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行为”即“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对于自身的引发行为的适切性需要靠学生学习状态的折射来判断。因此,教师观测学生,也就是将学生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实施过程与效度,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的各种行为。在教学实践探索中,通过观测、记录、分析、梳理,进行策略的及时优化与行为调整,可以实现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种知识。一线教师如能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思维的状况,观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再进行教学的自我监控,将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一、在学生思维停滞时,教师需要自省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旦不主动思考,那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教师需要自省——找出自己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必须让自己处于清醒的状态,从客观的角度,了解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才能迅速对个中原因作出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策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思维的停滞有许多原因,如最常见的是紧张情绪对学生思维的干扰。这个时候,教师如不能正确认识课堂情境,适当调节教学氛围,就会导致课堂推进的停滞。教师只有以轻柔的语调、亲切的话语或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才能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
二、在学生思维偏差时,要对学生正确引导
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此时就需要对学生“解惑”。“解惑”不是给一个正确答案,而是教给学生获得正确答案的方法和策略,“教”是为了“不教”便是这个道理。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需要教师找出偏差的原因,继而找出自己教学行为中的偏差或缺漏,教师的自省状态是解决学生思维偏差的第一关键。具体有两种方法可以操作。
一是追问,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首先对学生的错误答案,延迟评价;其次对暴露问题的过程给予适时解决。二是推理归谬。当学生答案有误时,推衍出荒谬的结论,并运用结论进行推导,让学生在“碰壁”中醒悟。首先充分表达教师推导行为的善意,不能有任何嘲讽;其次一旦学生发现问题,立即请学生叙述,教师要充分赞许。同时,教师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捕捉各方观点中的精华,及时提炼;二是在诸多论点的交汇矛盾处概括归纳;三是在争论焦点散开时,及时聚焦。
如在执教“兑换”一词时,针对学生的思维偏差,教师就给予了正确的引导。
师:“兑换”是什么意思?
生:兑换就是对换的意思。
师:甲、乙两同学分别承担提水、扫地的任务,两人想对换一下。能说“兑换”吗?
生:不能。兑换实际上是交换的意思。
师:那两人的钢笔交换使用,可以说小光用自己的钢笔兑换小辉的钢笔吗?
生:不对,不对。兑换是用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
师:那么,我用一角钱兑换你的十元钱,行吗?
生:不行,不行!兑换是用一种货币交换数额相同的另一种货币。
通过教师的引导,三年级学生了解了一个专业性强、平常接触少的词语,他们学到的不再是知识,而是如何精确定义词语的思维方法。
三、在学生激烈争论时,应该鼓励讨论
对同一个问题常会有不同意见,原因有多种多样。思维的角度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甚至因个人的好恶也能说出各不相同的看法。教师往往会以权威者的姿态作出仲裁,让学习只获得一种结论,而非学习力或是思考力的提升。其实教学应该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在论争中辩明是非,求得共识。
如教师让学生从“浓、旺、闹”三字中选择一字填在“红杏枝头春意(
)”的空格里。学生的选择包括这三个字。这时,教师不是马上兜售唯一正确的答案和自己的体会,而是先依据不同的选择把全班学生分为三派,然后说:“现在请浓字派、旺字派、闹字派的同学各派出代表阐述本派的选择理由。哪一派先说?”于是各派依序登场,慷慨陈词。接着,教师又说:“请各派派出代表反驳其他派别的理由。”于是,又是一番唇枪舌剑。最后才由教师总结,取得一致。至于那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问题,本来就没有定论,不应强求一律。
当学生对同伴的回答提出自己的疑问,互相争论时,实际上是他希望提出个人的见解,表明他在独立思考。教师应该将争论与教学目标建立起联系,将争论引向辩论,将自发的论争引向目标清晰、有组织的辨析。教师不需要给一个简单的答案,而应该从一个教学组织者隐退成为一个听众和点评者,鼓励质疑,帮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展开的思维过程,将是教学的可贵财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四、在学生浅尝辄止时,要帮助学生深入
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主动作深入地探究。教师往往也是急于求成地将答案抛出,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饭来张口”的惰性习惯,缺乏探索欲望。如许多教师在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时都会抓住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品质进行教学,但往往学生只能从文意中概括出身残志坚、坚持不懈等空洞的词语。但有位教师在执教时,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提问“如果课文在你的脑海中只浓缩成一个词,会是什么词?能说说理由吗?”教师提问打开了学生阅读的时空,有效运用了独立感悟文本、个性化领悟文本的策略,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生:大家看课文末尾的中心句:“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所以我认为关键词就是“不屈不挠”。
生:我认为“奇迹”这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孩子。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学会说话,学会表达,还能成为大作家、大学者。这绝对是个奇迹!
