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白”一词源于中国的传统绘画,借用到服装造型中指不完全的“形”。不完全的形,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是一种未完成和残缺的状态,让观者得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将其补充和恢复,从而大大提高知觉的兴奋程度。服装造型中通过残缺留白、布局留白、空间留白以及形体留白给人难以言传的妙感,以“无”释“有”,赋予服装造型深奥和巨大的可塑性,从而形成一种形神兼备、空纳万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服装造型、留白、形
中图分类号:F40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91-02
1.服装造型中留白的含义
“留白”一词源于中国的传统绘画,又称“空白”,雅称“余玉”。它指的是书画艺术创作中的画面的空白。这种空白可以给整个画面注入意境美,布局美,可以凸显画面中的主体。而空白则留给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留白被广泛地用于绘画、文学及音乐等领域中。在绘画艺术中的留白表现为部分与部分之间大块的空白区域,在音乐中是乐音之间的休止符,在文学作品中则以省略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一些空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停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空白和停顿,让观者得以发挥丰富的想象,为有限的形装填了宇宙般广阔的无限性。
本文将“留白”一词借用到服装设计与服装造型中,用以形容服饰艺术发展的更高级阶段——不完全的“形”。不完全的形,由于将完整形的一部分省略掉了,所以看上去会比较模糊。但是,只要这个模糊的度能够把握得当,对观者而言就能产生丰富的心理刺激。省略后的形,通过暗示的作用,可以将完整的形在人的眼中和脑海中明确出来。甚至有时候不完全的形的确定性比某些完整形的确定性还要强烈。事实上,有些形虽然是完整的,但看上去仍然是不确定的。观者对它无法理解,也无法有所作为。根据艺术心理学的观点,不完全的形,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是一种未完成和残缺的状态,这就很自然地会引起视知觉的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寻求形的完整性和简洁性。意思是,眼睛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一种对不完全的形进行补充进行恢复的倾向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知觉的兴奋程度。但是,这个将不完全的形补充完整的恢复过程是很复杂的,并且因人而异。
评价一个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艺术创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他们利用不完全的形的能力的高低。也就是看他们如何利用残缺的、未完成的形创造出更大的形式意味和刺激力。这里存在一个难点,那就是不完全的形是通过暗示的作用引起观者的视觉恢复,所以它不能是模糊不清的。它只能去除事物的某些相对不重要的部分,而将剩下的能代表事物本质的关键部分凸显出来。并且,在这个不完全的形中,还得有完形压强的存在。人的视知觉具有重建残缺对象的能力,它能够看到并不存在的,但是被暗示出来的东西。这就是利用想象从“无”中获得更多的“有”的能力。但是,这种从“无”中获得的“有”,并不是那么明确。并且,不同的人看到的这个“有”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由于历史文化、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的不同,对“有”的重建自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当他们观看这种未完成的形时,都会产生一种心理对应力。这种现象其实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人物的形象和特征,漫画家通过寥寥几笔就能把握住。马蒂斯关于人物的速写中,常常运用省略的方式,将人物的根本特征凸显出来。
2.留白在服装造型中的运用
留白在服装造型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分别是:残缺留白、布局留白、空间留白以及形体留白。
2.1 残缺留白
残缺是缺少、缺失、不完整的意思。在服装造型中可以表现为线的断续,廓形及图形的不完整,还有基本结构及部件的缺少。残缺是后现代的一种设计语言,它与希望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审美的统一。因为,不完整的事物是蕴含着希望的,它可以让人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如图1,服装的左右两前片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右前片相对于左前片好像没有完成一样。而左前片的领口处有断裂,也像是缺失了一块儿。如图2,很明显,服装造型的缺失表现在基本结构右袖及右口袋的缺失。当这样一些服装呈现于眼前时,人们就会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左右两片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是故意设计的吗?如果左右两片一样会怎样呢?诸如此类。残缺的形不断地刺激我们的眼球和大脑,这样的服装造型让我们感到妙趣无穷。
