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龙活现的花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像女人,女人像花。人间的珠宝都只是对花草的模仿,钻石是晶莹纯洁的露水,花朵是香气扑鼻的活宝石……花还怀有颗忠诚的心,它们在灼热的阳光下萎靡,在强劲的秋风中凋零,你可以相信明年某月某日,它们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再向你露出美丽芬芳的微笑。
  “花样女人”,从微妙的汉语运用与排列来说,可以有两个含义,一是花像女人,二是女人像花。把女人比做花,把花比做女人,这不算新奇;不但从模样上去比,更从内心上去比,这样,《花样女人》便成了一部非常有趣的书。
  这部书的原名Les Fleurs Animées,意即“富有生气的花”,是十九世纪插图画家J.J.格兰维尔的传世之作,恰恰出版于他逝世的那年,也可算作遗著。
  格兰维尔(1803—1847)出身于艺术世家,青年时为几家讽刺刊物画漫画。七月王朝(1830—1848)路易·菲列普统治时期,巴黎报刊的漫画极尽讥讽揶揄之能事,杜米埃、乔阿诺兄弟、莫尼埃都是那个时代的名家。
  格兰维尔以其版画集《白日变形记》(1829)而闻名。这是一册针对巴黎风情的社会讽刺画,动物穿了人的服装扮演人世中的各种角色,刻画入微,使格兰维尔置身于十九世纪大插图画家的行列。他还模仿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创作了一组风俗画《动物的私生活与公开生活》。出版社有一个插图委员会,为巴尔扎克、缪塞、朱尔·雅南、夏尔·诺迪埃等人的作品做插图,而《动物的私生活与公开生活》则与此相反,以图像为主,再配以文字。
  1844年,格兰维尔又发表《另一个世界》,引起波德莱尔的注意,不久又获得超现实主义者的青睐,作为他们学派的一部样板作品。其中一章篇名为《花的节日》,从动物变形到了植物变形,用一名批评家的话来说,从“人·动物变化”过渡到“人·植物变化”。这也是格兰维尔最后创作《花样女人》的思路的全过程。
  《花样女人》还是秉承作者的一贯做法,就是格兰维尔画图,再由作家撰文。这次由塔克西尔·德洛尔、阿尔方斯·卡尔、弗里克斯伯爵三位作家执笔,分别负责各自的部分。文字作者都承认,“鹅毛笔只是书的饶舌者,画笔才是真正的诗人”。书中收有法国庭院培育的名种花本,外国的奇花异卉,以及野地上的花草。
  以往,格兰维尔在漫画中表现的是尖刻的嘲讽、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在《花样女人》中则是温柔雅致的诗意。他运用细腻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用花去显示女性的思想感情,去挖掘前人忽视的花的情愫,开拓了一个新世界。
  格兰维尔并不追求科学的精密,他是艺术家,不是生物学家,只是在巴黎植物园里研究花草的习性,赋予它们奇幻的阐述,他要求文字作者也沿着这条思路去表现花草的精神。这三位作家确也摆脱了生物学家正襟危坐的态度,枯燥无味的说明,着重体验大自然质朴怡人的乐趣,精妙处独具匠心,稚拙时确也反映了十九世纪人的社会观。
  阿尔方斯·卡尔是小说家、记者和园艺爱好者,他留下一句名言:“愈变愈是这么一回事。”他说有三种爱花的方式。一种是生物学家的爱好,他们把花压扁,干燥,埋入他们称为标本集的坟墓里,最后用一种谁也看不懂的文字起个怪名,写上墓志铭——说明。一种是收藏家的爱好,他们只关心稀有品种,收藏不是为了观赏和嗅闻,而是向人炫耀,他们爱的是其他人看不到的花。
  第三种是普通人的爱好,他们在二月的早晨,蓦然发现草丛中开的第一朵报春花,欣喜万分,把它看作是春天的第一个微笑。他们爱花只因为它是花,有美丽的颜色与幽雅的香味,以及人们为花付出的辛苦。
  他们还看到人间的珠宝都只是对花草的模仿,钻石是晶莹纯洁的露水,花朵是香气扑鼻的活宝石……花还怀有一颗忠诚的心,它们在灼热的阳光下萎靡,在强劲的秋风中凋零,但是你可以相信明年某月某日,它们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再向你露出美丽芬芳的微笑。
其他文献
格林威治村是一个危险的“子宫”,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孕育着不安分的、有破坏力的胎儿,而且,它的叛逆始终如一,一代接着一代,从没有接受“招安”的意思。  格林威治村是城市里的村庄,它颠覆了城市的秩序、等级、习惯、趣味,它以波希米亚式的混乱和反叛,抵御中产阶级的平庸的生活方式,福柯称它为“异托邦”,它是几乎淹没一切的经济海洋里的异类,是先锋艺术与波普艺术的联姻。它是一个解放的家,父母永远不在的聚会,
期刊