教学不是灌输式地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掌握知识。五、在学生出现“好奇”时,
要巧妙化解问题
众所周知,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但教师们常常惧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好奇”会让自己措手不及。面对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他们或装聋作哑,避而不谈;或冷嘲热讽,严词斥责;或信口开河,敷衍搪塞,但教师也期待自己不急不躁、淡定从容,能够巧妙地化解问题。
如在科学课《光的行进》中,关于小孔成像的知识:蜡烛通过圆形小孔在另外一面呈现的是倒立的蜡烛像。当教学到如何证明蜡烛像左右是颠倒的时候,学生提出的方法不下十种:可以通过左右移动蜡烛的方法去看蜡烛像;可以通过遮掉半个蜡烛的方法看像;可以用吹蜡烛的方法看像的变化……其中一位学生提出:“只要将小孔挡掉一半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无论将那个圆形的小孔变成什么形状,在另外一边呈现出来的还是完整的蜡烛像。但学生较难理解这一点,而且学生提出的这些方法是很有创意的。于是,教师不直接否定,也不做任何阐述,让学生根据各自猜想动手实验,特别留心这个小组,观察他们的实验情况。实验后,教师让这个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和结论。虽然他们的实验并没有成功,但是学生通过实验见证了验证的过程,获得了直观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唤醒自己在课堂中的“我”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教师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只有“自我”。作为教师,要从学生这面“镜子”里找寻“我”的存在,只有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相容共生,才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换句话说,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与调整,不仅可以让教师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丰满、充盈的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黄蜀红)
一、在学生思维停滞时,教师需要自省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旦不主动思考,那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教师需要自省——找出自己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必须让自己处于清醒的状态,从客观的角度,了解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才能迅速对个中原因作出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策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思维的停滞有许多原因,如最常见的是紧张情绪对学生思维的干扰。这个时候,教师如不能正确认识课堂情境,适当调节教学氛围,就会导致课堂推进的停滞。教师只有以轻柔的语调、亲切的话语或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才能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
二、在学生思维偏差时,要对学生正确引导
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此时就需要对学生“解惑”。“解惑”不是给一个正确答案,而是教给学生获得正确答案的方法和策略,“教”是为了“不教”便是这个道理。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需要教师找出偏差的原因,继而找出自己教学行为中的偏差或缺漏,教师的自省状态是解决学生思维偏差的第一关键。具体有两种方法可以操作。
一是追问,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首先对学生的错误答案,延迟评价;其次对暴露问题的过程给予适时解决。二是推理归谬。当学生答案有误时,推衍出荒谬的结论,并运用结论进行推导,让学生在“碰壁”中醒悟。首先充分表达教师推导行为的善意,不能有任何嘲讽;其次一旦学生发现问题,立即请学生叙述,教师要充分赞许。同时,教师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捕捉各方观点中的精华,及时提炼;二是在诸多论点的交汇矛盾处概括归纳;三是在争论焦点散开时,及时聚焦。
如在执教“兑换”一词时,针对学生的思维偏差,教师就给予了正确的引导。
师:“兑换”是什么意思?
生:兑换就是对换的意思。
师:甲、乙两同学分别承担提水、扫地的任务,两人想对换一下。能说“兑换”吗?
生:不能。兑换实际上是交换的意思。
师:那两人的钢笔交换使用,可以说小光用自己的钢笔兑换小辉的钢笔吗?
