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设疑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从巧、精、度,注意知识的联系,恰 当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对设疑法进行了论述,认为设疑法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设疑法在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设疑法
疑,即疑问。古人云:“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疑问是思维的种子,是探索的动力。设疑,就是设置疑问,它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者、设计者、管理者作用。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进矣。”就是强调的设疑与解疑的重要性。教师通过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双方互动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活跃课气氛,有利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下面,就设疑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认识,谈一点看法。
一、设疑要“巧”,以利导入新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
新课前,教师通过复习、介绍资料、讲故事、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时,如教师巧妙设疑,则会激发学生思维上的兴奋点。如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一节时,我先讲故事:一对孪生兄弟到公园玩耍,回来后向母亲说了各自的观感。哥哥说:“那里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开着鲜花。”弟弟说:“那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都有荆棘。”然后提问:“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孪生兄弟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呢?”以上问题的提出,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引起了他们对本课主题的注意,促使他们去探究、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二、设疑要“精”,利于学生全面正解理解新知识,培养相关技能。
有些知识,仅凭教师平铺直叙式的讲述教材内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效果不好。教师如恰当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性,再因势利导,收效会较好。如在学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先复习前面所学“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和“商品价值量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两个知识点。而这里所讲的“劳动”,又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来衡量,即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因此设疑:照此来说,是否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工具越落后,技术水平越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越长,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呢?对这一问题,学生明显地判断是错误的,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学生就会活跃起来。而教师则可顺势导入:并非所有的劳动时间都可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那么,什么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呢?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就可顺利导入主题了。
三、设疑要注意“度”,以把握知识的层次性与渐进性,遵循认知的规律。
根据“跳一跳,摘桃子”的教育原理,我认为设疑要注意“度”。所谓度,就是适度,即难易适中,恰到好处。因设疑过易,则激不起学生兴趣;过难,则易挫伤学生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设置更深层次,更难一点的问题。就像摘桃子,既不能伸手可得,又不能用力跳了还摘不到。如在讲“价值”这一概念时,不应直接问“为什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有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样难度太大了。可提问:在交换中,15公升大米=1把斧头,这一等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是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相同吗?学生会分析:大米是吃的,而斧头是生产与战斗的,它们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不能比较。然后再问:既然它们能交换,则说明二者中有共同的东西,哪么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从而可以引出价值的概念,在教师讲解与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
四、设疑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将知识系统货,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不同知识点之间,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如在高三“中国革命与建设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一课学习时,就可提问学生:就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为求国家强盛、民族解放进行了哪些探索与奋斗?结果如何?由学生回答,并对原因进行讨论,自然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更进一步引导,社会主义现代货建设仍要由共产党领导。这样,政史结合,即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拓展了思维与视野。
五、设疑时要注意恰当利用时事材料和乡土材料,以开发课程资料,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时事与乡土材料,能启迪学生思维,而且符合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喜欢独立思考、关注时政的特点。如讲高三政治“主权含义的内容”时,可结合台湾当局自1997年以来,为利用世界卫生大会实现其加入联合国,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不惜耗费巨资,拉拢其所谓“邦交国”,多次向世界卫生大会提交邀请台湾当局作为观察员,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而世界卫生大会已连续多年否决涉台提案。这场斗争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思考并讨论后,对主权与领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而在高一经济常识中“价格与供求”的学习时,可举乡土材料:肃北的土豆品质优良,但在秋天收获时价格两三角一斤,而在冬天则一斤卖五六角,而七八月新鲜土豆可卖一元左右。同是土豆,价格的差异为什么这么大?这样就顺利导入主题的学习了。
六、设疑解疑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作好“导航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设疑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撒手不管,只让学生找出答案了事。教师不仅要巧设疑问。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势利导。做好“导航员”。例如在高二“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一课时,我先举孟母三迁的故事,并顺势提问:“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学生答:“为择邻”。“为什么要择邻?”“为给孟予寻求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引出,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外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结论。进而提问:“这样说,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学生讨论,结合已知事实,得出,有了好的学习条件,学习好坏还在自己努力,进而得出外因只是事故变化发展的条件,而内因才是根本因素。进而结合学生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解,端正学习态度。这样,师生互动与探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信息时代的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条件,采用适当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设疑法
