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是中职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其总目标之一是: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应掌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和使用规范语言,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往和继续学习需要的口语交际和阅读、写作的基础技能。语文教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有深刻的了解。笔者认为,目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可概括如下几点:
1、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文化基础较差,他们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没有达到相应的高一水平。比如老师上课提问,许多学生听不懂老师提问语句的重点是什么,应怎样回答,他们没有学会倾听,说一个故事或进行辩论是往往语无伦次,表述不够具体;读一遍课文时,没有节奏,没有感情的流露,很难读得整齐;写作文时,很多学生感到无内容可写,写错别字、漏标点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隔一天再提问时忘得一干二净。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了语文成绩,而语文成绩差反过来影响学习习惯,两者恶性循环。在这种状态下中职语文教学很难取得佳绩。
2、中职语文在学校备受冷落
许多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语文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学不学都关系不大,重要是专业课。学校开设的语文课节数很少,一个星期两节,而语文的教学内容很多,一个学期很难把一册课文讲完,这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语文教师几乎没有课堂时间训练学生的基础技能。新授课又快速前进,学生很难巩固已学知识。
3、评价体系落后,评价标准单一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评价学生语文成绩的办法主要是笔试,语文考试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唯一标准。学校还未构建动态的、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应试评价方法令许多学生一遇考试便临时抱佛脚,也会促使语文教师去押题、猜题,不利于语文教学。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师应采取以下对策,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中职语文教学新观念。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应时刻想到,自己所教的学生是中职学生,要为他们就业做好语文知识的储备工作,中职学生学语文不是为了考试(高考班除外),而是为了就业,为了提高自身素养。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性、实用性和专业性。教师还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对他们的就业大有帮助。如果师生都重视、理解语文课程,语文课就会易上易学。
2、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一是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的情况,教学时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从最简单的教起,树立学生的信心。基础知识是掌握新授内容的前提,只有基础牢固了,学生才有能力掌握新授知识。学生有信心,教学才有效果。二是创新课堂模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技能训练。课堂教学也应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大多数中职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同一事物身上,教师在上课时,不能一“讲”到底或一“授”到底,应多种教学方式交替进行,给学生新鲜感,但教学内容和目的又不能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灵活驾驭教材内容的能力,一堂新授课,可以交替进行听、说、读、写四项基础技能的训练。
3、因专业施教,突出中职语文的实用性、专业性。对中职学校不同的专业,语文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记录和写作的需要,安排以记叙文为阅读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写作训练时以写记叙文为主,同时注重写作速度的提高,而对于机电、数控、机械制造与设计、模具等专业的学生,可根据了解事物内部构造和特点的需要,安排以说明为阅读教学内容的重点,写作训练以写说明文为主。而所有中职专业班的语文教学都应注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它包括合同、协议、欠条、通知、求职信等应用文的写作。这是体现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的要求。总之,各专业的语文教学内容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教师应因专业施教。
4、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查找资料,补充课内所学知识,学习在网上交流阅读名著心得,进行网上写作。利用网络但不沉迷于网络,让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5、提高语文教师自身修养,开拓视野,与时俱进。中职学生的语文知识虽然基础较差,但他们的视野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开阔,因为他们更有机会接触外界。语文教师应不断充电,掌握信息,学习新知识,并且对其他专业知识应略知一二,努力做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丰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力求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性、实用性和人文性。努力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总目标。
我们既应强调外部教育也要注重自我教育,为使教育收到良好效果,还应针对青年喜欢参与性、竞争性活动的特点,采取参观访问、形势报告、举办比赛、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方式,教育、启发、引导青年学生;除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种种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优化育人环境;此外,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熏陶学生,从而促进高职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1、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文化基础较差,他们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没有达到相应的高一水平。比如老师上课提问,许多学生听不懂老师提问语句的重点是什么,应怎样回答,他们没有学会倾听,说一个故事或进行辩论是往往语无伦次,表述不够具体;读一遍课文时,没有节奏,没有感情的流露,很难读得整齐;写作文时,很多学生感到无内容可写,写错别字、漏标点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隔一天再提问时忘得一干二净。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了语文成绩,而语文成绩差反过来影响学习习惯,两者恶性循环。在这种状态下中职语文教学很难取得佳绩。
2、中职语文在学校备受冷落
许多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语文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学不学都关系不大,重要是专业课。学校开设的语文课节数很少,一个星期两节,而语文的教学内容很多,一个学期很难把一册课文讲完,这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语文教师几乎没有课堂时间训练学生的基础技能。新授课又快速前进,学生很难巩固已学知识。
3、评价体系落后,评价标准单一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评价学生语文成绩的办法主要是笔试,语文考试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唯一标准。学校还未构建动态的、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应试评价方法令许多学生一遇考试便临时抱佛脚,也会促使语文教师去押题、猜题,不利于语文教学。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师应采取以下对策,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中职语文教学新观念。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应时刻想到,自己所教的学生是中职学生,要为他们就业做好语文知识的储备工作,中职学生学语文不是为了考试(高考班除外),而是为了就业,为了提高自身素养。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性、实用性和专业性。教师还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对他们的就业大有帮助。如果师生都重视、理解语文课程,语文课就会易上易学。
2、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一是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的情况,教学时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从最简单的教起,树立学生的信心。基础知识是掌握新授内容的前提,只有基础牢固了,学生才有能力掌握新授知识。学生有信心,教学才有效果。二是创新课堂模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技能训练。课堂教学也应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大多数中职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同一事物身上,教师在上课时,不能一“讲”到底或一“授”到底,应多种教学方式交替进行,给学生新鲜感,但教学内容和目的又不能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灵活驾驭教材内容的能力,一堂新授课,可以交替进行听、说、读、写四项基础技能的训练。
3、因专业施教,突出中职语文的实用性、专业性。对中职学校不同的专业,语文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记录和写作的需要,安排以记叙文为阅读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写作训练时以写记叙文为主,同时注重写作速度的提高,而对于机电、数控、机械制造与设计、模具等专业的学生,可根据了解事物内部构造和特点的需要,安排以说明为阅读教学内容的重点,写作训练以写说明文为主。而所有中职专业班的语文教学都应注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它包括合同、协议、欠条、通知、求职信等应用文的写作。这是体现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的要求。总之,各专业的语文教学内容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教师应因专业施教。
4、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查找资料,补充课内所学知识,学习在网上交流阅读名著心得,进行网上写作。利用网络但不沉迷于网络,让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5、提高语文教师自身修养,开拓视野,与时俱进。中职学生的语文知识虽然基础较差,但他们的视野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开阔,因为他们更有机会接触外界。语文教师应不断充电,掌握信息,学习新知识,并且对其他专业知识应略知一二,努力做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丰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力求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性、实用性和人文性。努力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总目标。
我们既应强调外部教育也要注重自我教育,为使教育收到良好效果,还应针对青年喜欢参与性、竞争性活动的特点,采取参观访问、形势报告、举办比赛、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方式,教育、启发、引导青年学生;除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种种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优化育人环境;此外,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熏陶学生,从而促进高职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