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在合理,贵在求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小说情节开展要合乎情理,令人可信,就要周全考虑情节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我的叔叔于勒》充分展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妙构思,在诸多细节方面作了必要交代,铺演情节具有合理性,令人可信,值得探究。
  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情节合理铺演
  
  莫泊桑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情节跌宕变化,既让人出乎意料,发人思考,留下想象空间,又合乎情理,符合故事情节发展规律与人物性格逻辑,充分展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妙构思,体现了务实求真的创作精神,很值得探究。
  
  一、“租开店铺”使赚钱发财合乎情理
  
  于勒曾经是“糟蹋钱”的败家子,不仅“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而且“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一部分”,结果菲利普只好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没想到,这个被看作“坏蛋”“无赖”的于勒,竟然在美洲“赚了大钱”。在菲利普一家看来,于勒发财很意外,即使是读者对此也会心存疑虑,而“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这一补充叙述才使菲利普深信不疑,也让我们茅塞顿开。
  莫泊桑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其作品不免摄入19世纪法国社会资本主义影子。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敢于冒险,容易发掘诸多致富渠道,以谋求与聚敛财富。在这样的社会与时期,一夜暴富完全有可能,何况于勒只是“赚了点钱”。“大店铺”、“很大的买卖”使于勒发财,完全合乎情理。
  于勒是被赶出家门而撵到美洲的,穷困潦倒会迫使他铤而走险,从而投机钻营与挖空心思去寻找维持生计的门路,饱受欺侮凌辱与穷困折磨的于勒,“租开店铺”而经商,会用心经营,不顾一切地赚钱,因而“赚了点钱”不是难事。于勒沦为水手,靠卖牡蛎为生,也说明于勒为了生存在作种种努力,中年租店经商而发迹入情入理。
  
  二、“发财写信”使盼赞于勒成为可能
  
  于勒是被家人打发到美洲去的,于勒是可怜的被遗弃的人。“特快号”船长说于勒“在哈佛尔还有发展”,自然是于勒自己说的,“不愿到他们身边”,因为他已穷困潦倒了。于勒让船长把他带回祖国,说明他并不是真的不愿意与家人相见。可以想象于勒一定想着有那么一天能与家人团聚,所以当初他在美洲发了财,给菲利普一家写信就不足为怪了。而正因为他发了财,先后写了两封信,改变了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使盼于勒、赞于勒成为可能。
  “我”家生活拮据,在小说开端以几件琐事作了渲染。父亲“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说明为了家庭菲利普工作很努力。“我有两个姐姐”表明人口多,负担重;“衣冠整齐”去海边“散步”表明菲利普一家向往过有钱人的生活。想急于改变家庭境况过上富裕生活是一家人的追求,而这仅靠父亲的努力是很难办到的。于勒给菲利普一家来信说他在美洲“赚了点钱”,“还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而且表示“发了财”就回来,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两次写信无疑给菲利普一家带来了福音,当然使于勒身价大增。因为于勒能改变菲利普一家命运,使他们过上有钱人生活,自然成了全家救星,盼于勒、赞于勒水到渠成。于勒当然成了“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试想,如果于勒没发财,抑或发了财不写信表示有福同享,盼、赞于勒等故事情节就无从展开。所以铺叙经商发财与写信这些情节,推动了菲利普一家盼于勒、赞于勒这些情节的发展。
  
  三、“爱慕虚荣”使旅途巧遇能够实现
  
  菲利普要模仿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故作高雅地请太太和两个女儿吃牡蛎,把爱慕虚荣表现得淋漓尽致。吃牡蛎一事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正是这虚荣心,才很自然地引出卖牡蛎的于勒,使情节逐步趋于高潮。
  是什么因素使菲利普一家与于勒得以旅途巧遇呢?归根究底,也是菲利普一家的爱慕虚荣,才使旅途巧遇得以实现。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看”。看似不经意的叙述,其作用却不可估量。这既写出一家子对上流生活的向往,而爱慕虚荣思想也暴露无遗,同时也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而促使一个公务员“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看中了二姐之后才有哲尔赛岛旅行”,“哲尔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一个法国人只要航行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一个邻国”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试想如果不慕虚荣,不经常炫耀于勒来信,则二姐婚事谈不成,当然哲尔赛岛旅行就无从谈起,而巧遇于勒也就不可能实现。层层铺叙使情节发展环环紧扣,使巧遇于勒顺理成章。
  于勒穷困潦倒,年老又流落异乡,被船长带回却又无脸回家,只好栖身船上;二姐婚礼后全家到穷人最理想的哲尔赛岛旅游,就必须乘船。菲利普全家很自然地上了船,很自然地在船上吃零食。在船上,作者又设计了“吃牡蛎”的情节,于是菲利普带着女儿、女婿走到那卖牡蛎的人跟前。这样,菲利普一家就合乎情理地与卖牡蛎的于勒在同一条船上相遇了。
  
