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备课方法转变刍议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lqw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如何全面发展。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先要备好课。教师在上课之前,总是要研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或教具、设计课堂练习等工作,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就成了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书面体现,是教师综合主客观情况进行教学艺术处理的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一份好的教案(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新课程标准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内容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体现课改新理念就必须改进备课方法,从备好一节课、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教学设计)着手。
  一、备课标,明确“教”服务于“学”
  新课标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新课标强调“教”服务于“学”,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课标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好教学的要求与尺度;只有充分理解课程目标,才能真正地理解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只有充分认识课程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课程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对课本内容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取舍,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为此,首先要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将行为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再根据三维目标、行为目标及其提示与建议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因为只有在真正读懂课标的前提下,在备课时才能有效地将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落实国家意志,体现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备教材,做到“教教材”为“用教材”
  传统的课程理念下,教学片面地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单纯地教“教材”,好教师的标准是会“教教材”。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创造性的交互活动,教材提供的是一个交互的平台,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好教师的标准是会“用教材”。其实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方式、一种途径,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进行对话的范本。教师要实现从会“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就必须学习研究教材、读懂教材、备好教材。
  备教材必须基于课本,忠于课程标准,并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对课本内容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再建,从而弥补其活动和过程的缺陷,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只有处理好教材才能有效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解决教材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备学生,注重“个性”与“差异”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备课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学生已有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经验?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哪种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有兴趣接受知识?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大家熟悉的,影响比较广泛的,最新的文化背景,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素材、案例等。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四、备教法,凸显“授人以渔”
  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工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做文章,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抓手。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至关重要。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要实现从重视教法研究到重视学法研究的转变。《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备课中,教师要善于从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实践、从回答问题向提出问题转变、情境讨论学习法等方面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都强调一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这种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师生对话,师生互动的演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传统的压抑的被迫学习转变为轻松、独立的主动学习。
  五、备练习巩固,达到“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呢?首先,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最后,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撰学教心得,讲究“反思而知改”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就备课而言,一节课无论教师备得多么充分,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的处理与设想的实施计划可能会出现矛盾,有些内容教者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也许会有更多的新感受,在教学中会觉得另一种教学方法可能会更恰当。“温故而知新”“反思而知改”,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以期做到更好。
  总之,教学设计及其准备工作是一项复杂、具有创造性和探究性特点的工作。学无止境,我们应当结合今后的教学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努力开拓新课改的实践领域。
其他文献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重点,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意蕴的新型培训方式。尽管许多教育专著对于校本培训进行了理论框架的构建和深刻的意蕴阐释,但是,对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校本培训仍然是新生事物,如何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应该是学校的领导者和广大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讨论的出发点:当前校本培训中存在
一、与地域特色相结合  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在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特征,会在本地人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就地取材、因势利导,让学生对地域特色的认同感更强烈,培植学生爱家乡之情感、强家乡之宏愿。  南皮,又名古皮城,历史久远,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众多志士仁人、贤达俊杰,如,唐代地理学家贾耽、中国
影响教学质量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程,课程作为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学校办学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基本建设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理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主干桥梁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
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此,不少教师试图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出这些要求,并根据这一理念组织课堂
农村劳动力转移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
随着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医学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转变医学教育的观念,改革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对我校原有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
郭青梅,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987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2004年11月,任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三小学校长。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思想观念多样化、教育内容和方法滞后、学生心理脆弱等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应该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立足以人为本,用科学理论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起来。初中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把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可以充分地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能以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地学好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平时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为了变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变课堂为学堂需求学生充分的预习  从平时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的实践看,品德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