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方式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的内容、方式、目的和结果,中西方在教育体系上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本文从中西方的教育方式的差异来浅谈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1. 产生中西方教育方式差异的原因
  1.1思维方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1.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1.3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 中西方教育方式差异的表现
  2.1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历来重视传统的教育,古代就运用科举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考生需要阅读背诵大量的复习资料,掌握理解大量的知识,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是金榜题名。今天的中国教育,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枷锁。我们都是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规定孩子的教育,没有注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家长们总会说:“为了你们的明天,今天的你们要付出一些代价。”学校的老师实行“题海战术”,一遍一遍地讲,不厌其烦。中国学校的课外活动有限,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和练习,大量枯燥无味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兴趣爱好,也完全忽视了每门课程自身的特色。在这种教育体制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会不会找到学习中的乐趣,而完全当成是一种任务在完成。中国在教育体制中以知识目标为基础,强调于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把“社会定向”作为价值基础的核心,以让学生升入名牌学校、成为名人为最主要的目标。在教育中突出强调学生成绩,对道德、习惯、协作等品质缺少评价办法,学习好的学生“一俊遮百丑”。教师以找缺点为主要评价方法,其最常用的话就是是“你不行,你还需努力”。
  西方的教育以权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的是实用人才的培养,以主流的社会认可、职业发展成就,作为教育的目标。西方文化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在千方百计考虑如何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在外国的一些学校,他们很多课都可以自由选择,家庭作业不会很多,他们认为:孩子现在就是需要玩的。学生每天不仅仅是学习文化课的基础知识,学校更注重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的老师还会带孩子们做一些社区服务,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西方的教育把“个人定向”作为价值基础的核心,强调“适合就是最好的”。西方的教育重点是培养个性的教育,以挖掘人的优点为主要目的,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把爱国、奉献、协助等方面表现作为学生重要的表现加以评价,而文化知识的得分知识之是占综合评价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用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最好的”。
  2.2课程设置的差异
  在中国,课程设置的特点在于整齐统一化。学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进度表,学校是哪天开学,哪天放假,都是从教育主管部门得到的具体指示和安排。教师的日常教学,是把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知识,完整无缺地装进学生的大脑。评价教师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学生参加各种考试时的成绩。这些成绩会反馈给学校、家长,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教科书上需要考试的知识更有效率地灌输给学生。也正是这种现象而造成了许多学生厌学,一味枯燥的学习而没有时间来进行放松的课外活动。
  和中国完全不同,西方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每个学校所开课程及课程难度是由学校及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西方从基础教育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就显得十分灵活,富有个性,达到的标准各不相同。从小学开始就实行选修和必修的课程,实行其学分制。必修课的难度不是很高,但鼓励提高效率,例如,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到另一所初中去学习课程,这样就节约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者在某一个学科上有更多的精力来深造。西方学校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的内容,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场所,都为全天开放,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2.3教育方法和评价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方法为传授式,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考试为目的封闭式教学, 是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育的评价机制采用百分制,在基础教育中以满分为最好,这种评价机制显得有些滞后。比如一个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好学生,平时成绩再好,老师的评价再高,但只要在升学考试时发挥失常,那怕差一分,也不会被好的学校录取。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来说,只要是升学考试需要的科目,各科都是重点,一科也不能少。对于升学考试中不需要考试的内容,则全部不是重点,可以不被了解。为了避免升学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再优秀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平时也会要求他们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奋勤奋更勤奋。只有把所有需要考试的教材背得滚瓜烂熟,只有对教材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得分点全部了如指掌。只有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大多数试题不用思考也能马上写出答案的学生,才不会在升学考试中出现失误。   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因材施教, 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气氛,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民主的讨论来培养孩子的独立、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据了解美国的高中开设“批判性思维课”,鼓励学生有批判性的思维。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是开放式的以个性论文为主,没有机械的作业,修养的是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此外,学校的老师还会带孩子们做一些社区服务,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住在约克郡的兄弟俩,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地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取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
  2.4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教育的方式为传统的、封闭式的家庭教育,也带有一些溺爱的教育,过度保护孩子。目的是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但西方是放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条件。目的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能力加上知识的双向型人才,认为孩子只有快乐就好西方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因此,西方的儿童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同时,他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3. 结语
  虽然中西方文化在教育方式上有着这么多的不同,但我们要有一种彼此尊重、彼此认同的观点。对于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我们都要承认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适应其各自的需要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杨振宁教授在评价中美教育时曾说,“中国的教育是严谨的,美国的教育在于创新,将中国的严谨和美国的创新相结合,就可能创造出奇迹。”因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差异中找到一个结合点,用一种“扬弃”的观点,借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面,对自身不完善的加以修正,最终而使双方都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因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差异中找到一个结合点,用一种“扬弃”的观点,借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面,对自身不完善的加以修正,最终而使双方都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
其他文献
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理解各体裁的文体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体裁的阅读材料。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摘 要】 “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创新五步教学的整合模式”是根据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规律,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对所设置的任务,进行操作和完成,并按对任务的预习理解、表演呈现、讨论深化、归纳巩固、探索创新这五步进行教学,即感知、识记、再现、活化、升华的过程。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任务型课堂 整合模式 研究  1. “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创新五步教学的整合模式”的主要内容  “初
【摘 要】 英语是中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其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与教学质量好坏密切相关。所以,探索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路和策略,其现实意义不容低估。本文以此为论述的重点,介绍了几种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中学生 英语课堂 师生交流  学生是一
目的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胃癌前病变196例,中度萎缩性胃炎128例(65.3%),重度68例(34.7%),伴中度IM112例(57.1%),ATP65例(33.1%),重度IM23例(11.7%),ATP24例(22.4%),
目的探讨RBC发生聚集对RBC相关参数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将疑为RBC聚集的标本离心后,用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标本血浆后再次上机检测。结果 RBC聚集导致RBC计数明显降低,
高职大学生C语言的教学由于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高涨,因而开展上具有一定困难。该文中,笔者聚焦高职大学生与C语言教学,探寻更高效,更继续培养学生能力的
研究对象:本组随机对腹泻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肠镜检查。153例中男77例,女76例;年龄7—72岁,平均41岁。中医脾虚证参考1986年郑州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
1. The little fox builds a new house with a wooden door, a wooden window and four wooden walls. But he hasn’t enough wood for the roof. 小狐狸造新房,造了木门、木窗及四面木头墙。可是没有木料做房顶了。
期刊
同事前来求助,如图1所示,她希望将实际的答案批量填充到选择题的题目括号内,如果采取纯手工操作的方式,效率相当之低。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呢?
【摘 要】 修正性反馈一直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关注,其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证实。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借鉴其促进作用,加强学生间及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发挥修正性反馈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 修正性反馈 英语教学 自我反馈  1. 引言  日常生活中,无论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其实,英语学习亦是如此。反馈就是针对学习者的言语做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