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问59分与60分差别有多大?若按算术运算,仅是一个“1”,可是这一分之差,对高考者或考研者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可能就是命运之差,天壤之别。“1”字竖在这里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或天河,哪怕你是创造奇才,或有领袖天资,但如果你的英语只考了59分而不是60分,那么你仍是考门之外的落榜者,像只得为这1分之差叹息不已,伤心落泪,因为录取线的“铁面无私”与“绝对公平”就在这里尽显其威。
《不会考试的发明奇才》一文报道了一位发明奇才戴戈的事迹。这个曾多次获全国科技发明大奖及几项国家科技发明专利而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曾被高中老帅斥责为“不务正业”。更让人难堪的是,当他搞发明时,会不时招来周围人的一些冷嘲热讽。在某些人看来,科技发明仅是“雕虫小技、旁门左道”,惟有高考才是“名门正宗、阳光大道”。面对这样一个氛围,要在发明上搞点名堂确实很难。不过戴戈是幸运的,他幸遇两位伯乐:一个是张锡昌,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党支部书记,一位是高建国,东南大学招生处处长。尽管戴戈的高考成绩离专业录取线还差20多分,但当两位伯乐看了档案,经过调查之后,几乎一致地说:“这个怪才我们要定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学生,如果被高考成绩卡住就太可惜了”。结果戴戈以最差的成绩挤进东南大学王牌专业,真是可贺可喜。
按着考试的统一标准,戴戈不是个好学生;可按照创造人才的标准,他却是个卓越小凡的学生。在东大7年中,他从没有考过好成绩,甚至有四五次不及格;在创造发明中,他则获得过很多奖励。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语6级考试我考了四次都没有通过。其实我英语水平不差,我做研究要看很多国外文献;我的专业英语也不错,用英语写论文,我可以像写汉语一样流利,但我6级就是考不过去。”研究生考试时,英语得了59分,差一点被退学,幸好张锡昌发现后,建议任课老师把59分改为60分,才幸免于被退学的厄运。
戴戈是幸运的,但中国的类似创造性人才又有几个像他这样有幸呢?
《东方早报》曾报道了一条启人深思的新闻。8年前,上海某一中学学生王楠子,被老帅视为“标准的差生”,还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作为典型的“调皮生”而被“软禁”,结果是无师问津,倍受冷落。无奈这下,其父亲只得设法让他到美国求学。8年后的今天,他成了个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为“不可多得的天才”。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王楠子显示了其出类拔萃的艺术天赋。在国内,他被教育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教育成年轻的天才,两种不同的结果,使得他的父亲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
透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禁要沉思:我们的人才评估标准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是考试型的还是创造型的?有人认为中国教育的精魂已不复存在。我们的教育充其实只能称为“教书”、“教考”,学生和老师都在这种统一应试的模式中被格式化成应试的机器。教育“病”得不轻,治“病”迫在眉睫。
教育何时走出这种“应试之框,选才之模”,已成为众多关心教育的有识之才的心中一块挥之不去的谜团。眼下举国上下已成浩荡之势的应试教育,大江南北臻趋千篇一律的选才模式,已构成了中国教育前所未有的巨大格局。在这种大格局中,人们的教育理念,思维方法,教学模式已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几乎形成了推之不动的巨大惯性。这种应试理念,这种选才模式,可以说在某些人身上已是浸入血质,渗入骨髓,要想在短期之内动摇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突破这种巩固已久的定势思维,绝非轻易之举,不仅需要国家自下而上的体制等各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更需要每一位关心教育,亲临教坛的教育工作者顿悟突至的理念突破与求真务实的自主创新。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最好的教育模式是没有模式。”然而,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却是要求“万山奔一溪,百鸟朝一凤”,所有的人都万山奔溪似地云集一处,朝拜高考这只“凤”,接受下篇一律的应试大检阅。在这里分数的高低,就是身份的高低;尊卑贵贱在此一显,泾渭分明,赢者得意,败者落魄。由此导致教育理念与评估的分值化、功利化,模式化,以致庸俗化。更糟糕的是这种应试格式化的教育结果是:一边是造就了身怀考技,擅长应试但却缺乏独立个性,不善创新的“模特”型人才;一边是埋没且扼杀了具有个性,擅长创造的“另类人才”。曾被媒体报道过的几位“中国神童”,如宁铂、魏永康等,其后来的艰难之路,不能不说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关。在国内曾被捧为顶尖人才的高考状元,在国外却是不怎么稀罕。哈佛大学就曾把165个“高考状元”拒之门外。香港几所大学于去年也曾在面试时拒收了内地好多的“应试状元”。为什么拒收?要么是特质能力欠缺,要么是社会责任感不够,要么就是品德素养欠佳,还有“学雷锋精神”不够等等素质不合格的种种情况。
我想,假如爱因斯坦出生在中国又接受现在的应试教育,能否成为后来举世闻名的大爱因斯坦?要是毛泽东接受当今教育,他能否突显其卓越非凡的领袖才能?要是杨振宁等几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直在本国接受教育,情况又会怎么样?
