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etent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校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高校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以提高校友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高校 校友资源 开发利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43-01
  高校校友主要指曾经在一起学习、生活或工作过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在高校工作过的教职员工。校友资源主要指校友人才资源的价值,是对高校校友所拥有的物力、财力、文化、信息、社会影响等的总称。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为高校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源,满足校友的心理需求。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门工作机构,校友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而成绩。但是,从总体来说,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层次较浅,校友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积极探索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研究高校校友资源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加强校友资源的开发,提高校友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对高校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1.高校校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高
  首先,部分高校领导人员缺乏对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没有将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纳入高校工作体系之中。甚至有些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岗位,校友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难以开展。另外,还有部分高校领导人员缺乏对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学校的校友资源开发利用费用不足,规模较小;其次,部分校友工作者缺乏对校友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认识,在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十分重视金钱和权力而忽视了校友资源的精神价值,注重有权有势的校友而忽视没权没势的校友。
  1.2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问题
  部分校友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消极被动,安于现状,没有积极争取校友资源而是坐等校友上门,校友资源开发力度很小。另外,还有部分校友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不高,工作方法不够完善,业务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佳。具体来说,有些校友工作者的官僚作风十分严重,在与校友沟通的过程中忽视了母校对校友的服务,一味强调校友对母校的回报,以向校友要钱要物为主。并且,有些校友工作者不够细致,工作不到位,在校友捐款之后,没有对校友的捐赠行为进行反馈和感谢,也没有及时公布校友捐款的信息和资金。另外,还有一些校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缺乏信息处理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能力,对校友信息掌握不够全面,业务能力不强。
  2.高校校友資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2.1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高校应提高学校领导人员的思想认识,加强学校领导人员对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将校友资源开發利用纳入高校工作体系之中,对校友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统一规划。并且,高校领导人员应加大对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为校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其次,高校应不断提高校友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深化校友工作者对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最后,高校应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强化全体师生的校友资源意识,鼓励全校师生参与校友工作,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
  2.2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积极建立校友会组织机构,并为之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校友会是高校与校友联系的纽带,高校关于校友的信息都是从校友会得来的。建立校友会组织机构能够加强对校友信息的了解,强化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次,高校可以建立地方校友会和行业校友会,加强与各地区和各行业校友的联系,鼓励校友为高校教育提供区域资源或行业经济资源;最后,高校应加强校友工作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校友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校友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实现校友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
  2.3拓宽校友资源开发利用渠道
  首先,高校应积极开展校友走访联系活动,经常性走访或访问校友,利用节假日时间去慰问校友,或者在毕业之后开展返校联谊或的功能等,加强与校友之间的感情联系;其次,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校庆活动,并联系校友参与,增强校友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最后,高校可以开展专项校友活动,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为校友提供返校机会。另外,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寻访校友活动,补充校友信息,加强对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校友工作建设研究[J]. 刘新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2]关于高校校友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思考[J]. 闫祖书,张粉婵,董平,赵武军,张红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作者简介:
  陈卫忠(1969.02-),男,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会进程的加快,教育的现代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备受瞩目。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体系的现代化,包含依法治校、学术自由、民主管理三个维度。地方高校在这些普遍性问题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只有在充分厘清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保障党委书记与校长权责统一,提升学术委员会在学校中的地位,落实教师与学生对学校的监督与管理,实现权力的制衡,才能真正实现高等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学生是祖国美好明天的建设者,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创新教育”引进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创新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时,应该充分被应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创新教育” 分析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思维日益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其平等民主的参与观、跨界共享的整体观、创新突破的时空观以及直接反应的情境观等特点正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内在精神需求。本文基于高校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依托互联网思维,在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整合、教学改革、实践平台打造等方面探索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成效的提升路径,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发挥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完善的教育体系不光要办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还要有意识地办好职业教育。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我们应当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进行改革。近年来,学分制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全新出路。它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本文对 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提出相关的意见和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 实施学分制改革 意见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期刊
【摘要】环境监测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基于培养学生解决环境监测问题的实践能力,从环境监测实习形式与单位的选择、内容的系统构建,考核形式的优化与实习效果的提高,以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  【关键词】环境监测 实习教学 实践能力培养  【基金项目】上海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研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关注的一项重点问题。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无疑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既存在着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对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进行探讨,以期对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常态 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30-02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教育的空白即审辩性思维培养,我们研发了易简双语博雅课程,以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兼顾中英双语技能的发展。并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构建自身的思辨能力测试体系。  【关键词】博雅 双语 人文素养 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12-02  一、引言  1.中国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取得了世所公认的巨大成就和
期刊
【摘要】“情感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有感情连接或是管理者事先和被管理者沟通了感情,然后管理者利用他们之间的情感,从而达到成功管理被管理者的目的。“情感管理”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式,并且,现如今它已经被用在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例如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情感管理”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主要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机对学生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鼓励学生,通过这样的“管理
期刊
【摘要】本文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建筑历史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并提出了“拓展、思考、表达”三个层次的教学策略。详细阐述了在教学中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时空对比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再以专题引申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借助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在表达中升华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为建筑历史课程寻求适宜的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外建史教学 拓展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普及化在教育时限、界限和权限上的根本改变对高校考试招生体制产生深远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由主要面向精英转为全部面向大众,受教育群体发生结构性变化,高校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方式、招生录取模式等都发生重大变革,从而推动高校招生体制在分类招生、多元评价、自主录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这是在研制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等教育 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