他爹一通人自然没捞着好下场,据说是各种说不出的行刑,他和他娘跑的早,没担下什么担子,后来就在这地方住了。
给他数数日子那时候帝国还没有被推翻。他对时代没什么概念,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年代,没见过枪炮,没听过厮杀,荒山野岭的就这么活着,安然现状。
再细看这烛台,相对这摇摇欲坠的屋子的确有点格格不入。通体漆黑,流光暗色,约有墨香,暗有荧光。烛火下似乎是金属的棱角,但猜不出具体是什么质地,不能说精致,但从我的角度看线条规理且很有韵味,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显然不知道被屋子的主人搁置了多久,点了蜡烛有了火的吐息,一缕一缕反倒让我这个背包客觉得很安静。
夜晚本来就是黑暗的,可是历史的智慧用烛燃了黑暗,用烛台承载光亮。说到烛台,三国有青瓷卧羊,西晋有匍匐卧狮,南北朝单双多管,荷花瓣莲,隋唐烛台碎花,明清景德永乐官窑传承。而上有弦纹长柄,柄端敞口碗型,碗中烛座,一点通明这样的烛台,也成了邻里百家的载具。
烛台这么走来,而历史就在它的承载下创造光,点亮光,折射光,或许是为了让躲在黑暗里的人感受光。
但我从来都不确定是否每个人都愿意接受光,就像这个屋子里,还有一个人,坐在烛光几乎照不到的地方。听到了她的咳嗽,我望向了传来咳嗽声的那片漆黑。
而男人,不说话,不抬头,也不看我,像一尊石像。
那片黑里的咳嗽声,若一枚九月的落叶那样,不知来自何方,摇曳着定格在这个陌生的屋子。或许,今天的黑本来就已经模糊了她时间和空间,偏偏我的到来点的这盏灯又乱了她的梦境和现实。这样的比喻在当时可能是不合适的,只是这盏烛台的记忆,用燃着光的方式告诉我,比喻得没错。
这盏不知道来自哪个年代的烛台,小心翼翼地诉说着这团弱的让人心痛的火花,执着地守候着这个男人和影子里那个女人的故事。男人依旧是石像,镶入了这个夜的静谧,与夜一起静谧的,还有女人的那一丝像渴望又像追求的目光。
她一动不动,凝望着这极近却对她来讲又是极远的光点。或许她只是在保持心灵与黑夜的对峙,也想像男人那样石像般融入这个夜晚。分明是看不到她的表情的,可就是在这快燃完的的烛光下,能感觉到那一边她传来的忧郁和伤感,蜡要溶尽了,我依旧写不下什么字,他们俩个却越发地像一枚钉子那样被深深地钉进夜里,无力去感受也不敢去感受他们的深度和锐利,我却又不甘心放弃想关注的故事。
烛台在没有了烛的时候,周围会像它那般漆黑,光开始奄奄一息。女人忽然动了,安静地动了一下,男人依旧不抬头,不说话,也不看我。显然,我的好奇与他的安若泰山,有着截然的反差。
她又安静地动了,我是看不到的,但屋子静得分寸丝毫,碎碎念念,可以捕捉得任何细微的触动,我知道下一刻就应该是迸发了。火终于要剖开这盏烛台的苍老准备离开,陈旧,闪烁,律动,冲击着他们俩个的故事,跟我说再见。
女人的影子终于动了,年纪很大,速度很快,笔直着,伸着手,像去拥抱自己的丈夫那般,急促从黑暗里冲到这盏烛台面前,抓了住最后的这零星火
花,像抓到了永恒的相见那般,烫,然后又骤然地以最自然的反射把烛台扔了出去,屋里终于黑得彻底
了。我两眼茫茫的一片,等适应了眼前的黑,看见模糊的影子,男人在抱着女人的影子,女人的影子像受惊的孩子。
男人声音依旧很果断:娘盲,看不见。我支吾着不知道怎么接话,有点惊吓。他扶着她到我看不见的地方:灯,不点了。不然她又要抓。
烛台应该是还在地上,没人去捡它,反正黑已经无声无息地把屋子吞噬了,或者说黑已经永远地把女人的光吞噬了。
所以男人才不点灯。
原来一个家的故事可以简单到这样,却又是一辈子。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过去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醒了。
醒的时候男人刚要丢掉那盏烛台。我跟他说:这么精致的烛台扔掉就可惜了。
男人说:娘不喜欢,留着也没多少必要了,丢了也断了我们俩的念想。
两个人晚上是从来用不到烛台的,最后的那点蜡烛,也在昨夜燃尽了,又忽然不扔了,说:好多年了,喜欢就送了。
忽然觉得,曾走了好多路,是想点亮自己,像烛台那样,能承载蜡烛,点一盏光明,用一点点自己的亮度和温度去接触在黑暗里的他们,想让他们看见光,想带他们走进光。可是,被黑暗吞噬了那么久的他们,原来已经开始拒绝光,恐惧光,哪怕希望是光亮的,也在心底里对光有了陌生感,更况且,我并不知道光是否对他们有利。
像男人那样,与其迫切地想给予正能量,不如安静地在他们身边陪着驱散负能量,像石像那样就行,至少,我一直在。
这样的石像,石像般的烛台,照亮了心里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