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环境与心理调适实践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与心理适应是少数民族学生就读面临的一个重要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将会使民族生产生厌学逃学的思想。研究认为,通过综合利用人本关怀、因材施教、文化熏陶、心理辅导、模块建设、“三自”教育等办法,可以使民族学生做到有效调适心理,尽快适应学校环境。
  关键词 民族生;环境与心理调适;校园文化;“三自”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2-0065-03
  1 前言
  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及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招收到甘肃金昌学习的学生,学校统称为民族生。对于年仅十八九岁(高中生仅十五六岁)的民族生而言,离开家乡到数百里、上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求学,首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对文化环境与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诸如文化差异、饮食习惯、高温炎热、思亲念亲、人员陌生、学习困难、生活寂寞等,心里承受着思乡之苦,身心承受着一定的学习与生活压力,因而在心理上容易出现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孤独离群、极端心理状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特别关注民族生环境与心理调适问题,让民族生安心学习生活,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多年来在民族学生环境与心理调适方面做了一定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同仁借鉴。
  2 人本关怀
  了解真实的问题 开学伊始,少数民族学生报到后,学校需通过学生处、总务处等处室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地了解,还可以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就是他们的亲人,就是他们在这里上学的依靠,另一方面也了解到他们的真实困境。
  介绍当地文化 为了让学生熟悉金昌,适应学校环境,学校组织专门民族学生见面会,根据学生现实存在的衣食住行具体困难,介绍金昌的商业网点、特色饮食、旅游资源,让学生熟悉金昌,进而热爱金昌,对当地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以使学生较快地融入当地城市。
  推介学校 开放校史展馆,介绍学校光荣历史;向学生介绍名师团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向学生介绍特色活动项目,让学生向社团靠近;向民族生介绍民族餐厅,让学生体会到熟悉的饭菜味道,使他们逐渐喜欢学校,产生对学校的向心力。
  提供与家庭的联系条件 刚入学的民族学生特别想家,尤其是在周末一部分当地学生回家后,这种感觉油然而生。所以学校设立“民族生家庭联系专线”,开放Wi-Fi,通过互联网视频等多种方式让民族生定时给家长汇报当地学习生活情况,体会家庭与学校的双温暖。
  3 因材施教
  师生“一扶一” 学校让一名教师对应辅導一名“特殊”民族学生,开展扶贫、扶弱、扶偏的“三扶”活动,成为民族生适应环境的最佳良药。扶贫主要是针对民族生家庭问题,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让民族生安心于上学;扶弱是针对民族生的弱科弱项给予强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导其订立人生职业规划,让民族生能够产生学习信心,坚定在这里上学的决心;扶偏是针对民族生在心理适应及遵守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像家长教育孩子那样来进行帮助与指导。
  生生“一助一” 让本班优秀学生一对一帮助一名民族同学,开展帮助熟悉环境、帮助学习、帮助进步的“三助”活动。帮助熟悉环境,就是在学校介绍的基础上,由当地学生介绍风土人情,熟悉当地生活环境、城市文明要求及新农村改革等;帮助学习,就是在第一时间解决民族生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对学习不产生畏难情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帮助进步,就是在优秀学生的引领下,让民族生的思想、学习、身心取得进步,纠正他们在纪律性、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师生“一扶一”、生生“一助一”活动使民族生与教师、同学感情笃厚。每逢传统节日,教师或学生带着民族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一起品味金昌美食,不是父子胜似父子,不是兄弟超越兄弟。
  4 文化熏陶
  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异地学校后,因金昌与他们原生活环境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甚至是“文化休克”。为了有效改善和缓解文化适应困难的症状,必须对其进行文化熏陶,逐渐用文化达到护理与修复的目的。
  观看少数民族教育展览 为了抚慰民族学生心灵,学校可以通过多方面努力,建立一个少数民族教育展室,收藏藏族、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民族特色民俗文化,以实物和图片方式展出;同时介绍金昌当地32个少数民族的部分民族风情,让学生在这里寻找共同的根,让民族生体会到家的感觉。
  坚定传播民族文化的信念 根据藏族、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依据民族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规律,尊重他们传统的精神追求和分析认识问题的思维标准,并积极引导他们在充分汲取中华文化丰富的营养过程中,发扬光大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把优秀文化在学生处等的指导下在当地由民族生选择性地进行传播,使他们获得应有的成就感。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每学年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并通过第二课堂给民族生创造机会,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充分发挥他们能歌善舞的艺术才能和优势,让其在各种有益活动中与汉族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了解,并在活动中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树立坚强的自信心,通过文化艺术的创作和表演在当地扎下根。
  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通过开设民族大团结课程,让民族习惯与风俗被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接受,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促进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使民族文化在校园更加丰富,让民族生获得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实践证明,通过文化熏陶可以有效安抚学生的焦虑、紧张、抑郁情绪,建立良好的自我意向,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跨文化交往意识。
  5 心理辅导
  民族生的问题不同于当地学生,他们获得帮助的渠道相对较少,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容易变成思想上的负担。学校必须针对民族生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及辅导工作。具体依据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性质,实行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普遍学生的共性问题 相应年龄段的共性问题,即与其他学生共性的、一般的诸如生命教育问题、青春期问题、爱情问题、职业规划问题、学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等,放到班级或年级中去解决。
  民族生共有问题 即民族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孤独问题、学校环境压抑问题、学习无助问题、生活卫生习惯问题、生活困难等,可以单独安排民族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和邀请部分领导教师做辅导报告。
  个性化问题 比如个别民族学生的暴力倾向问题、逃学厌学问题、上网成瘾问题等,则由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基础上开展跟踪研究与辅导。
  学校采取这种层次性的协同合作的组织管理机制,使民族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层次化、系统化,既保证了民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又保证了其在处理特殊问题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 模块建设
  为了有效解决民族生心理调适问题,学校需要用课程化的思维来确保工作的系统性。根据实践研究提出民族生十个心理调适模块,通过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有关处室开展教育,对民族生心理进行干预,促进民族生健康成长。
  模拟亲子沟通 借助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的帮扶关系或心理教师扮演父母,用心倾听民族学生倾诉,获知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困难、困惑。
  模拟牧马 在操场上或社会实践基地模拟放牧的情境,扬鞭牧马,唱山歌,让民族生放松心情。
  女学生的悄悄话 心理健康中心的女教师与民族生中的女学生说说悄悄话,教师告诉她这个阶段遇到的那些只能给妈妈说的话,引导女学生向“妈妈”说出心里话,解决青春期心理卫生及爱情当中的问题。
