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外剂次疫苗有害吗?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强化免疫或者正确地应该叫做补充免疫的问题上,不少人存在着顾虑,如果已经完成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的接种,多接种了一次是不是有害?
  对额外剂次疫苗是否有害,其中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对补充免疫(强免)产生抵触情绪,有个别预防免疫领域专业人员正是利用这一点为自己捞取公知的资本。
  疫苗的剂次
  目前儿童应该接种的疫苗绝大多数是多剂次的,要在不同的月龄或者年龄分别接种几次。这样做主要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需要反复刺激以产生足够的免疫能力。
  剂次代表着什么?
  剂次代表多数人得到有效保护的最小次数。请大家看清楚,是最小次数,不是某位以专家自居的预防免疫领域专业人员用各种语言技巧像让你们认定的最大次数。既然是最小次数,多一次或者几次绝对不代表不安全,相反会更好,这一点下面还会再谈。
  在免疫接种的具体实践中,多接种剂次本来就存在着,并非补充免疫(强免)所特有的。比如乙肝疫苗,5%到15%的人在接种完3剂后没有抗体,应该再接种3剂,有30%到50%的机会出现抗体。如果再接种3剂还是没有抗体,才算无反应者。还有些疫苗有可能不能提供终身免疫,需要加强,比如百白破疫苗和老年人接种的肺炎疫苗。有些疫苗由于病毒变异,需要定期接种,比如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接种。
  之所以选择最小有效剂次,是因为免疫接种的对象是全体儿童,是一项花费巨大的预防医学工程,不仅有疫苗本身的费用,还有接种的费用,加上家长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还有中国特色的怕担当责任而不在同一时间接种多种疫苗的独特现象,并非不能多接种。
  接种额外剂次只因为补充免疫(强免)?
  补充免疫(强免)的一个“罪名”是导致那些已经按规定接种了足够剂次的儿童接种了额外的剂次。
  免疫接种是一项全民化的健康行动,而且是常年性的。和那些小国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很难做到全国一致地准确无误地按程序实施,在具体实施中难免有些不精确的情况发生,包括在补充免疫(强免)行动中没有必要地给一些儿童接种。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补充免疫(强免)所特有的,在常规免疫中一样存在。
  美国在常规免疫上要做得比中国好多的,但同样存在额外接种的情况。1997年对32000名19月龄到35月龄儿童问卷调查发现,其中只有53%的儿童按程序接种了所需的疫苗,21%的儿童至少多接种了一剂次。造成常规免疫多接种剂次的原因有几点,其中之一是因为幼儿要接种多种多剂次疫苗,不仅家长容易糊涂,医护人员也容易糊涂。这还是十几年前的情况,现在常规免疫的疫苗种类增多,这种情况有可能更严重。美国如此,中国可能会更严重,尤其是广大的非大中城市地区。
  这项研究指出,尽管存在高达20%的多接种,但没有发现对孩子有任何损害,是无害的
  这些研究还发现,高达1/3的儿童缺少剂次,没有按规定接种,这就是漏种,由于没有达到最低保护剂次,这些儿童是严重传染病的危险人群。有人说找到这些儿童,进行补种了,不是就不必进行补充免疫(强免)了吗?问题是如此高的比例,要花多大力气去找?是把每一个漏种的都找到容易?还是对于重点流行地区进行补充免疫(强免)容易?
  前者会消耗巨大的卫生防疫资源,其结果是不可能找到所有漏种者,从而无法达到目的。后者则能够更有效更节省地达到目的。
  在补充免疫(强免)行动中,重点地区的有些儿童不可避免地多接种一剂疫苗,但这种额外接种无害甚至是有益的,所换取的是能够尽快灭绝相关病毒,使得全球的儿童不必再接种,也使得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刺激出有效免疫力的儿童、那些免疫力减退的成人不再面临该微生物的危险,这样的行动难道不应该吗?这样造福今人造福子孙的行动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反对?说这种反对者在吃人血馒头是不是很贴切?
