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细胞在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中的表现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2621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对软骨细胞表现的影响。

方法

取3个月龄的山羊,分别造下颌骨髁状突纵行和横断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的1、3、6周对山羊进行颈椎脱臼处死,取两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及空白对照组的髁状突的软骨,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细胞数,以了解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细胞的增殖,使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剂以了解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软骨细胞的凋亡,探讨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之后髁突软骨内成骨过程之间的关系。

结果

空白对照组与两种骨折类型的细胞凋亡与增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种骨折类型的PCNA对比,横型骨折组(A组)为42.31%,纵型组(B组)91.30%,对照组(C组)95.74%,术后3、6周髁状突纵行和横断骨折两组的PCNA为A组51.61%、48.57%,B组82.93%、63.16%,C组93.02%、75.00%,TUNEL结果为术后1周A组66.67%、B组91.30%、C组77.27%;术后3周和6周A组69.77%、69.36%,B组86.67%、91.49%,C组77.27%、81.25%,关节髁状突纵行骨折细胞凋亡数要高于横断骨折,而细胞增殖数要低于横断骨折类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在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及软骨内成骨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骨折类型康复评估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Septin-9在人肾细胞癌(RCC)组织中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探讨Septin-9在RCC肿瘤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60例手术切除的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定量分析Septin-9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行CD105标志RCC的微血管密度(MVD),研究Septin-9在RCC中的表达及与MVD的相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无毒交联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无毒交联技术和纳米微通道切割技术制备明胶微球,随机取100个明胶微球为实验组和100个Embosphere微球为对照组,显微镜评价微球的形态和粒径。结果实验组明胶微球呈圆球状形态,粒径范围:30~1 000 μm,抽样粒径为(197.90±5.39) μm,粒径分布呈正态分布。对照组Embosphere微球粒径大小不均,粒径范围:100~700
目的观察肾癌患者外周血中斯钙素1(STC1)的表达及STC1在体外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5例肾癌患者及35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中STC1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5个STC1浓度组(0.0、0.4、0.8、1.2、1.6、2.0 nmol/L)体外对肾癌细胞GRC-1增殖的影响。结果35例肾癌患者中外周血STC1基因表达阳性例数为17例,阳性率为48.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建立小鼠双侧背部B16黑色素瘤与CT26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分4组,分别予以单独右侧肿瘤RFA、CIK治疗、两者联合治疗或未治疗对照,记录左侧肿瘤大小与小鼠生存时间。在B16移植瘤模型中分析各治疗组对侧肿瘤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数量,并检测浸润至对侧肿瘤内的CIK细胞的数量与表型。结果RFA与CIK单独治疗均
目的评价周期基因1(Per1)基因转染后过表达对胶质瘤细胞(C6)X射线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Per1基因转染至C6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er1基因在C6细胞中的表达,并给予X射线单次照射后,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结果X射线照射后,与转染空载体质粒组(20.8%)及空白组(19.5%)比较,转染Per1基因C6细胞(41.3%)凋亡率增加(P<0.01);与
近年来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开展,膝关节粘连的发病率呈现了逐渐升高的趋势。笔者通过Pubmed、CNKI、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进行分析总结。目前膝关节粘连的预防仍在研究初期,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治疗方面,尚未有满意的治疗方式。随着高分子材料技术和药物拓展的研究,以生物材料为载体,以药物为治疗手段,两者结合将有望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目的对肾动脉、尾静脉、包膜下3种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方式的归巢率。方法比较通过可复性左侧输尿管梗阻的大鼠模型(R-UUO)模拟临床急性肾梗阻的病变。4周龄雌性SD大鼠,无特定病原体(SPF)级,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采用经肾动脉、尾静脉、包膜下3种方式移植荧光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羰花青碘化物(DiR)-BMS
目的探讨胰岛素在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中的降脂作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入院时甘油三酯水平均>5.65 mmol/L。根据入院血糖是否大于10 mmol/L分为胰岛素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观察两组甘油三酯下降水平、腹痛消失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胰岛素治疗组在三酰甘油水平下降低于5.65 mmol/L、腹痛消失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可导致16 000人死亡。到目前为止,对于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仍不规范,缺乏精准、个体化治疗。本文以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免疫学的发展为基础,围绕膀胱癌的分子分型、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化疗敏感性及免疫靶向治疗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均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干湿重比(W/D)、氧化应激分子、炎性介质的含量及凋亡分子的表达量。结果I/R组、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中肺组织W/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