川久保玲可谓残缺美学的先导。1982年她推出的“乞丐装”,撼动了人们固有的服装观念,引领了破时尚、垃圾时尚的风潮,最终被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这一系列的服装没有丝毫亮度的色彩,色调阴郁暗淡,结构松垮,衣冠“不整”、袖长不一,外衣跟虫蛀一样布满孔洞,里子也露了出来,显出一种贫穷、邋遢的感觉,一反西方女装秀场上高贵、性感的作风。
这种破碎、肢解的设计思路在她后来的作品中也一直延续下来,都在强调不完整的状态,借由“缺”、“拙”来表现美。这种美基于心理之上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因而是具有动感的,是一种动态的美。
2.2 布局留白
布局留白,在服装造型中表现为细节设计的分布与安排,以及细节与整体造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视觉感知中,剩余部分用大片的空白来突出细节设计,同时给人以想象,呈现布局之美。
如图3,如果将整条长裙比作一幅画,那么在画幅中只画了前身处的装饰,别无他物。整条裙子用大片的空白突出前身的细节装饰,取得了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效果,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2.3 空间留白
服装造型的空间留白主要是指由服装造型的内空间产生的留白效果。这里要解释一下内空间的概念。服装造型的内空间包括服装与服装之间的空间,以及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服装造型的空间留白主要表现为服装与服装之间的空间留白。这种留白也可以产生好似未完成的效果,引发人们的猜想(圖4)。 服裝与服装之间向内凹陷的空间,好似具有雕塑中孔洞的效果。如图5,在这种类型的服装中,服装造型好似雕塑造型一样。向内凹陷的空间,有孔洞的效果和意味。在欣赏这样的服装时,观者好像看到了空间中的一种压力,涌进了服装造型的实体。这样的视知觉效果也是非常富有张力的。
2.4 形体留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留白的服装造型设计,不能忽视人体着装的作用,它指的是一种设计上的形体留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对于一种局部的、不完整的形式的刺激,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根据自己以往的审美经验,强迫大脑紧张地运转,产生一种使视知觉形式“圆满”的内在驱动力。继而引导人们的想象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将朦胧的形式补充完整,从而获得美感与动感。服装造型的留白艺术也是露出人体自然形体的留白艺术。
如何通过留白来突出人体主体呢?对这一命题,中外设计师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东方设计师们讲究通过对人体的隐藏来表达,比较含蓄婉约,而西方设计师则通过对身体的凸显来表现,相对于中式留白,这种方式则显得比较热情奔放。人们说旗袍是中国式性感的代名词,其绝妙之处在于简洁流畅的线条设计配合侧缝处的开衩,使得女性的身体部分被遮掩,但优雅的玉腿依稀可见,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图6)。中国唐代服装造型中袒领的设计,有一种“半掩”的效果,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粉胸半掩疑暗雪”,同样给人想象的空间。
晚礼服是西方服饰中很有代表性的礼服。西式晚礼服的性感,首先在于裸露的后背,然而,它的留白还有更微妙的一方面。从侧面看,顺着这样一个视线,从前倾的脖颈,到后背肩胛,再到凹进的的腰部,形成弯弓形的弧线,呈现出另一种刚柔相间的的美感。另外还有很多西方服装设计师和品牌,他们擅长根据人体,将面料进行分割裁片,并去除其中某些部分,或者将这些部分用透明的或肤色的材料取代,再进行缝制,通过这种方式来凸显女性优美的体型和身体曲线,留给观者理解、想象以及补充完形的空间。
范思哲品牌的礼服设计中,经常会用到上述方式,通过留白来凸显女性优美的形体。如图7,黑色晚礼服的整体造型贴合人体,展现了人体的自然曲线美。人体上半部有多处裸露和凸显,并且经过设计师的巧妙地设计,前身凸显身体的这一部分,形式优美,观者从中看到了充满动感的形和曲线,充满张力和律动。
服装造型中的留白,即不完全的形,可以给人难以言传的妙感,以“无”释“有”,赋予形式深奥和巨大的可塑性,从而形成一种形神兼备、空纳万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不完全的形迫使和引导观者,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发现和完成一些东西。观者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将不完全的形补充成完整的形时,便参与了作品的创作。艺术创作者越是给观者留有更多的发挥的余地,把他们拉入到创作的这个魔法圈子,观者能做的事情越多,就越能体会到那种创作的激动,甚至会挖空心思,用尽脑力去理解未出现的和模糊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者也成了作品创作的一部分,也是艺术创作的一员。这是一种后现代的创作方式,作品为艺术家与观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而且,这样的作品对不同的观者而言,经由他们的视觉构造出的样貌是非常不同的,此时作品则蕴含了无比震撼的张力。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刘元风.服装设计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关键词]服装造型、留白、形
