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美在哪?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尔客串一下初中语文课堂的评课者,发现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很努力,这一点值得高中语文教师学习。但是,对于文本的研读上,有时候会失之两端:有的好发掘微言大义,过度细度;有的游离于表面,走不进语言深处。一位老师执教吴冠中的《桥之美》,对于作者描述的各种桥的美视而不见,语焉不详,却按照说明文的教学思路,去大谈说明内容、方法、语言、顺序等等。教学《桥之美》,到底应该让学生领略吴冠中笔下哪些美呢?
  吴冠中在文章中开宗明义,他爱桥,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这就说明桥的美,存在于本身的形式以及她与环境的关系中。细读他列举的桥,莫不如此。
  乌镇的石桥美在张弛有度。芦苇“密不透风”稍显单调,也嫌“发闷”,人在其中,情绪是紧张的,压抑的,一旦看到一座小桥,单调的观感打破了,沉闷变成“舒畅”,有了轻松。
  江南乡间的石桥头美在刚柔相济。石块是厚重的,是“坚硬”的,是没有变化的。而柳丝呢,是纤细的,是柔软的,是飘动的,江南的石桥头恰把两种不同的美组合在一起。
  长桥之美,美在沟通古今。这里的长桥,一般指历史悠久的古桥,几百上千年的年龄,至今仍然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实际功用和思古之幽情的审美作用。
  西南地区的风雨桥,美在主客协调。这里,危岩沟涧,“飞瀑流泉”组成了背景,桥、桥上的人则成了“理想”的“点缀”,主客相协,就是一幅和谐的画卷。
  《清明上河图》上的桥,美在彼此交集。所谓交集就是联系、重叠、浓缩。这头与那头,此岸与彼岸,都生活着生动活泼的人们。然后,桥,就把这样的市井场景加以集中并放大,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并随着桥的延伸,眼光会走向画面的更深处。
  庄稼地里的小桥,美在动静相宜。“田野无声”,小桥不动,但桥之倒影在动,桥下的水光艳波在动,浮萍杂草在动,这种形色光影犹如“于无声处的歌唱” 。
  峡谷间的索桥,美在主客相衬。索桥是一条有弹性的曲线,曲线虽然是美的,但是孤立的曲线,说不上什么美。“是山岩、树丛及激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具有了生命力。
  神话中的鹊桥之美,美在虚实相生。世上本无鹊桥,于是画家可以在心中建筑自己的鹊桥。画面上,鹊桥是实在的,可观的。人们欣赏画家的鹊桥,想起牛郎织女的美好故事,感动于天上人间的真挚爱情。
  在画家看来,直线最难构成美。南京长江大桥美不美?作者说“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不答复就是最好的答复,作家爬上狮子山,寻找与桥身的直线相呼应、衬托、引申的点线面,找到没有?不说,不说就是最好的说。钱江大桥美不美?作者总是找不到画面之美。成昆路上,直线桥多,美不美,有时候是“险而美”,有时候是“险而不美”。这就说明,美虽然存在于关系之中,但是自身的构成也是重要的因素。所以作者总结说:“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可能也不好怪这位初中老师,她按照说明文的路数处理教学,也是本乎教材的安排。教材把《桥之美》安排到说明单元,可能是不够谨慎的。作为一名画家,吴冠中对于桥之美,有着艺术家的眼光,带着审美的感受。他笔下的《桥之美》,属于自我经验的抒发,完全是一种“个人化”的言说。这样一篇散文,怎么又成了说明文了呢?怪不得那位老师圆凿方枘,南辕北辙,忽视了文本最关键的东西了。
  [作者通联:浙江宁波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关语文教学“道”“器”之争,也即有关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争论,不知因何而起,也不知何时能止。给人的总是一种此中有真味, 欲说又无言的滋味。  近来,重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有六条基本内容。其中第四条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就是说育人是所有老师的责任,这些老师是不分学科的,育人是所有学科共同来承担的任务。  但是我们中小学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语文强化课外阅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固然以课内学习为主,但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相比较有其不足之处。其一,课内阅读量是有限的。其二,课内阅读极少有泛读指导,而课外阅读正好在以上方面可以弥补课内阅读之不足。课外阅读可以成倍、成十倍地增加阅读量。有利于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评议论文】李宗刚 :《民国中小学作文与现代作家的培育》,原载于《齐鲁学刊》,2016年第1期,总第250期。  【原文提要】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许多人接受了民国教育体制的中小学教育。其中,国文课的作文教育为学生成长为作家奠定了坚
近几年来,民国作文读物成为国内出版界的热门选题,众多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不少相关系列图书。大致说来,这些作文读物主要包括两大类:(1)民国时期中小学生的作文选,包括当时学生的习作及优秀范文作品。如《民国小学生作文》第一辑、第二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民国模范作文》典藏系列1-5册(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民国小学生作文》(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民国小学生作文》和《民国中学生
名师“阅读创意教学”是名师针对令人不满的教学现状,依据其教育理念创设出的、与原本阅读教学(或称传统阅读教学)所不同的、富于新意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极具学习价值。部分一线教师对名师理念和教学没有真正理解就匆忙上阵,他们不顾实际地照搬名师理念和模式,进行符号化和标签化的模仿。因此有人以反对语文教学虚化和高蹈化为由拒绝学习名师课堂。本文以我所读于漪、刘远主编的《名师讲语文》丛书学记为例,着力谈谈名师们“阅
观察高考作文试题,一直都有“作文要求”,似乎也一直都有“任务驱动”,但是为何很多专家学者只是将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尤其是全国课标卷试题)看成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大概能说明,在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识里,“作文要求”中的“要求”和“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所指对象有不完全相同之处,以往高考试题里的“任务驱动”仍然没有将“任务”完全刚性化。这里请看两道高考作文试题。  (2012年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
某高考复习资料将对比修辞(本文所说的“修辞”均指积极修辞即修辞格)纳入复习内容,这引发了热烈讨论。讨论中,有老师认为:因《考试大纲》(指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下同)未将对比修辞纳入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故对比在课程中不是修辞手法,高考复习不应将对比修辞纳入教学内容。但笔者认为,教学不应唯考是从,不应以考定教,不应拘泥于《考试大纲》,因为教学是为了全面提高学
学生的生活范围很小,生活内容也比较单一,加之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基本接触不到丰富、多彩、复杂的现实生活。由于关注不到身边的多样化的生活形态,致使他们的作文中普遍缺乏生活的鲜活与灵动、思想的纯真与清明,作文内容与主题“同質化”现象严重,失去了学生应有的个性与特色。由此看来,只有解决写作源泉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有东西写,喜欢写。  所以,“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第一目标就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话说”,
杨绛的散文《老王》位于沪教版语文教材高一第二学期第一单元,该单元以“平民生活”为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命运,感受平凡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领略作品语言魅力的同时,感受作家的平民意识和情怀。《老王》是一篇写人散文,叙写了老王与作者一家在患难中互帮互助所建立的真情,言语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平乏,阴晴隐于其中,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表达出作者对不幸者的悲悯
【课例呈现】  一、导入  课前播放毛阿敏演唱的《历史的天空》。(板书课题:项羽之死)  师: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描写过这样一个英雄:他天生属于战场,他的生命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展现最美的一面,即便是在四面楚歌之时,他依然向我们展示着他叱咤风云的勇猛刚强和诀别美人、坐骑的侠骨柔情,这位英雄,大家都知道是项羽,但无论项羽如何善战,他最终还是失败了,面对着不可挽回的失败命运,我们的英雄只能面对苍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