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其形成与强化自我意识,学习和巩固课程知识,以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把握事物本质,了解事物发展规律,同时,学生的研究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得以激发,提高学习兴趣,教师的职责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帮助。这是一种理想的学校教育境界,也是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现代教学理论 学校教育 教学研究 教师角色
  现代教学理论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首先是告诉大家“何为课堂教学本质”及“课堂教学所包含的最基本内容”,即“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现代教学的理念应该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为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而课堂中的教师则应看做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者,换言之,在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导师。我以为,对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堂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的,它符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时代需求。
  学校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崇高事业,旨在增强学生的自律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自主发展。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第一线的平台,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主、自強的品质的室内主战场。在这个平台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充分体会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心理素质,逐步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教学研究——学生主体发展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倾向于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注重学生对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而注重学生在每一次测验和考试中的分数,高分成了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个性几乎被抹杀,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是无从谈起。
  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不提倡这种“唯分数至上”的课堂教学理念,而是提倡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心灵感受到自由和解放,以促进学生心理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只有学生的心理随着学生的年龄及其所处的环境而逐步成熟和社会化,才能实现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不断增强。只有自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一旦产生,就会加倍努力学习,而一旦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就成了其下一轮学习新的更强大的动力,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学生便进入了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这就是现代教学基本理念中对学生课堂角色的定位,随着学生课堂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角色——学生自主发展的导师
  在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中,学生已从过去被动的“填鸭式”教学对象转变为主动寻求自主发展的课堂主体,那么教师的角色也就随之而发生了变化。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导师”。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是和学生课堂角色的转变相适应的。随着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的角色也从过去的课堂“大家长”变为配合和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导师。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导师,其含义有三。
  1.教师是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学业指导者。这是普遍意义上的课堂教师的一般角色,也是对传统的教师课堂角色的继承和发展。它不提倡教师课堂灌输,但保留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任务,只是这样的传授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标,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也要求教师具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帮助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的学习之外,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特殊的学习需求。可见,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课堂教学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已不仅仅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特殊的学习需求。对于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这既是动力,又是挑战。
  2.教师是学生心灵成长的抚育者。学生心理成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保障。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心理有困难的同学,热心开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抚育学生健康成长。现代社会,一方面,“独生子女”的心理的健康成长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已成为大家关注的新的焦点。虽然中小学一般都设有心理卫生室,但发挥的实际作用并不大。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他们应担负起关注学生心理变化,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任,使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引导者。学生个体内心世界的丰盈、知识的积累最终会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并自主发展,当然这还需要学生有丰富的个体社会经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成为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引导者。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关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上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道路。教师的引导包括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满足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平台。朴素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和培养。
其他文献
《化学通报》网络版(Chemistry Online)2006年第2期论文摘要[w013]高通量分离技术研究进展Advancement of High-throughput Separation Technologies李晓琳包建民*(天津大学
摘 要: 人文理念倡导的“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也是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理念。文章从这一视角出发,提出农村学校人文德育环境的创建意图和实施设想,并进一步探索人文环境创建对践行办学理念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 农村 人文德育环境 创建策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是以人为主体,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新的
介绍了近期研制的几种筛分机的结构及技术性能;看重介绍了直线振动细筛代替螺旋分级机的使用情况及对比;指出这是提高分级效率的一个途径。 Introduced the recent developm
高明的摄影师,大都善于抓取最能表达自己思想或感情的镜头,善于抓住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典型事例,将其拍摄下来.使读者从这一个画面(或照片)中,领略其丰富的生活或社会内涵。写
本文通过整理大量勘探及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茅口组灰岩岩溶分布规律,指出必须从断裂的力学性质及水动力条件及其相互作用才能说明地下水系统的形成。在研究矿区地下水动
在煤矿,虽然健康和安全标准已得到稳步的提高,但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生产水平,仍需寻求进一步改善健康与安全标准以及相应的技术。目前在采掘工作面的作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建设,具有优良的道德传统。但是,从当前的社会现状看,在许多层面上的思想道德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人认为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与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弱化不无关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下面我结合社会道德建设现状,就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拾道德、重建诚信是当务之急。  抑制道德滑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
摘 要: 在当今的时代,家长和教师都要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教育方法来引领孩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以情育人,以爱启迪心智,对孩子有信心、恒心,像陶行知那样给学生“四块糖”,以人格的魅力陶冶孩子的情操,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  关键词: 以情育人 以爱启迪心智 “四块糖” 人格魅力 信心、恒心  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大环境和学生的思想都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概述锚杆支护是矿山井巷及其它地下工程常用的支护方法之一。近几年来,用锚杆支护代替混凝土支护、木支护、金属支护、料石支护等的支护形式已越来越多。这是因为这种支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个重要概念,它一方面强调教育要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将师生的生活和经验纳入教学体系,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强调教育要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体系的共同构建者,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共同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