生:不对,不对。兑换是用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
师:那么,我用一角钱兑换你的十元钱,行吗?
生:不行,不行!兑换是用一种货币交换数额相同的另一种货币。
通过教师的引导,三年级学生了解了一个专业性强、平常接触少的词语,他们学到的不再是知识,而是如何精确定义词语的思维方法。
三、在学生激烈争论时,应该鼓励讨论
对同一个问题常会有不同意见,原因有多种多样。思维的角度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甚至因个人的好恶也能说出各不相同的看法。教师往往会以权威者的姿态作出仲裁,让学习只获得一种结论,而非学习力或是思考力的提升。其实教学应该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在论争中辩明是非,求得共识。
如教师让学生从“浓、旺、闹”三字中选择一字填在“红杏枝头春意(
)”的空格里。学生的选择包括这三个字。这时,教师不是马上兜售唯一正确的答案和自己的体会,而是先依据不同的选择把全班学生分为三派,然后说:“现在请浓字派、旺字派、闹字派的同学各派出代表阐述本派的选择理由。哪一派先说?”于是各派依序登场,慷慨陈词。接着,教师又说:“请各派派出代表反驳其他派别的理由。”于是,又是一番唇枪舌剑。最后才由教师总结,取得一致。至于那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问题,本来就没有定论,不应强求一律。
当学生对同伴的回答提出自己的疑问,互相争论时,实际上是他希望提出个人的见解,表明他在独立思考。教师应该将争论与教学目标建立起联系,将争论引向辩论,将自发的论争引向目标清晰、有组织的辨析。教师不需要给一个简单的答案,而应该从一个教学组织者隐退成为一个听众和点评者,鼓励质疑,帮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展开的思维过程,将是教学的可贵财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四、在学生浅尝辄止时,要帮助学生深入
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主动作深入地探究。教师往往也是急于求成地将答案抛出,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饭来张口”的惰性习惯,缺乏探索欲望。如许多教师在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时都会抓住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品质进行教学,但往往学生只能从文意中概括出身残志坚、坚持不懈等空洞的词语。但有位教师在执教时,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提问“如果课文在你的脑海中只浓缩成一个词,会是什么词?能说说理由吗?”教师提问打开了学生阅读的时空,有效运用了独立感悟文本、个性化领悟文本的策略,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生:大家看课文末尾的中心句:“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所以我认为关键词就是“不屈不挠”。
生:我认为“奇迹”这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孩子。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学会说话,学会表达,还能成为大作家、大学者。这绝对是个奇迹!
教学不是灌输式地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掌握知识。五、在学生出现“好奇”时,
要巧妙化解问题
众所周知,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但教师们常常惧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好奇”会让自己措手不及。面对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他们或装聋作哑,避而不谈;或冷嘲热讽,严词斥责;或信口开河,敷衍搪塞,但教师也期待自己不急不躁、淡定从容,能够巧妙地化解问题。
如在科学课《光的行进》中,关于小孔成像的知识:蜡烛通过圆形小孔在另外一面呈现的是倒立的蜡烛像。当教学到如何证明蜡烛像左右是颠倒的时候,学生提出的方法不下十种:可以通过左右移动蜡烛的方法去看蜡烛像;可以通过遮掉半个蜡烛的方法看像;可以用吹蜡烛的方法看像的变化……其中一位学生提出:“只要将小孔挡掉一半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无论将那个圆形的小孔变成什么形状,在另外一边呈现出来的还是完整的蜡烛像。但学生较难理解这一点,而且学生提出的这些方法是很有创意的。于是,教师不直接否定,也不做任何阐述,让学生根据各自猜想动手实验,特别留心这个小组,观察他们的实验情况。实验后,教师让这个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和结论。虽然他们的实验并没有成功,但是学生通过实验见证了验证的过程,获得了直观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唤醒自己在课堂中的“我”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教师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只有“自我”。作为教师,要从学生这面“镜子”里找寻“我”的存在,只有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相容共生,才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换句话说,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与调整,不仅可以让教师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丰满、充盈的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