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教与学哪有那么难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句题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学生平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虽然从高一开始,就做过很多题,讲过很多题,也系统地训练指导了,但六大类病句类型结合了具体材料,演化出千变万化的病句题,辨别起来就变得极其复杂。在平日学段测试中,病句错误率依然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学生在病句辨别方面,不仅缺乏系统的知识,而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辨别手段,更缺乏辨别病句的基本能力与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反复思考,研究学生存在问题的病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改变教学策略,从就题论题,让学生探究解决这道试题,改为深层次探究病句类型的准确判断,一点带面,深挖不会判断病句的根源——划句子与标志词,采取“练内功学会分析,提升成分划分能力,强化以典型标识词判断病句的意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首先将病句的六大类型压缩归纳成三大类,即语法性病句、语意性病句、逻辑性病句,这样,不但大大缩减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病句知识。针对学生结构性类型病句极易出错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回顾所学语法知识,句子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和他们一起学习划分句子成分,甚至从零做起,与学生系统梳理归纳:主、谓、宾、定、状、补等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并配上具体的各种典型句式,来强化句子的成分意识,提高句子成分划分能力。以便于更好地诊断病句中结构性病句——句式残缺与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问题。
  其次,让同学一起回想做过病句中具有特征性的标志性词,从各种病句中将各种标志词抽象出来,以标志词为抓手,来着眼有效、迅速,准确的分析判断各种病句。具体我们共同梳理六大类标志词:
  1、并列短语——和、或、并、顿号等
  2、介词——由于、根据、对于、对、据等
  3、关联词——不断而且、因为所以、不仅还、不是而是等
  4、两面词——能否、是不是、会不会等
  5、否定词——切忌、禁忌、避免、免除、禁止、防止、以防、预防等
  6、数量词——减少、不过、左右、大约等
  并共同归纳了每一类标志词出现要思考哪些相关病句问题。
  如病句中出现“和”首先考虑“和”是介词还是连词,容易出现歧义,特别是在句子开头出现时。如果“和”是表并列的连词,可以这样想:如果“和”连接的是表概念的名词,要考虑概念交叉的不合逻辑;如果“和”连接的是动词要考虑语序类病句;同时也要考虑“和”连接的相同成分是否会出现主谓、动宾的搭配不当等问题。
  再如在病句中看到关联词,要考虑三方面问题:1、关联词本身搭配是否恰当2、关联词与主语位置关系(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前)3、关联词引导的分句,是否构成关联词的相应关系。
  在讲完标志词后,配上相关病句习题,进行拓展练习时,学生都似乎练就了一双火眼晶晶。学生可以很好地按图索骥,快速准确的判断具有特征性的病句,而对个别没有特征词的病句,也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句子成分划分,查找病因了。
  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不但辨别的速度加快了,而且准确率也大大提高了。特别是帮助学生重拾了战胜病句题的信心。这样的结果也大大超出了我意料。
  这样的诊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我认为主要是原因这一做法体现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通过诊断找准了病因有的放矢,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采取了有效的方法,异地制宜,有效根除病根。又有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与学因为有针对性而达到了最大的优化。
  通过这一次病句教学,我感到一些难点内容的教与学,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之所以学生感到难,教师感到不好教,主要还是没有真正找到病根,没有找到行之有效,可操作的解决方法。如果教师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一些准确地诊断,多一些具体、灵活、务实、能调动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学生还有什么学好的东西哪?
其他文献
人生几何?苦乐相参。世事纷扰,是非无尽。生死有命,运不在天。愿志如一,不负初心。  祸福相生,因果报应。幸也不幸,成败相形。总会听到有人这样抱怨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他没有生在富贵人家?抑或是为何家里无权无势?总在感叹命运不公,为何偏爱他人,给予了他们所有的荣耀。其实,我一直认为,幸运与否全在自己一念之间。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海伦·凯勒,上帝没有给她健全正常的生命,她的出生就带着不幸,仿佛她是被世界抛弃的
期刊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风格特点、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再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进行情境导入式教学。让学生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进而濡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朗读为先,体验诗意  鉴赏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
期刊
一篇好的文章,除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外,语言生动形象也是不可少的要素。而中考考场上很多考生的作文,大量存在着语言贫乏苍白、枯燥淡味、缺乏感染力的毛病。怎样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呢?只有教给学生使作文语言亮丽起来的方法,才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真正进入美妙的境界。  一、善用修辞  精美的文章中多用修辞,高明的作家,无不是善用修辞的能手。  1.用比喻、拟人,可以使干瘪的句子生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期刊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会跟着学生着急。于是,语文课不停地写作收效却甚微,渐渐地,作文对教师而言成了教学中的硬伤,对学生来讲作文成了学习的软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克服望“文”生畏的心理,使学生知道写些什么,从何下笔,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并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教学时要倡导师生之间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训练中可从这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创新写作提供源泉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强化
期刊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时常有很多困惑,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信息世界的爆炸,使得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情商越来越高,从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这样的形势,如果教师还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按照一成不变的老方法来教学的话,不但在知识能力上远远追不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且很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同时也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产生危机。  那么,作为新时代
期刊
这是一本引发我理性思索的好书。作者以使命感的虔诚,深层次多角度的发现梳理并阐述了乡村教育的失落,以及乡村教育的人文理念和乡村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其中作者在著述中提出的乡村教育的断层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当乡下的乡村教育设计,扩而言之,我们的整体教育设计,实际上更多的就是一种‘逃离乡土’式的教育设计,乡村只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参照、补充,作为被城市所‘观看’、俯视的对象,乡村作为前现代的‘他者’、被排斥
期刊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构思适当的情节,紧扣所供材料,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途径。  常见的续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
期刊
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藏马子弟兵团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它由普通群众临时拼凑而成,前后服役仅一百余天,但却屡立战功,并被授予了“陈毅子弟兵团”的光荣称号。  一、消失的藏马县  藏马子弟兵团得名于藏马县,以其境内的藏马山而得名,县治所在地为泊里(今属青岛市黄岛区)。抗战后期,整个山东的形势错综复杂,有我八路军新四军的胶东半岛、沂蒙山区根据地和苏北根据地,还有青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