  四、“旅途巧遇”使唯钱心理得到暴露
  
  “巧遇”是小说的高潮。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后的态度。菲利普发现于勒,先是不安、惊恐,不愿意也不敢承认这一事实,要妻子“亲眼”看看,并去向船长打听,得到证实后,菲利普脸色“十分苍白”、“煞白”,两眼“跟寻常不一样”、“呆直”、……而克拉丽丝则“吞吞吐吐”、“哆嗦”、“暴怒”……从不相信到自己去看清楚,再到最终证实,随着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变化,主人公那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一层层展开,得到充分暴露。菲利普夫妇的种种表现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盼、赞于勒是因为于勒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巧遇已沦为穷水手的于勒,让他们觉得于勒会拖累他们全家,所以“躲于勒”的情节自然展开。
  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描述,艺术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这一主题就是通过“巧遇于勒”,于勒沦为穷水手才得以揭示。于勒曾经有“花花公子”的恶行,因此而被打发到美洲去这并不能说明菲利普夫妇有什么过错,直至“旅途巧遇”于勒,我们才清楚认识到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虚伪、惟利是图。如果不能巧遇于勒,就不能展示菲利普心灵肮脏的一面,主题也就不能得以较好表现。由此可见,“旅途巧遇”匠心独运,使唯钱心理得到暴露,使菲利普夫妇的真实心理的暴露,这为小说主题的揭示作了较好铺垫。
其他文献
摘要: 书法教学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成了各个书法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在少儿书法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一个“情”字来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书法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少儿书法教学 情感 学习兴趣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少儿书法教学已日益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但是,纵观各个学校的书法教学,我们发现,由于操作及教学的偏颇,一方面难
摘 要: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其句子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重形合,使用大量关系词;而汉语重意合,多用动词。本文拟从英汉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和语态等方面分析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并讨论相关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英汉句子结构 比较 汉译对策    一、引言    翻译是人类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而句子是各种语言之间进
摘要: 在中国近代史上,严复作为一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他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首次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的翻译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中国翻译界百年不变的翻译原则和标准。然而纵观严复所留下的大量翻译著作及文字材料,我们却发现,这些译著里充斥着许多不符合“信、达、雅”翻译标准和原则的内容,用严复自己的话来说,他所采用的是“达旨”式译法。本文以《天
摘 要: FISHER确切概率法是双总体的比率假设检验的重要方法,也是数理统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现有的课本对该方法原理的介绍都过于简略,以致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该方法。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详细系统的证明,并指出了讲解该方法的要点,同时结合MATLAB程序实现该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实践证明,这种深入剖析且可视化的讲解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
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高中地理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我们进行教学反思时发现了有一些不足,如在同一个班级尝试新的教法、或者同一节课同一种教法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有时却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平时听课在欣赏他人精彩表现的同时,也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使每一节地理课有趣、有思、有得,在学习各种成功经验和方法的同时,有必要思考是什么因素使课堂不尽如人意。    一、冷场原因    教师的教(包
摘要: 本文就无线电通信技术——蓝牙的起源、简介和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无线电通信蓝牙技术起源简介应用    无线电通信技术与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传统的传输线有长度的限制,对设备摆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传输线太短,设备就不能离电脑太远;传输线太长,又得东缠西绕,麻烦且不美观。无线通信不采用传统电缆线,但就提供传
学习外语,其主要目标就是能与不同语种的活生生的人进行交往。听,作为人类言语交流的一种关键要素,在信息激增、全球交互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日语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对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说,听力确实更是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难关,相对于英语而言,国内更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学生主要依靠课堂上的机会进行练习,按照每周20课时来看,水平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为此,寻找有效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摘要: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途径。它以完成具体任务的欲望为动力,以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的成效,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本文客观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实施意义,同时提供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
摘要: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在战后的集大成之作。本文分析了《斜阳》中的主人公和子在身份及文化认同上的转型过程,来考察这部作品的神髓,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照。太宰治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希望寄托在和子身上,指出只有积极地去革命,彻底地摆脱旧的道德模式,才能获得新生。  关键词: 《斜阳》和子身份认同革命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1909—1948)晚期的代表作,发表于1947
摘要: 本文在理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6 2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概要阐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着重分析了传统课程模式下第一堂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第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并说明该设計如何体现上述的6 2原则。  关键词: 职业教育能力测评教学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