中图分类号:F40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91-02
1.服装造型中留白的含义
“留白”一词源于中国的传统绘画,又称“空白”,雅称“余玉”。它指的是书画艺术创作中的画面的空白。这种空白可以给整个画面注入意境美,布局美,可以凸显画面中的主体。而空白则留给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留白被广泛地用于绘画、文学及音乐等领域中。在绘画艺术中的留白表现为部分与部分之间大块的空白区域,在音乐中是乐音之间的休止符,在文学作品中则以省略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一些空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停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空白和停顿,让观者得以发挥丰富的想象,为有限的形装填了宇宙般广阔的无限性。
本文将“留白”一词借用到服装设计与服装造型中,用以形容服饰艺术发展的更高级阶段——不完全的“形”。不完全的形,由于将完整形的一部分省略掉了,所以看上去会比较模糊。但是,只要这个模糊的度能够把握得当,对观者而言就能产生丰富的心理刺激。省略后的形,通过暗示的作用,可以将完整的形在人的眼中和脑海中明确出来。甚至有时候不完全的形的确定性比某些完整形的确定性还要强烈。事实上,有些形虽然是完整的,但看上去仍然是不确定的。观者对它无法理解,也无法有所作为。根据艺术心理学的观点,不完全的形,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是一种未完成和残缺的状态,这就很自然地会引起视知觉的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寻求形的完整性和简洁性。意思是,眼睛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一种对不完全的形进行补充进行恢复的倾向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知觉的兴奋程度。但是,这个将不完全的形补充完整的恢复过程是很复杂的,并且因人而异。
评价一个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艺术创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他们利用不完全的形的能力的高低。也就是看他们如何利用残缺的、未完成的形创造出更大的形式意味和刺激力。这里存在一个难点,那就是不完全的形是通过暗示的作用引起观者的视觉恢复,所以它不能是模糊不清的。它只能去除事物的某些相对不重要的部分,而将剩下的能代表事物本质的关键部分凸显出来。并且,在这个不完全的形中,还得有完形压强的存在。人的视知觉具有重建残缺对象的能力,它能够看到并不存在的,但是被暗示出来的东西。这就是利用想象从“无”中获得更多的“有”的能力。但是,这种从“无”中获得的“有”,并不是那么明确。并且,不同的人看到的这个“有”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由于历史文化、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的不同,对“有”的重建自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当他们观看这种未完成的形时,都会产生一种心理对应力。这种现象其实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人物的形象和特征,漫画家通过寥寥几笔就能把握住。马蒂斯关于人物的速写中,常常运用省略的方式,将人物的根本特征凸显出来。
2.留白在服装造型中的运用
留白在服装造型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分别是:残缺留白、布局留白、空间留白以及形体留白。
2.1 残缺留白
残缺是缺少、缺失、不完整的意思。在服装造型中可以表现为线的断续,廓形及图形的不完整,还有基本结构及部件的缺少。残缺是后现代的一种设计语言,它与希望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审美的统一。因为,不完整的事物是蕴含着希望的,它可以让人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如图1,服装的左右两前片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右前片相对于左前片好像没有完成一样。而左前片的领口处有断裂,也像是缺失了一块儿。如图2,很明显,服装造型的缺失表现在基本结构右袖及右口袋的缺失。当这样一些服装呈现于眼前时,人们就会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左右两片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是故意设计的吗?如果左右两片一样会怎样呢?诸如此类。残缺的形不断地刺激我们的眼球和大脑,这样的服装造型让我们感到妙趣无穷。
