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20年,中国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最大接收国之一,外资是驱动中国经济长期强劲发展的一大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2004年起,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活动。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9%,由此跻身全球前五大外资输出国之列。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时表示,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如果这成为事实,在未来5年内,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位列全球三甲。同时,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超过自身吸收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流出国。
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有着多重动机。其一是为了获得境外战略性资源,特别是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由于传统的自然资源出口国与美国及其他西方经济体已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中国只能把寻找资源的目光投向非洲、拉丁美洲和俄罗斯,从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着手。此外,中国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较发达经济体寻找铁矿石、煤炭和石油等资源。
然而,将中国开展对外投资完全视为获取战略性资源,是一种错误的印象。在中国的OFDI中,三分之二以上流向了非资源领域。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中国出口商品及服务的重要市场。例如,在2012年,中国与自身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出现了下滑,而与非洲的双边贸易额却增长了30%以上。中国与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等金砖经济体的贸易额也有显著性的增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绝大多数是由国有大型企业完成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仍然较小。
目前,在海外投资方面,中国公司仍面临许多约束。其中包括缺乏人力资本、缺乏文化意识、监管和法律问题、劳动力市场差异,以及缺乏有效的国际营销网络。囿于这些因素,中国公司在与境外跨国企业竞争时就可能落于下风。
这些约束也解释了为什么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意愿弱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仍然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软预算约束方面,以及以优惠的银行信贷形式提供的间接支持。
如今所有大型国有企业都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实现了部分私有化,但它们仍然没有完全自负盈亏。大型国有企业在实现了巨额利润后,无需上缴国家。国企领导人有完全的自主权分配所有留存收益。
最赚钱的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享有极大的垄断权力。这使得它们能够积累起丰厚的垄断性利润,它们一般把这些资金用于从事高风险活动,特别是投资海外。
政府为国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提供的第二种支持,是为它们获得银行信贷大开方便之门,设定优惠的还款时间和利率条款。
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所做的投资并非全部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政府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引起了一些追根究底的讨论:中国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
政府的一个目标是帮助个体企业实现国际化,而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个体企业不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因而也就缺乏走出去的意愿。从这个角度考虑,就不难理解政府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实际上是互补的。
政府具有双重的目标:
一是赢得声誉和国际势力;
二是以合理价格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
中国正迅速朝着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方向迈进,为此必须在全球体系中建立良好的声誉,并确保自身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发挥影响力。如果在海外没有大规模投资,没有大批国家一流企业充当开路先锋,走出去的国家雄心就无从实现。
然而,这一国家目标不能单独依靠某一家企业来实现。而且,走出去的主体不可能是国家,而只能是各个企业。要求单个企业去实现国家雄心,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提供某些激励,因为企业本身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如果一个海外投资项目的利润水平不如国内的项目,企业就不会有走出去的动力。
对政府来说,企业走出国门所带来的好处,要大于企业固守本土市场的情况。为此政府必须提供某种确定的激励,使海外投资对企业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比如说,如果投资境外一家资源公司能够保证中国以合理(即未受人为操纵)的价格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那么中国会使用到这些资源的整个行业都将受益。而做出这项投资的企业本身却未必能够直接受益。
简而言之,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是由大型国有企业带头,而政府则以软预算约束和便利银行信贷的形式为国有企业提供支持。不过,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单纯是为了获得资源,也着眼于扩大市场和获取技术。由于近些年来出口变得更加困难,对外直接投资将成为未来中国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政府为企业提供的直接和间接的支持将渐趋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时表示,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如果这成为事实,在未来5年内,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位列全球三甲。同时,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超过自身吸收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流出国。
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有着多重动机。其一是为了获得境外战略性资源,特别是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由于传统的自然资源出口国与美国及其他西方经济体已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中国只能把寻找资源的目光投向非洲、拉丁美洲和俄罗斯,从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着手。此外,中国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较发达经济体寻找铁矿石、煤炭和石油等资源。
然而,将中国开展对外投资完全视为获取战略性资源,是一种错误的印象。在中国的OFDI中,三分之二以上流向了非资源领域。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中国出口商品及服务的重要市场。例如,在2012年,中国与自身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出现了下滑,而与非洲的双边贸易额却增长了30%以上。中国与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等金砖经济体的贸易额也有显著性的增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绝大多数是由国有大型企业完成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仍然较小。
目前,在海外投资方面,中国公司仍面临许多约束。其中包括缺乏人力资本、缺乏文化意识、监管和法律问题、劳动力市场差异,以及缺乏有效的国际营销网络。囿于这些因素,中国公司在与境外跨国企业竞争时就可能落于下风。
这些约束也解释了为什么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意愿弱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仍然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软预算约束方面,以及以优惠的银行信贷形式提供的间接支持。
如今所有大型国有企业都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实现了部分私有化,但它们仍然没有完全自负盈亏。大型国有企业在实现了巨额利润后,无需上缴国家。国企领导人有完全的自主权分配所有留存收益。
最赚钱的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享有极大的垄断权力。这使得它们能够积累起丰厚的垄断性利润,它们一般把这些资金用于从事高风险活动,特别是投资海外。
政府为国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提供的第二种支持,是为它们获得银行信贷大开方便之门,设定优惠的还款时间和利率条款。
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所做的投资并非全部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政府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引起了一些追根究底的讨论:中国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
政府的一个目标是帮助个体企业实现国际化,而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个体企业不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因而也就缺乏走出去的意愿。从这个角度考虑,就不难理解政府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实际上是互补的。
政府具有双重的目标:
一是赢得声誉和国际势力;
二是以合理价格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
中国正迅速朝着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方向迈进,为此必须在全球体系中建立良好的声誉,并确保自身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发挥影响力。如果在海外没有大规模投资,没有大批国家一流企业充当开路先锋,走出去的国家雄心就无从实现。
然而,这一国家目标不能单独依靠某一家企业来实现。而且,走出去的主体不可能是国家,而只能是各个企业。要求单个企业去实现国家雄心,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提供某些激励,因为企业本身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如果一个海外投资项目的利润水平不如国内的项目,企业就不会有走出去的动力。
对政府来说,企业走出国门所带来的好处,要大于企业固守本土市场的情况。为此政府必须提供某种确定的激励,使海外投资对企业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比如说,如果投资境外一家资源公司能够保证中国以合理(即未受人为操纵)的价格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那么中国会使用到这些资源的整个行业都将受益。而做出这项投资的企业本身却未必能够直接受益。
简而言之,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是由大型国有企业带头,而政府则以软预算约束和便利银行信贷的形式为国有企业提供支持。不过,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单纯是为了获得资源,也着眼于扩大市场和获取技术。由于近些年来出口变得更加困难,对外直接投资将成为未来中国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政府为企业提供的直接和间接的支持将渐趋减少,直至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