疑,即疑问。古人云:“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疑问是思维的种子,是探索的动力。设疑,就是设置疑问,它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者、设计者、管理者作用。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进矣。”就是强调的设疑与解疑的重要性。教师通过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双方互动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活跃课气氛,有利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下面,就设疑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认识,谈一点看法。
一、设疑要“巧”,以利导入新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
新课前,教师通过复习、介绍资料、讲故事、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时,如教师巧妙设疑,则会激发学生思维上的兴奋点。如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一节时,我先讲故事:一对孪生兄弟到公园玩耍,回来后向母亲说了各自的观感。哥哥说:“那里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开着鲜花。”弟弟说:“那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都有荆棘。”然后提问:“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孪生兄弟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呢?”以上问题的提出,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引起了他们对本课主题的注意,促使他们去探究、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二、设疑要“精”,利于学生全面正解理解新知识,培养相关技能。
有些知识,仅凭教师平铺直叙式的讲述教材内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效果不好。教师如恰当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性,再因势利导,收效会较好。如在学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先复习前面所学“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和“商品价值量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两个知识点。而这里所讲的“劳动”,又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来衡量,即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因此设疑:照此来说,是否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工具越落后,技术水平越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越长,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呢?对这一问题,学生明显地判断是错误的,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学生就会活跃起来。而教师则可顺势导入:并非所有的劳动时间都可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那么,什么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呢?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就可顺利导入主题了。
三、设疑要注意“度”,以把握知识的层次性与渐进性,遵循认知的规律。
根据“跳一跳,摘桃子”的教育原理,我认为设疑要注意“度”。所谓度,就是适度,即难易适中,恰到好处。因设疑过易,则激不起学生兴趣;过难,则易挫伤学生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设置更深层次,更难一点的问题。就像摘桃子,既不能伸手可得,又不能用力跳了还摘不到。如在讲“价值”这一概念时,不应直接问“为什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有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样难度太大了。可提问:在交换中,15公升大米=1把斧头,这一等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是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相同吗?学生会分析:大米是吃的,而斧头是生产与战斗的,它们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不能比较。然后再问:既然它们能交换,则说明二者中有共同的东西,哪么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从而可以引出价值的概念,在教师讲解与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
四、设疑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将知识系统货,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不同知识点之间,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如在高三“中国革命与建设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一课学习时,就可提问学生:就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为求国家强盛、民族解放进行了哪些探索与奋斗?结果如何?由学生回答,并对原因进行讨论,自然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更进一步引导,社会主义现代货建设仍要由共产党领导。这样,政史结合,即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拓展了思维与视野。
五、设疑时要注意恰当利用时事材料和乡土材料,以开发课程资料,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时事与乡土材料,能启迪学生思维,而且符合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喜欢独立思考、关注时政的特点。如讲高三政治“主权含义的内容”时,可结合台湾当局自1997年以来,为利用世界卫生大会实现其加入联合国,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不惜耗费巨资,拉拢其所谓“邦交国”,多次向世界卫生大会提交邀请台湾当局作为观察员,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而世界卫生大会已连续多年否决涉台提案。这场斗争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思考并讨论后,对主权与领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而在高一经济常识中“价格与供求”的学习时,可举乡土材料:肃北的土豆品质优良,但在秋天收获时价格两三角一斤,而在冬天则一斤卖五六角,而七八月新鲜土豆可卖一元左右。同是土豆,价格的差异为什么这么大?这样就顺利导入主题的学习了。
六、设疑解疑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作好“导航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设疑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撒手不管,只让学生找出答案了事。教师不仅要巧设疑问。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势利导。做好“导航员”。例如在高二“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一课时,我先举孟母三迁的故事,并顺势提问:“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学生答:“为择邻”。“为什么要择邻?”“为给孟予寻求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引出,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外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结论。进而提问:“这样说,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学生讨论,结合已知事实,得出,有了好的学习条件,学习好坏还在自己努力,进而得出外因只是事故变化发展的条件,而内因才是根本因素。进而结合学生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解,端正学习态度。这样,师生互动与探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信息时代的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条件,采用适当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