川久保玲可谓残缺美学的先导。1982年她推出的“乞丐装”,撼动了人们固有的服装观念,引领了破时尚、垃圾时尚的风潮,最终被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这一系列的服装没有丝毫亮度的色彩,色调阴郁暗淡,结构松垮,衣冠“不整”、袖长不一,外衣跟虫蛀一样布满孔洞,里子也露了出来,显出一种贫穷、邋遢的感觉,一反西方女装秀场上高贵、性感的作风。
这种破碎、肢解的设计思路在她后来的作品中也一直延续下来,都在强调不完整的状态,借由“缺”、“拙”来表现美。这种美基于心理之上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因而是具有动感的,是一种动态的美。
2.2 布局留白
布局留白,在服装造型中表现为细节设计的分布与安排,以及细节与整体造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视觉感知中,剩余部分用大片的空白来突出细节设计,同时给人以想象,呈现布局之美。
如图3,如果将整条长裙比作一幅画,那么在画幅中只画了前身处的装饰,别无他物。整条裙子用大片的空白突出前身的细节装饰,取得了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效果,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2.3 空间留白
服装造型的空间留白主要是指由服装造型的内空间产生的留白效果。这里要解释一下内空间的概念。服装造型的内空间包括服装与服装之间的空间,以及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服装造型的空间留白主要表现为服装与服装之间的空间留白。这种留白也可以产生好似未完成的效果,引发人们的猜想(圖4)。 服裝与服装之间向内凹陷的空间,好似具有雕塑中孔洞的效果。如图5,在这种类型的服装中,服装造型好似雕塑造型一样。向内凹陷的空间,有孔洞的效果和意味。在欣赏这样的服装时,观者好像看到了空间中的一种压力,涌进了服装造型的实体。这样的视知觉效果也是非常富有张力的。
2.4 形体留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留白的服装造型设计,不能忽视人体着装的作用,它指的是一种设计上的形体留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对于一种局部的、不完整的形式的刺激,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根据自己以往的审美经验,强迫大脑紧张地运转,产生一种使视知觉形式“圆满”的内在驱动力。继而引导人们的想象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将朦胧的形式补充完整,从而获得美感与动感。服装造型的留白艺术也是露出人体自然形体的留白艺术。
如何通过留白来突出人体主体呢?对这一命题,中外设计师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东方设计师们讲究通过对人体的隐藏来表达,比较含蓄婉约,而西方设计师则通过对身体的凸显来表现,相对于中式留白,这种方式则显得比较热情奔放。人们说旗袍是中国式性感的代名词,其绝妙之处在于简洁流畅的线条设计配合侧缝处的开衩,使得女性的身体部分被遮掩,但优雅的玉腿依稀可见,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图6)。中国唐代服装造型中袒领的设计,有一种“半掩”的效果,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粉胸半掩疑暗雪”,同样给人想象的空间。
晚礼服是西方服饰中很有代表性的礼服。西式晚礼服的性感,首先在于裸露的后背,然而,它的留白还有更微妙的一方面。从侧面看,顺着这样一个视线,从前倾的脖颈,到后背肩胛,再到凹进的的腰部,形成弯弓形的弧线,呈现出另一种刚柔相间的的美感。另外还有很多西方服装设计师和品牌,他们擅长根据人体,将面料进行分割裁片,并去除其中某些部分,或者将这些部分用透明的或肤色的材料取代,再进行缝制,通过这种方式来凸显女性优美的体型和身体曲线,留给观者理解、想象以及补充完形的空间。
范思哲品牌的礼服设计中,经常会用到上述方式,通过留白来凸显女性优美的形体。如图7,黑色晚礼服的整体造型贴合人体,展现了人体的自然曲线美。人体上半部有多处裸露和凸显,并且经过设计师的巧妙地设计,前身凸显身体的这一部分,形式优美,观者从中看到了充满动感的形和曲线,充满张力和律动。
服装造型中的留白,即不完全的形,可以给人难以言传的妙感,以“无”释“有”,赋予形式深奥和巨大的可塑性,从而形成一种形神兼备、空纳万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不完全的形迫使和引导观者,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发现和完成一些东西。观者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将不完全的形补充成完整的形时,便参与了作品的创作。艺术创作者越是给观者留有更多的发挥的余地,把他们拉入到创作的这个魔法圈子,观者能做的事情越多,就越能体会到那种创作的激动,甚至会挖空心思,用尽脑力去理解未出现的和模糊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者也成了作品创作的一部分,也是艺术创作的一员。这是一种后现代的创作方式,作品为艺术家与观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而且,这样的作品对不同的观者而言,经由他们的视觉构造出的样貌是非常不同的,此时作品则蕴含了无比震撼的张力。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刘元风.服装设计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