东南大学敢于突破陈规,不拘一格选人才,率先实施“自主招生”,让我们看到了教改上空的一道曙光。欣闻2007年大学招生有重大改革,各大学实行“自主招生”,也许“应该教育”要向我们道别了,“无模教育”即将来临,惟愿如此。
《不会考试的发明奇才》一文报道了一位发明奇才戴戈的事迹。这个曾多次获全国科技发明大奖及几项国家科技发明专利而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曾被高中老帅斥责为“不务正业”。更让人难堪的是,当他搞发明时,会不时招来周围人的一些冷嘲热讽。在某些人看来,科技发明仅是“雕虫小技、旁门左道”,惟有高考才是“名门正宗、阳光大道”。面对这样一个氛围,要在发明上搞点名堂确实很难。不过戴戈是幸运的,他幸遇两位伯乐:一个是张锡昌,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党支部书记,一位是高建国,东南大学招生处处长。尽管戴戈的高考成绩离专业录取线还差20多分,但当两位伯乐看了档案,经过调查之后,几乎一致地说:“这个怪才我们要定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学生,如果被高考成绩卡住就太可惜了”。结果戴戈以最差的成绩挤进东南大学王牌专业,真是可贺可喜。
按着考试的统一标准,戴戈不是个好学生;可按照创造人才的标准,他却是个卓越小凡的学生。在东大7年中,他从没有考过好成绩,甚至有四五次不及格;在创造发明中,他则获得过很多奖励。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语6级考试我考了四次都没有通过。其实我英语水平不差,我做研究要看很多国外文献;我的专业英语也不错,用英语写论文,我可以像写汉语一样流利,但我6级就是考不过去。”研究生考试时,英语得了59分,差一点被退学,幸好张锡昌发现后,建议任课老师把59分改为60分,才幸免于被退学的厄运。
戴戈是幸运的,但中国的类似创造性人才又有几个像他这样有幸呢?
《东方早报》曾报道了一条启人深思的新闻。8年前,上海某一中学学生王楠子,被老帅视为“标准的差生”,还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作为典型的“调皮生”而被“软禁”,结果是无师问津,倍受冷落。无奈这下,其父亲只得设法让他到美国求学。8年后的今天,他成了个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为“不可多得的天才”。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王楠子显示了其出类拔萃的艺术天赋。在国内,他被教育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教育成年轻的天才,两种不同的结果,使得他的父亲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
透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禁要沉思:我们的人才评估标准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是考试型的还是创造型的?有人认为中国教育的精魂已不复存在。我们的教育充其实只能称为“教书”、“教考”,学生和老师都在这种统一应试的模式中被格式化成应试的机器。教育“病”得不轻,治“病”迫在眉睫。
教育何时走出这种“应试之框,选才之模”,已成为众多关心教育的有识之才的心中一块挥之不去的谜团。眼下举国上下已成浩荡之势的应试教育,大江南北臻趋千篇一律的选才模式,已构成了中国教育前所未有的巨大格局。在这种大格局中,人们的教育理念,思维方法,教学模式已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几乎形成了推之不动的巨大惯性。这种应试理念,这种选才模式,可以说在某些人身上已是浸入血质,渗入骨髓,要想在短期之内动摇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突破这种巩固已久的定势思维,绝非轻易之举,不仅需要国家自下而上的体制等各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更需要每一位关心教育,亲临教坛的教育工作者顿悟突至的理念突破与求真务实的自主创新。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最好的教育模式是没有模式。”然而,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却是要求“万山奔一溪,百鸟朝一凤”,所有的人都万山奔溪似地云集一处,朝拜高考这只“凤”,接受下篇一律的应试大检阅。在这里分数的高低,就是身份的高低;尊卑贵贱在此一显,泾渭分明,赢者得意,败者落魄。由此导致教育理念与评估的分值化、功利化,模式化,以致庸俗化。更糟糕的是这种应试格式化的教育结果是:一边是造就了身怀考技,擅长应试但却缺乏独立个性,不善创新的“模特”型人才;一边是埋没且扼杀了具有个性,擅长创造的“另类人才”。曾被媒体报道过的几位“中国神童”,如宁铂、魏永康等,其后来的艰难之路,不能不说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关。在国内曾被捧为顶尖人才的高考状元,在国外却是不怎么稀罕。哈佛大学就曾把165个“高考状元”拒之门外。香港几所大学于去年也曾在面试时拒收了内地好多的“应试状元”。为什么拒收?要么是特质能力欠缺,要么是社会责任感不够,要么就是品德素养欠佳,还有“学雷锋精神”不够等等素质不合格的种种情况。
我想,假如爱因斯坦出生在中国又接受现在的应试教育,能否成为后来举世闻名的大爱因斯坦?要是毛泽东接受当今教育,他能否突显其卓越非凡的领袖才能?要是杨振宁等几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直在本国接受教育,情况又会怎么样?
东南大学敢于突破陈规,不拘一格选人才,率先实施“自主招生”,让我们看到了教改上空的一道曙光。欣闻2007年大学招生有重大改革,各大学实行“自主招生”,也许“应该教育”要向我们道别了,“无模教育”即将来临,惟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