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课堂精彩绽放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联结着前后知识,联系着学生生活实际;任何一个课堂教学也不全都是静态的,单向的,它是互动的,多向的.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找到联结点,使之“联”然后生疑,“联”然后知本,“联”然后互通,在互动的课堂中绽放出精彩?本文以“商的变化规律”教学为例,学生在“联”中猜想、发现规律,在“动”中探究、归纳规律,最后在思辨中灵活应用规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联系;互动;课堂教学
  现象与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完了积的变化规律和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后呈现了三组算式,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三条变化规律.课上教师领着学生观察、分析每组算式,轻松得出了三条商的变化规律,课堂效率相当高.但与课堂截然不同的是,课后的练习不太乐观,离开了直观的算式,脱离了拐杖,学生就稀里糊涂,错误连篇.
  由此想到,商的变化规律并非孤立的存在,在以往的教学中应该有所渗透,学生也有所感悟,在这个单元中将它们整体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单向、静态地观察分析,只有“联”起来,“动”起来,才能撬动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需求,从而内化,形成思维链.
  思考与再实践
  带着对“商的变化规律”教学的思考,笔者对本节课做了大幅度的调整,进行了课堂的再实践.
  一、将“规律”置身其中,“联”起来
  纵观“商的变化规律”,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联结着前后知识,联系着学生生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等等.我们将“商的变化规律”置身其中,多方面联系起来,便于学生课堂主动内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联”然后生“疑”
  “积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在学习“商的变化规律”之前,有了这样的思考后,笔者将两者的规律联系起来.课前直接出示“积的变化规律”(表1):
  因數因数积备注
  不变乘几(除以几)乘几(除以几)
  乘几(除以几)除以几(乘几)不变
  0除外
  在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之后,教师“乘法中存在那么多变与不变的规律,那么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带到商的变化规律中来,到底有没有?如果有,商的变化规律又是怎么样的呢?在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联系中,学生发出了如此的疑问.学生大胆地进行了有效的猜想(表2):
  序号被除数除数商备注
  1乘几(除以几)不变乘几(除以几)
  2不变乘几(除以几)乘几(除以几)
  3不变乘几(除以几)除以几(乘几)
  4乘几(除以几)除以几(乘几)不变
  5乘几(除以几)乘几(除以几)不变
  0除外
  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猜想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正是把“商的变化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有效联系在一起,才使课堂变得厚重,有深度,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联”然后生“疑”,学生想要迫切得出商的变化规律,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求一切都源于“疑”!
  (二)“联”然后知“本”
  有了疑问就有猜想,有了猜想孩子们就迫切想要验证自己的这些猜想是否成立.在验证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不是简单的停留在算式上,而是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联系身边的学具,努力来说明结论成立与否.于是就有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生1:一块橡皮3元钱,我带了12元钱,可以买4块,12÷3=4;如果我带了24元钱,就可以买8块,24÷3=812×2=24,4×2=8,所以我认为第一个结论是成立的.
  生2(紧跟上):12÷4=3,24÷8=3,我认为最后一条结论也是成立的.
  生3:我这里有30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5根,30÷6=5;如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15根,30÷2=15.6÷2=3,5×3=15.所以我认为第二个结论是不成立的,第三个结论是成立的.
  学生通过联系各种生活实际,将商的变化规律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之中,再将具体的情境转化成一个个除法算式,使学生真正明白被除数和商的关系是直接的,而除数和商的关系是反着的,是对着干的,这样一来一去,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互相抵消,商还是原来的商,不变!学生在互相联系比较中发出了一声“哦”,将知识深度内化,商的变化规律的本质属性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联”然后“互通”
  在课的尾声,教师有意将“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边观察边发现:
  生1:它们都是在研究变与不变的关系;
  生2:一个因数不变,积和另一个因数变的是一样的,积不变的时候它们是相反的;
  生3:这种现象在除法当中也有的,有的时候变的是一样的,有的时候变的是相反的;
  生4:我发现了,其实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是一模一样的.
  师:怎么会一模一样的呢?
  生4:乘法中的积就是除法中的被除数,乘法中的因数就是除法中的除数和商……
  乘法和除法原本就是一家的!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的确让笔者刮目相看!这要归功于“联”!
  二、将“规律”放手课堂,“动”起来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单向的被动接受,更应该是积极的、动态的.放手课堂,让课堂“动”起来,让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起来,这样才能精彩绽放!
  (一)动而不乱,活而不散
  数学教学就要把握好数学本质,偏离数学本质的教学无疑是无效的.这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才能做到动而不乱,活而不散.   很多时候教师也是有意放手课堂,让课堂上动起来,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果仅仅只是动而已,与我们课堂的预期目标有很大的偏差.在再次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只是做了细微的调整,效果就截然不同,真正做到动而不乱,活而不散.