爱好摄影,最初喜欢拍的是风景,壮美雪山或者旖旎江南,让风景在空间里静穆或张扬。后来,发现拍空间里的人似乎比风景更有意思,人的环境、人的表情、人与环境构成的一种景观,恰好正是特定时空才可能产生的意味,一些细节,一些偶尔走过的人,一些生活着的活动着的人,一些建筑,一些物件,在沉默的影像间却可以告诉我们时代的内涵,或者想象的张力。于是,渐渐地,行走在城市或者旅行在异地,用相机捕捉人和环境的生活场景成为一
期刊
在波菲里奥·鲁维罗萨(Porfirio Rubirosa)的一生中,他玩马球,驾驶B-25轰炸机,在勒芒赛道开法拉利跑车,还在加勒比海搜寻沉没的财宝。和他一起在巴黎玩马球的银行家葛哈德·伯内说:“鲁维是男人中的男人。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他那样的男子气概。他笃信男人间的交情。我认识的所有男人都爱鲁维。那些不爱他的人都是在妒忌他。”  当然,真正使鲁维成为传奇人物的是他非凡的女人缘。他征服过的女人包括:伊
期刊
以貌似传记的形式写小说,或以小说的笔法写传记,以至使小说与传记的写作界限模糊,并在这种模糊中探索人性,特别是探索普通人性,这要算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小说的一个通例。  小说得写人。这种近乎常识的小说观念也许老套了些,但即使在当代所谓后现代的文化写作语境里,要找一两本不写人的小说恐怕是困难的。写人、写人的情感和欲望、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写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的困难,并进而揭示人或滑稽或荒谬的种种生
期刊
越过波希米亚的那片丛林  向南延伸,再向南  一座红瓦顶,成片的红瓦顶明亮  蓝色多瑙河静静流淌  穿越整个大陆,穿越时光  到达那片土地,并不十分艰难  只需点滴努力  而进入那一段文明,远非  简单搭乘一趟午夜的航班  波希米亚,翻飞想象的翅翼  晶莹的水晶闪亮,思想  尽情地放浪,先锋或浪漫  一条河,一座城市  从左岸到右岸  向西瞭望哥特式教堂  南方的尽头,直达  古希腊、罗马的殿堂 
期刊
人生在世,或大或小的痛苦总在所难免,从上世纪末的大众化颓废延续到本世纪初的迷惘,每一个体在社会巨网中的结点总是不断地受到内在外在上下左右各种力道的生拉硬扯,有意的或无意的,甘愿的或被迫的,感觉器官再如何钝化,郁闷仍在所难免。  应市场需求,“脑轻松”胶囊于是批量生产。  马塞尔·普鲁斯特说:完整的生活艺术,在于对让我们陷入痛苦的个体善加利用。  阿兰·德波顿说:弄人的造化让人来到世上,惟一的目的似
期刊
乔治娅·奥基夫(Georgia O'Keeffe,1887-1986),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二十年代崛起于纽约,至1986年在新墨西哥州辞世,一生作画逾八十年。创自一人去新墨西哥州的荒原生活,毫不关心世事的变化,只专心于作画和体验生命。虽然她远离潮流,但她在圣塔菲的小屋却成了无数奥基夫崇拜者的朝圣地。  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1864-1946),美国现
期刊
惠特尼双年展——不由你不看    三月的纽约,寒风依然料峭。往日里游人不断的中央公园,人影稀疏。但在寒风中,很快就将出现新的风景,让人忍不住绕道前来观看。  在公园的一角,人们将会发现一个铺在地上,绘制着五色斑斓荧光图案的塑料跑道。你可以在上面溜冰、跳舞——当然更高雅的做法是欣赏它,因为确切地说那是一件艺术作品,一件参加2004年纽约惠特尼双年展的艺术作品。  不错,一向被视作美国艺术思潮指示灯的
期刊
《大鱼》Big Fish    导演/提姆·波顿 产地/美国  父亲爱炫耀当初做旅行推销员时的传奇经历,连儿子威尔都不相信。威尔许久没和家中联系,母亲来电说父亲身患绝症。威尔回家后再度听父亲回忆往昔。父亲到过幽灵城,见识过巫婆、巨人、会变狼人的马戏训练员、韩国歌手和一条谁都抓不住的“大鱼”。威尔此时觉得这些虽然夸张,却是父亲保留以往激情和诚实的一种方式。父亲临死终于获得儿子的谅解。虽是奇幻的传奇
期刊
在2004年第一期的“书潮”中,我们曾介绍过迈克尔·摩尔的一本新书《伙计,我的国家在哪里》,该书去年10月26日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连续两周名列第一,而他之前的《愚蠢的白人》一书就曾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他不仅是作家,也是导演,在第7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迈克尔·摩尔以其记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一举夺得最佳记录片奖的桂冠,在领奖台上,他的反战演讲更是震惊四座。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即将临近,
期刊