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班长曹绪伟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ll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连队的技术骨干,长期扎根偏远的连队,刻苦钻研报务专业,多次在重大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被大家称为“五星”班长
  说起班长曹绪伟,那可是我们报务连的一面“旗帜”,他苦练报务专业,曾先后参加过6次演习,2次负责组织教练网演习。几年来,他身上的荣誉一大堆,还带领全班战友立了三次集体三等功呢。
  刚下连时,面对连队“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封闭环境,其他战友或多或少有抱怨情绪,曹班长却与众不同,整天乐呵呵的。当时曾有人问他:“这样落后偏僻的连队,能实现自己当兵前的梦想吗?”他的解释很简单也很朴实:“与其让环境适应你,不如你去积极适应环境,艰苦的环境往往更能出成绩。”
  曹班长就是这样钻进了业务里,而且一钻就是13年。因此,在同批报务员中,他第一个放单,第一个当班长。他的秘诀就一个字“练”——十遍、百遍、千遍地练。练腕力,手腕上绑个小沙袋;练速度,随身带个计时器;练精度,十遍不行不厌倦……
  “成为战斗英雄”,这是曹班长小时候的梦想。一次对抗演习中,对方采用大功率干扰设备对我方进行压制干扰、跟踪干扰与频段干扰。凭着对调制设备速度与无线频率变化规律的熟练掌握,他经过反复测试、推演,估算出对方干扰存在的空隙时间,积极出谋划策:各机动台站密切配合,佯攻扰乱分散对方注意力,虚实结合引诱对方进行干扰,优化人机结合在空隙时间里改频和抄报……最终,他的建议被报务参谋采纳,在演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因此荣立个人三等功。
  演习结束,在经验交流会上,别人问班长是如何想到这些抗干扰的“高招”,他告诉战友们说:“只要肯想肯钻,办法总比困难多!”
其他文献
老兵曹炳杰,虚岁30,皮肤黝黑、身板精瘦、双目如炬、走路带风。当兵11年,个头不高本领高,一身好武艺,人送绰号——“兵王”。  老曹,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尤其喜欢甄子丹,看到电影里他痛扁恶霸,觉得特别解气,就有了到部队一展才华的愿望。“兵王”起初叫“铁臂阿童木”。起因是他体重128斤,个头不大但全是肌肉。连队楼前那副杠铃,65公斤整,他每天饭前练几遍。“阿童木”因为铁臂名号更响。第二年,手榴弹一出
期刊
【个性写真】  她来自湖南小镇,性格直爽,做事干练,敢于挑战。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她怀揣梦想走入军营,成为了一名英姿飒爽的话务兵。在绿色军营中挥洒青春年华;在三尺机台旁被誉为“信得过的传令兵”;在欢声笑语中,与战友打成一片,共同进步。先后被评为优秀新兵,嘉奖一次,优秀士兵一次。  【魅力评语】  带着五彩梦,从军走天涯。你一身戎装,勇敢坚毅,工作兢兢业业,承担起一班之长的职责,把朵朵“
期刊
在喜马拉雅山腹、雅鲁藏布江畔,有一块被雪山和原始森林怀抱的“天边牧场”;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深处,有一群不爱红装爱武装的“80后”、“90后”女孩。  作为南伊沟的第一代女戍边人,她们在这里默默守护,静静绽放。她们是西藏边防总队林芝支队南伊边防派出所的官兵。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今年3月10日刚刚组建,是西藏唯一一个全部由“警花”组成的派出所。  车轮下的柏油路面,如同一条窄长闪光的带子,在雪
期刊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大漠戈壁,便彻底体会了“天空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百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景象。  从酒泉市到东风泉边防连,500多公里,我们走了七八个小时。当我的五脏六腑被颠得上下错位时,我的大脑也变得有些短路。“没有水只有风,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从1962年到2012年,整整50年,一支连队像钢钉一样牢牢铆
期刊
拉练的女兵100%是“90后”,她们率直而乐观,童真又自强,看似娇弱却韧劲儿十足……  新兵下连后,武警8640部队组织新兵进行了为期7天,行程150公里的徒步野营拉练。  此时的北方,天气未见暖意,早上6点整,我随拉练队伍在清冷的晨雾中出发。虽说经历过三个月的新兵连磨练,看得出来,队伍中的14名女兵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要背着20多公斤重的背囊走完全程150公里的路,她们不知道对自己来说这意
期刊
他用双手触摸冰冷的钢铁,30年如一日。  他用双手驯服的那一堆堆钢铁,是一发发随时有可能“要人命”的枪弹、炮弹和炸弹。  他说:“拆弹就是这样,随时在与死神进行着对视和较量。”  5月,笔者踏上西北高原,用眼睛和心灵触摸“西北拆弹王”陈林的精神世界,感受共和国“拆弹兵”的家国情怀。    10公里路,押运车走了整整50分钟  清晨,西北某高原小站。  “呜——呜——”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在空旷的原野响
期刊
一样又不一样,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北大保安队的印象。楼道里悬挂的规章管理制度和整齐的员工宿舍,有种深深的、熟悉的基层连队的烙印,连每名保安的站姿,待人接物的方式都透着浓浓的兵味,所有这些都让我感觉得到作为队长的王桂明对部队深深的眷恋。  自知之明,蜕变从军旅生活开始  1983年,王桂明在一个并不隆重的欢送仪式上坐上了汽车,成为了他们村唯一一个当兵的人。军旅对他来说,也许是种向往,也许是种解脱,抑或是
期刊
上小学时我学过很多歌曲,但记忆最深令我终身难忘的还是那首《妈妈的吻》。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音乐老师唱歌时伸长了脖子,满脸、满眼的深情。他说一个连自己母亲都不爱的人是不会爱别人的,定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为了能有出息,我们都很认真地学唱那首歌,心里却在暗笑他那滑稽的模样。现在想来,当时的我们还不能体会那种对妈妈的感情。  小时候的我,认为妈妈的爱就是:每次考试得了第一名,可以吃上几个只有家里来客或过年
期刊
没有高高矗立的岗楼,或许只是不起眼的平房一两间;不见车马枪炮,或许只有维修工具和生产农具;不闻嘹亮的军号和铿锵的步伐,或许只有默默的维护与坚守。这就是“夫妻台站”。  汽车穿过梁平县城,再驶过一条稍显僻静的马路,就来到了一座青砖灰瓦的“农家小院”——成空某场站近距导航台。叩开铁门,一名身着迷彩、精神抖擞的士官向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行的场站政治处主任李志宾介绍说,他就是近距导航台台长、四级军士
期刊
说起 “王大勺”,连队官兵就会笑称其为“胆小心细武艺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  “王大勺”是连队对炊事班长王少波的昵称,从当兵第三年就掌管了炊事班的大勺,这一管就是5年,厨师等级从初级晋升到了中级,但大家都说他比高级厨师都高级。官兵盘中餐的口味一天一个花样,大家见到王少波就说:“‘大勺’辛苦了!”每当此时,他都会笑呵呵地说:“为人民服务!”  “大勺”有个毛病就是爱骂人,看不惯浪费,看到有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