  课堂上增加了积的变化规律的复习导入,然后从积的变化规律中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商的变化规律,有了这样的一个拐杖,学生们的思考更具有针对性,思维在短时间都被激活了,他们纷纷指向规律的本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再如,在规律验证的环节,教师增加一个环节,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我们选择的是第()条;
  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的(填“成立”或“不成立”)
  我们是这样证明的:
  (12)÷(4)=(3)
  
  ( )÷( )=( )
  这样的一个学习要求,为学生们的小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学生们不再盲目,不再无从下手.“动”如预期,大部分学生能借助12÷4=3这个算式,选择表2中的其中一条猜想,纷纷进行举例验证.当然还有小组不满足于一个算式,进一步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各个小组选代表汇报验证结果,小组成员还能互相补充,有些还不满足于算式,还用实例来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说得头头是道.如果有小组选择相同的猜想进行验证的,还上演了赞成或者反对的精彩对话.商的变化规律在学生们主动的探索、发现中产生,从中也让学生们明白了要证明一个结论是成立的,我们需要很多的例子来说明,如果要证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只需要一个不成立的例子就足够了的道理.
  教师放手课堂,让课堂动起来,学生们乐在其中,充分享受着互动课堂带来的满满的成就感,何乐而不为?
  (二)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数学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撬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使我们的课堂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当然,更多时候我们的课堂需要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这样课堂效益才能达到最优化.
  在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后,自然就进入了应用环节,学生们静下心来静静地思考,如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8÷4=(8×5)÷(4×□);
  360÷60=(360÷10)÷(60○10);
  7800÷30=(7800○□)÷(30○□).
  学生们一边静静思考一边答题,由于课堂上深刻的感悟,大部分学生都能灵活应用,这时留心的教师用“互动课堂”软件记录下了学生们思考的过程,尤其是最后一题,教师捕捉到各种信息:
  ① 7800÷30=(7800÷30)÷(30÷30);
  ② 7800÷30=(7800×2)÷(30×2);
  ③ 7800÷30=(7800÷10)÷(30÷10);
  ……
  反馈过程中,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从中进一步说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填法?”教师的一个追问引发了大家进一步深入思考,自然算式③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原来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可以使我们的计算简便,学生们由衷地发出感叹!
  随后教师又动态还原了其中一个学生的全过程,引发了大家的集体思考.这个学生一开始填上了“7800÷30=(7800 30)÷(30 30)”,后来发现不对,又改成了同时减去30,还是不对,又擦去了……
  师:看了以后,你想说什么?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商是要变的.
  生:同时减去30,除数变成0了,没意义.
  师:显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30,商是要变的,那么如果除数部分还是加30,要使等式成立,你觉得被除数应该做怎样的改变?
  学生们又陷入了思考,最后通过计算得出被除数应该要加上7800.
  师:“7800÷30=(7800 7800)÷(30 30)”,你想到了什么?和我们刚才的发现有什么联系吗?
  片刻之后,一部分学生发出了“哦!”的声音,表示他们明白了.
  师:那你们觉得还可以怎么填呢?
  继续静静地思考……
  数学就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它需要思考,需要合作,需要表达……
  “联”“动”课堂,以生为本,抓住数学的内在结构,还原數学本质,领悟数学精髓.“商的变化规律”如此,相信其他课堂也能一样精彩绽放!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施行了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新形势下,传统教学中教师独占课堂的现象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师开始使用问答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升了教学质量.即使如此,课堂效率的提高依旧不明显,继而提出追问式教学.  一、故作不知,引出问题  此环节为导入环节,目的在于引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数学
【摘要】本文通过数学课堂的精彩描述,提出了課堂中应师生互动,教师应倾听学生的想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三角函数
【摘要】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学生认知的起点,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可以说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经历敢问、会问、善问的过程,实现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
【摘要】高等数学的学习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特别是独立三本院校的学生)而言,一直都贴着一个“难”,其学习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尝试着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困境的分析入手来探究高等数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常数项级数的概念”的教学设计来展示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等数学;学习困境;教学对策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5A110027)  一、学习现状及困境分析  现
【摘要】近年来,教育领域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如火如荼,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应认清当前的教育现状,深化落实“四基”“四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眾所周知,以林崇德先生为首的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
【摘要】对数学中的一些有深度的学习内容,紧扣“题源”,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学生目睹题目的“出生”,见证题目一步步“成长壮大”的过程,历经知识点的单调—生长—丰富—成熟的过程,紧跟学生的认知规律,修编“题谱”,挖掘题目成长的“空档期”,扫除学生盲点,突破思维难点,深化知識点之间的联系,螺旋式深化学习过程.  【关键词】生长点和延伸点;螺旋式深化学习;分层  新课程提倡注重过程,让学生亲身经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是基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进行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问题;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大学生最早接触的基础课之一,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对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院是新成立的院
【摘要】本文以统计与概率主线中的概率主线为分析对象,从概率的地位与作用、与其他数学内容的区别和联系、概率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概率主线,进而给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概率;随机现象;教学主线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提高教育硕士基地实习实效性研究(JGY2015102).教育学博士学位点建设经费资助科研项目——基于大系统结构的硕本互促发展机制研究.  现代社会
【摘要】本文就思维框架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分为两点进行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框架;小学数学;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所必需的一种能力.数学能力对学生来讲,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未来生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本文就目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往往能够找到数学的原型,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能够激发其学习的意愿.本文以打折销售问题开展数学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效果提高.  【关键词】数学;生活;联系;活动课  曾经,镇上除了几家日杂商店和几家农产品收购站外,再无商品交易场所,学生们对商品交易的知识严重贫乏,“打折”一词更没有听说过.学生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实际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