  剂次不是剂量
  有一句话“剂量决定毒性”,被人错误地用在疫苗的剂次上,不少人认为疫苗接种的次数多到某种程度,就有“毒性”了。
  剂量应该指的是每一次接种的量,如果一次接种的量安全,接种几次甚至很多次都是安全的。就和吃药一样,剂量是每次吃的,过几个小时再吃或者改天吃,相当一部分的药物被吸收或者排泄了,不能叠加起来算,否则没法长期吃药了。
  以前对疫苗接种剂次的顾虑,是考虑到如果儿童接种了太多种/次疫苗的话,是不是会造成免疫系统超负荷或者虚弱。2005年丹麦的一项对80万名1990年到2001年出生的儿童的大型研究,证明疫苗接种并不会增加患有其他传染病的风险,从而证明了多剂次接种是安全的。
  疫苗的其他副作用,比如接种麻疹疫苗后有5%的儿童会发烧1-2天,还有其他一些更不常见的。这些不良反应除了过敏性反应以外,主要在第一次接种麻疹疫苗时出现,第二次接种含有麻疹的疫苗后很少会发生,所以接种额外剂次的不良反应远少于首次。对于麻疹疫苗来说,接种肯定要接种,不良反应的风险在必须接种的第一剂的时候已经承受了,后面的剂次不良反应的风险极其微弱。
  反对补充免疫(强免)的某“专家”并不反对多接种疫苗,甚至鼓励,既然这样,为什么单单拿补充免疫(强免)执行过程中的那一小部分额外剂次说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他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影响补充免疫(强免),更会让不明真相的民众对疫苗产生整体上的抵触情绪,误认为疫苗接种越多越不好,对免疫接种造成深远的恶劣影响。
  额外剂次,身体怎么看?
  对于身体来说,疫苗接种是怎么回事?
  就拿乙肝来说,不接种疫苗的话就有可能通过自然感染的途径得乙肝,首先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的,其次后果不清楚,也许自愈,也许转为慢性感染。乙肝疫苗是人为地模拟了一次乙肝病毒的感染,不仅掌握了时间,而且掌握后果,和感染活病毒不同,乙肝疫苗的唯一作用就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的抗体。自然感染除了产生抗体外,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急性症状或慢性感染。因此乙肝疫苗接种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抢在乙肝病毒的前面。
  在此之后,如果乙肝病毒进入身体后,免疫系统就会发觉并将之消灭,同时对免疫系统也是一次激活,使得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更加敏感。再接种乙肝疫苗也同样会激活免疫系统。对于我们来说,接种疫苗和自然感染的区别是前者安全可控后者不安全不可控,但对于免疫系统来说,两者没有什么区别,都一样调动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的应激反应。
  疫苗所预防的病毒和细菌中的很多种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孩子们经常接触这些病毒和细菌,他们没有生病是因为疫苗保护了他们,这些自然存在的病毒和细菌对于接种过疫苗的免疫系统来说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补充免疫,这种“额外剂次”自然存在着而且次数更多,为什么偏偏认定主动的一两次额外剂次就有害?就不应该接种?
  一些疫苗接种后需要加强,就是在刺激免疫系统,这和补充免疫(强免)的额外剂次是一个道理,这种额外剂次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护,从这一点上说是有益的。
  为什么要做这种对于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必要的事?因为多接种一剂对于这些人来说是无害的,而且多接种一剂对于已经产生抗体的这批人来说,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护,所以不仅无害而且有益。
  在常规接种中,有不少儿童和上面这个例子一样,没有十分必要地接种了额外剂次,但这种额外剂次对他们是无害而且有益的。这种接种实践在全球范围已经推行了几十年了,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为什么偏要对补充免疫(强免)的额外剂次那么敏感?
  请那些对补充免疫(强免)有看法的人们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要反对一件对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都有益无害的事情?
  清醒吧!
