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新探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gge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是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因此此类高校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文章对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104-03
  Abstract: Leading the transition of some ordinary universiti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s the strategy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goal of training for student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differs from that of ordinary universitie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fore the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different. This paper analyses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 and proposes a new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better applied to student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Keywords: teaching goal;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一、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在一些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定位为必修课。这门课的授课对象既有注重实操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又有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和向应用技能型高校转型的本科院校的学生。
  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教学内容涉及外贸业务的众多不同层次的环节,主要包括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三大环节。此外,合同中涉及的包装、价格、运输、保险、仲裁、检验和索赔条款包含大量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点繁琐且彼此独立。
  (二)教學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商务谈判知识、商务函电写作知识、出口报价知识、合同条款知识、进出口流程知识和单据制作知识;能力目标包括价格核算能力、进出口交易磋商能力、进出口合同签订能力和进出口合同履行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现有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大量已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院校积极地开展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主要有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拟公司教学法和软件教学法。
  三、教学方法新尝试
  (一)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目前,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学校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主,这些院校是以职业型人才培养为主,注重学生技艺、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能够直接开展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而除了高职高专院校,还有大量的本科高校开设该课程。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設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要比高职高专培养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又较普通本科教育人才有更强的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对于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的本科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有针对性的采用区别于职业教育的不同教学方法。
  (二)课程设计理念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琐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又要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就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身份的转变,以导师的身份来组织、引导大家学习,将知识传授从静态变为动态。
  作者结合对现有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比较总结,并根据以往教学效果的分析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本科院校教师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部分时,多以合同条款来构建课程知识框架(这也是教材普遍的章节安排),按条款逐项讲解理论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能学到价格条款中包含的贸易术语知识和价格核算知识、支付条款中的国际结算知识、运输条款中的运输方式知识、保险条款中的保险种类等理论知识,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会穿插的讲解国际贸易法规和惯例。这种教学方法能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符合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但理论知识如讲得过细就会占用很大一部分教学时间,挤压了实践教学的课时,再加上理论部分知识点关联性不大,具有碎片化特点,完全依靠教师讲授的方式授课即占用较多课堂时间又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本科生应该具备的自我探索知识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因此,作者吸取了现有创新教学方法的优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将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融合,同时,为了让学生储备好实践教学中所需的知识,改变了完全以合同条款作为主线的授课内容安排。在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很多高校已采用了软件教学的方式。好的外贸教学软件具有较高的仿真效果,能实现学生对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全程体验和反复练习,对于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为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这样的软件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是软件的内容是设置好的,只要学生按部就班的照着实训手册的说明进行操作就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会限制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偏离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动手能力强但又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学生的目标。因此,作者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了模拟公司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   (三)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理论教学以“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为主线,这三部分构成三个一级项目,再将每个一级项目的知识分解到若干个二级项目中,各二级项目有相应的任务内容。同时,教师编写了项目指导书,包括了任务背景、任务内容、任务要求以及知识准备。为了能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相结合,课程引入了一家家具生产企业的真实案例,以这家公司的实际情况作为每个项目的背景,同时设置了“李青”这样一个外贸员的角色,每个二级项目都以这名外贸员在家具出口业务中要完成的一项工作任务作为背景。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每个项目开始之前先由指导教师发放项目指导书,按照课前小组自学和讨论、课中教师理论教学和课后小组任务执行的过程完成教學任务。项目的内容安排打破了过去先讲合同条款再讲合同履行流程的授课顺序,将合同条款中包含的基础知识融入了到合同执行流程中,先在“合同签订”项目中让学生对合同条款有整体的认识,再在“合同履行”项目中分别讲解各条款中术语的含义,以及如何根据包含不同术语的条款来履行合同。
  实践教学采用了模拟公司法,为了能让模拟的效果更逼真,在模拟过程中产品和市场是真实的,因此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产品的国内卖家和国外买家,以促成双方达成交易为模拟目的。
  由于各组学生的能力不同,及國外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不可能每组学生都能到达合同签订这一阶段,这样就没法完成后续的合同履行过程,整个实践过程是不完整的。基于这样的限制因素,同时为了让学生熟悉合同履行流程,因此要求学生在报告中阐述贸易术语、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的选择理由,并根据选择结果画出业务流程图。对于已达成交易意向的小组,交易行为可以在课程结束后继续进行,为学生创造了创业机会。
  四、课程考核方法的改进
  随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进行,原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已经无法适用于新的教学方式,对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改进也需要同步进行。因此,教师将原有的以理论知识卷面考试为重点的考核方式转变为对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表现和最终教学效果的考核。学生在执行项目任务时的表现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小组共同完成的项目任务结果和实训报告结果都纳入到期末成绩的评分范围内。通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进,达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何璇.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5).
  [2]肖翠云.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情境教学模式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
  [3]陈钰,王红梅,陈锋.“模拟公司”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09(3).
  [4]廖万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其他文献
在中职课堂上,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中职校长不仅要负责班级管理,还要在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班级管理的覆盖面更广,效果更明
摘 要:《弟子规》作为传统道德文化的实践指南,符合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文章将《弟子规》引入高职德育工作中,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形成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和严谨、求实的学风环境。对当前深化高校德育工作,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弟子规;德育;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2-0173-
结合当前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尽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资源缺乏有效开发、安全保护措施欠缺以及档案管理手段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基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有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教学质量,教师需要
特殊教育与普通的教育不同,所面对的教学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特殊学校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
初中的英语教程作为义务制教育的重要部分,起着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开拓学生眼界,养成学生良好表达习惯重要作用。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课程当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基
"数字化校园"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中使用最多、最频繁的重要手段和介质之一,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切入点.本文从"校园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必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都发生着变化。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一直处于较落后的阶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它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使他们的教学理念与学习观念都呈现出了现代化的气息。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转变为最有利于教育的动力,是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当务
近些年,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各大旅游景区如何提升自身形象已转变成一项重要课题。旅游形象是景区的辨识度,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旅游景区整体营销中的关键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