  消除生活习惯差异带来的困惑 民族生出生在草原,生活在帐篷、草地,卫生、生活习惯与城市居民有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矛盾重重。讓民族生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消除困惑,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纠正理念偏差 民族生遇到矛盾冲突,常常用“拳头”解决问题,谁是胜利者,谁就有发言权,“拳头就是法律”。这种错误的观念常常使他们走上歪路,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让民族生纠正错误观念,从内心消除不正确的认识,走向阳光。
  我们是同学 民族生时常觉得自己与汉族学生是不同的人,其他学生对他们有排斥心理。通过正确引导,做“排斥问题”的归因分析,让民族生与汉族学生一道游戏和建立“一助一”关系,消除心理障碍,建立同学之间平等、友善的关系。
  切断游戏 民族生闲暇之余多对手机游戏或网络游戏情有独钟,通过开展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游戏的毒害性,用合理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项目替代游戏,调整精神状态。
  我不退缩 民族生大多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入学成绩偏低),在学习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学校用榜样激励,师生“一对一”、生生“一助一”辅导帮助,让他们跟自己的过去比,发现自己的学习风格,形成自身经验,提升学习信心。
  我的优势 让民族生发现自己在这里上学的优势,发现自己在运动、艺术表现力、某些学科学习中的优势及就业优势,坚定求学的信念。
  我的人生规划 通过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调查,结合自身优势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需求,让民族生制订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付诸实施。
  通过心理模块课程建设与教育,从多方面影响民族生心理发展,加强学生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使他们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
  7 “三自”教育
  通过学校“三自”(自我激励——不断激发民族生的内在潜能;自主管理——重在增强民族生的主人翁意识,做好自身科学发展的规划;自主学习——重在提高民族生的学习力)特色管理理念在民族生管理中的应用,帮助民族生挖掘潜能,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学会调控情绪,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显著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英.分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38-39.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与英国国际合作办学,结合英国学分认定体系、BTEC职业教育体系及学分认定办法,研究高职工科类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中学分互认的策略,分别从学分互认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框架认同机制、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认定、课程内容认定、课程评价模式认定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探索一条可行的合作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关键词 合作办学;学分互认;高职;教育资源;工
摘 要 以安徽益益乳业顶岗实习为例,对实习过程进行全面介绍和总结,分析实习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提高企业专业实习质量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生物工程;本科高校;顶岗实习;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8-0134-03  1 前言  高校生物工程专业近几年发展可谓迅速,为用人单位培养理论基礎扎实,熟知工艺过程,具有实践经历,
各代表团团长,女士们、先生们:  第77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已准备就绪,明天上午就要开幕了。我对各位团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为中国教育装备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崇高敬意!  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自1980年开始举办以来,不断顺应时势变化,创新办展理念和办展方式,优化参展企业和参展商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势头,现已发展为全球教育行业规模最大、
摘 要 通过整合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相关学科力量,柑橘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已经建成。基地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设计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实习课程体系,同时通过举办讲座和示范会,提高基地所在地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果树研究;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专业课程分为文化课、职业素养课和专业能力课。专业能力课程包括文化课、基础课、综合能力和实务能力四类课程。其课程设置的思路:1)建筑岗位分析;2)职业能力分析;3)各项能力分析;4)确定专业课程。  1 职业岗位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向与建筑相关企业如工程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工程咨询机构、工程招投标机构、房地
摘 要 我国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探索发展“新工科”。从地方综合性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出发,提出通过立足区域经济,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协同 交叉 创客”互融互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闭环”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形成服务地方、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链条。并以河北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介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
摘 要 以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化建设为例,以打造温馨数字化育人环境为目标,在招生、迎新、教学、管理、研究各个环节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实现无线无缝校园漫游、无感知认证、信息平台节点多样化、“互联网 ”模式,建设成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智能化校园,在拓宽现代高等教育育人途径和手段,创新数字化校园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互联网 ;人文关怀;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 以网店客服课程为例,运用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理论,结合当前学习者学习日趋个性化要求,构建一个基于翻转课堂中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翻转课堂;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网店客服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43-03  1 前言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
摘 要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学前教育具有重大影响。以陕西省为例,在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师幼人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资源供给、教育方式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四点应对策略:对学前儿童人口和教育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优化幼儿教师队伍;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促进学前教育模式多样化。  关键词 全面二孩;学前教育;幼儿园;学前儿童;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
摘 要 盐城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材装备方向)历经30多年探索,已形成以建材装备为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毕业前数月即达到协议就业率100%,且主要面向建材行业大型央企与外资企业,持续保持供不应求。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建材行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61-03  1 盐城工学院过程装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