其他文献
每年冬天天气转冷,村子里几个哮喘老病号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加重现象。刚入冬,老张的二儿子连续出现几次严重支气管哮喘发作,医生给他备用了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急性发作时好应急使用一次。  有天夜里11点,二儿子和家人抬着老张慌慌张张来到了医院。  “我爸突然发生哮喘病,还咯血。”二儿子说。  老张从来没有哮喘病呀,只是血压高,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最近他常有心慌气短的感觉,自以为是老了。就该如此。医
请普通的体育爱好者千万要放松心态,“认清形势”,不要经常拿自己和职业运动员“比较高下”。时刻记得:运动是给我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乐趣和健康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出门诊或者跟需要手术的患者在谈论病情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患者说这样的话:“XX运动员不是也得的我这种病吗?!为什么他那么快就上场比赛了?”“XX运动员受伤后不是也没有休息,还在继续比赛吗?我为什么就非得休息?”“XX运动员
近日,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克服紧张情绪的有效方法,即进行编织。  研究人员称,编织的过程与调节心理状态和思想的治疗过程很相似。研究表明,一周织三次毛衣的女性很少有严重的焦虑及沮丧情绪。与此同时,会织毛衣的女性还有极好的认知能力。  除稳定心绪外,研究人员认为,编织还可助治疗抑郁症并帮助摆脱疼痛。而如果考虑到编织品还能作为漂亮新颖的礼物赠送他人时,那么除保健功效外,编织还能给人们带来不少实际益处。(《中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美国有100万成年人有自杀倾向。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80萬人死于自杀。  自杀看起来好像是神秘又不可避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自杀是可以被阻止的。公开谈论自杀的念头,可以让他们远离可致命的自杀工具,如枪支。另外,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帮助。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称:“一定要确保你的朋友感觉舒适,可以开放地与你交流。可以问问题但不要做出判断,
日前,由一家咨询公司设计并分析处理的一份问卷显示,我们处理电子邮件的方式会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负面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日渐成为我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邮箱都会耗费大量时间。研究人员表示,电子邮件毋庸置疑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电子邮件会干扰你正在进行着的有压力的工作,打扰你的思路,更严重的,还会影响你的家庭生活。研究人员建议,在必要的时候再查看邮件,其它时
湖南师范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经过一系列试验发现,断食减肥,也要依靠肠道微生物。特定肠道微生物分泌的代谢产物可以把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细胞,轉化成消耗能量用于代谢的米色脂肪细胞。该研究不仅阐明了肠道微生物调控的断食减肥机制,还展示了断食对治疗肥胖相关的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良好效果。
《科学:转化医学》 2016.06.08  基因疗法为治疗遗传病提供希望,但是它的效率经常太低而没有治疗价值。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经基因修饰后对一种有毒药物产生抵抗力的肝细胞能够在活的小鼠体内选择性增殖,从而高达1000倍地增加转基因表达。这种新方法也可能用于骨髓、肠道、皮肤或肾脏组织中。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睡眠不足。有证据表明,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患上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心脏病、高血压、中风和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睡得晚并非必然导致体重指数(BMI)飙高,摄入热量最多或体力活动下降,但它与饮食质量较低,特别是吃快餐相关。这可能预示着在睡眠质量差和肥胖之间存在关联。(《医景网》)
巨细胞病毒IgG为阴性的女性在怀孕时要高度警惕此病毒的感染,孕期要注意卫生、均衡膳食,避免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并定期做好产检。  李小姐怀孕四个月了,一次在医院产检时,血液检查报告显示:巨细胞病毒感染呈阳性。  拿着报告单回去后,李小姐在网上搜了下巨细胞病毒感染,出来的结果让她开始忧心忡忡了:根据网上的信息说,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流产或死胎,就是说孩子即
“熟能生巧”可能是一个陈词滥调,但是纽约的一项新的大脑研究肯定了这一古老的理论。  在这项研究中,健康机构的研究者观察了专业芭蕾舞蹈演员的核磁共振成像大脑扫描图来测定学习的长期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第一周,在第七周想象已学习舞蹈期间初始学习和表演会引起大脑皮质区兴奋性增加。而在34周时,与第七周相比大脑皮质区兴奋性又降低了。“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功能呈现一个倒“U”的学习模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