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应把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关系来研究——就美学对象问题同王一川同志商榷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近年来,主张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关系的人越来越多.周来祥同志亦持此见,并对之作过较为具体的论述(见周来祥《美学问题论稿》).王一川同志就此与之商榷(见本刊1985年第3期《美学对象不是'审美关系'》),明确表达了'美学对象不是’审美关系’的主张.诚然,在周来祥同志对审美关系的论述中,确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沿袭德国古典哲学从人的知(理智)、意(意志)、情(情感)三种心理因素出发划分认识、伦理、
其他文献
【正】 严复,这位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宣传和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同时,也系统介绍了西方的形式逻辑,特别是归纳法,并从“更革心思”
当母亲告诉我父亲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时,我呆呆地伫立在那间无窗办公室苍白的荧光下。虽然这对我来说并不意外,父亲在前年就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但我仍遭受了重大打击,我的生活被打
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法就是把学生作为中心,将对学生的行为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在教师行为示范的引导,通过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利用手、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26-01  所谓机制,就是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运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国早期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遵循着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即受到来自农业、工业和商业三方面力量的推动与促进,不过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与西方国家略有差异。  我们用城市化表示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兴起、扩展,城乡格局变迁及其影响等一系列社会现象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摘要:艺术的视觉平衡和空间的理解,是我们在艺术设计研究中的心理方向研究,在现代设计的思维中人的心理研究也是很关键的。视觉平衡与三度空间是我们设计方向注重的研究形式,也是我们从知觉经验中产生的物体的视觉概念和空间概念的研究。  关键词: 视觉平衡;空间概念一、 视觉平衡的艺术形式  视觉平衡是设计中的心理反映,对设计进行理论研究,离不开对设计心理的研究。在艺术设计过程
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
<正> 洁泯在《批评意识的变革》(《文艺报》第32期)一文中指出: 批评家评判作品的标尺总不能只是那几条空洞的原则,最好的标尺无过于比较。就作品说,比较
【正】 在陀斯妥耶夫斯基丰富的人格中,也许可以分辨出四个不同的方面;创造性艺术家,神经病人,道德家和罪人。那么,一个人怎么会形成如此错综复杂的人格的呢? 创造性艺术家这
摘要:教师职业应是一种具有专业素养与技能的专门的职业。教师作为专业人才,不但要具有专业职业所要求的各种教育素养与技能,更要具有不断更新的知识与观念的发展潜能。做一名专业发展型的教师是未来教师的职业趋势。在当前教育界比较倾向的对教师专业的解释是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具体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教育情意。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正> 一《文心雕龙》有《物色》篇,把“物色”作为景色,在刘勰以前就有了,象《文选·颜延年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物色指景色,已到日落桑榆的时候。把物色作为一个文论的命题来作专篇讨论,这是始于刘勰,在刘勰以前还没有人这样看重过物色,提出过这样的命题,更谈不上作专篇讨论了。因此,提出这一个命题来作专篇讨论,这是刘勰创作论的创见之一,是值得称道的。自从刘勰提出物色这一命题以后,萧统编《文选》,就把“物色”作为赋的一类,选了《风赋》《秋兴赋》《雪赋》《月赋》四篇。因此李善注:“有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