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话语体系之探讨

来源 :乐府新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NT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论述戏曲音乐的话语体系意义与价值;其次以话语体系为基础探讨戏曲音乐的演进与声腔流播,分析戏曲音乐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微妙关系;其三强调戏曲音乐语境与表演之互文性,探析戏曲文本、表演与观众话语体系的构成方式,解读从戏曲文本间性继而主体间性之转型过程与互文性的重要;最后提出研究戏曲音乐,不仅应重视戏曲音乐本体,也就是音乐的形态与风格特征,同时应充分理解戏曲音乐创作者、表演者之背景、思维与表现方法,而对于欣赏者(观众)的反应与接受度,也同时需要关注,也就是戏曲音乐的“话语体系”理论是多重主体论.期望本文能让戏曲音乐研究者、创作者、表演者在思维视野、实践方法上,进行深度的思考,从诠释与创作角度探究“话语体系”理论对于当代戏曲音乐发展之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电子管风琴演奏专业教育进入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已有近三十年历史,其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高等音乐院校本专业方向的生源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多元化的专业音乐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传统的“基础式”教育教学已不能满足高校对德才兼备优质生源与社会对德艺双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渴求,因此改革电子管风琴演奏专业的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在这一体系建设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重要内容,以期未来我国电子管风琴演奏专业方向的教学体系愈发成熟、完善.
周淑安教授于20世纪初成为第一批中国政府资助赴美国学习的公派留学生,在美国布拉津书院、哈佛大学等名校学习十余年后,毅然回国报效祖国投身于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她在声乐教育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培养出众多声乐演唱家、教育家等,而她在艺术歌曲创作中所获得的丰硕成果以及所构成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创作理念、创作风格、创作技法和创作情感以及艺术特色却鲜为人知.本文着重就周淑安教授在上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风格、技法以及在创作领域内所做的巨大贡献予以归纳和探赜.
乐谱是音乐信息承载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在西方早期音乐实践活动中,定量化的乐谱改变了人们的音乐信息交流和传播方式,使得人们长久以来口头即兴的演唱转变为基于文本的写作.本文力图站在传播媒介的视角,审视西方定量记谱法对音乐创作主体的和审美客体的自身形式的塑造,并反思传播方式的改变对西方音乐审美的影响.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时代音乐教育改革背景下,将中学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也能够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义务教育阶段,探索音乐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是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中学音乐课堂的角度出发,探析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情况,并提出了将两者有机融合的优化对策,以期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唐朝,一种将器乐、歌曲、舞曲相互结合为一体的多种乐段、多样节奏和音乐风格统一的艺术形式——唐乐舞盛行一时,它不仅在中国的各种传统音乐文化之中产生重要影响,也以唐朝为文化中心,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印度,甚至欧洲国家.关于唐乐舞的研究开端于20世纪30、40年代,岸边成雄是一位对唐乐舞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日本学者,他以其宽广深厚的文献学功底,广泛搜罗有关唐代音乐历史的文献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是岸边成雄探索古代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发展历史的一部专著.本文试以第一章《大佛开
沈岩记得,这是今年的第十次出差,第五次晚点,而且这次一晚就是四个小时.听到广播里航班晚点的信息后,他去了机场的书店,绕过那一堆成功学畅销书,买了一本文学杂志.文学杂志是这时代的古董,放在货架上少有人问津,但是他喜欢.
期刊
湖南花鼓戏是我国经典的戏剧种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及不同的流派和唱腔,学习和借鉴湖南花鼓戏中的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部分湖南花鼓戏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三首经典湖南花鼓戏唱段的演唱为例,从地方语言和部分润腔技巧的应用两个方面研究湖南花鼓戏演唱技巧,从而探索其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提升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性,为民族声乐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沈阳音乐学院在全国音乐教育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她的前身是延安鲁艺,为新中国培养了众多知名艺术家,是真正的艺术家摇篮,是中国音乐界一座丰碑林立的殿堂.今天沈阳音乐学院主办召开“首届中国戏曲音乐学术论坛”,这在全国音乐学院中是一件新鲜事,对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是一件大好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我7岁学戏,12岁考入辽宁戏曲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戏曲工作,曾主演过京剧、评剧一百多出戏,当过18年院团长,在文旅部、中宣部、中国剧
期刊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文艺思想的指导下,鲁艺师生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逐渐通过确立教育方针、建立进步的教师队伍、突出政治性的教育教学、执行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开启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有机融入艺术教育全过程的全新探索.在鲁艺,每一名师生首先要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创作者.这种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其日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中国文艺的摇篮.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也是高校的核心功能之一.在全民美育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应从现实出发,为社会发展培养优质人才,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作用,普及全民美育,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本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两剧一歌”为例,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美育实践、资源整合、美育普及等方面,对“两剧一歌”的服务社会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为高校实践剧目服务社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